浅析业财融合环境下项目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2019-11-29陈楠竹
陈楠竹
摘 要: 业财融合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便捷,也提升了管理要求,将项目管理的方法引入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不仅可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优化资金配置、提高成本核算效率,还能建立高校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等。
关键词:业财融合;高等学校;项目管理;财务管理
业财融合就是把财务工作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 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财务人员掌握财务目标的同时了解会计主体的运作状况,帮助其主体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财务部门在对业务实施管控的同时,也要向业务部门提供服务。财务人员不仅要对经济业务事后核算和监督,要对业务事前预测,计算业务活动的绩效,并把这些重要的信息反馈具体业务人员,从而为其行动提供参考。项目管理是现代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以項目为管理对象,运用系统科学原理,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对项目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的系统管理活动。业财融合环境下,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引入项目管理,不仅可提高管理水平、优化资金配置,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可以通过项目管理建立高校考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高校项目管理分类
1.分类原则
在财务信息系统中,在传统科目核算下增设项目辅助核算已经被很多高校采用。通过项目辅助核算,首先对项目进行分类及编码设置。项目分类原则主要有:
(1)划分同类原则。在对项目进行分类之前,要充分考虑管理需求,结合各项目的特点划分,参考项目管理办法,对其分类。以Q大学为例,按照项目属性将项目设置一级分类为预算类、基金类、收入类、基建类、科研类等。在一级分类项目下再根据使用目的和范围划分二级分类为本科生经费、研究生经费、日常维护经费等。
(2)长期性原则。项目属性要具有长期性。即项目已经划分确定后,特别是经济业务发生有数据记录在该项目中时,原则上是不允许变更项目属性,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连续性以及一致性。
(3)项目属性唯一原则。项目分类设置时,项目的属性是唯一的,即不允许一个项目既划分为A类又划分为B类,项目属性必须是唯一的。
2.财务项目分类
财务项目的二级分类按照核算控制口径划分,这样方便在业财融合环境下业务部门直接针对业务找到相应的项目支出,也方便财务人员归集数据。在预算类划分下,二级预算分类根据业务核算控制口径可划分为学校人员经费、自筹人员经费、学生人员经费、行政公用经费、本科教学经费、研究生教学经费、留学生教学经费、教学质量工程经费、研究生院经费、学科办经费、人才建设经费、教学设备经费、日常维修经费等。在科研类划分下,二级科研分类可根据科研经费的控制制度不同划分为国家级科研、省部级科研、市厅级科研、横向委托科研、校预算科研、省财政科研等。专项类划分可根据学校安排,业务涉及范围划分为学生专项、人才建设专项、教学设备专项、校重点建设专项等;在收入类中分类科研收入、捐赠收入等。另外根据现行制度,将代管类分为职工福利费、党费、保证金等。
3.项目编码规则
将上述划分按照会计科目一级二级形式进行编码管理,这样我们可以对项目类型用数字进行管理。仍以上述Q大学为例,在预算类划分下其学校人员经费中的第一种类在编人员经费编码就应该为010101,这是为每一种项目类型编码。
另外,将现有财务项目进行分类归属,按照其业务实质将其划分到具体的项目类型中去,在对每一个项目的具体事项进行描述编码。如在Q大学中项目编号的前两位表示资金的来源如01**代表校拨经费项目、02**代表省拨经费项目、03**代表市拨款经费项目等;第三位表示经费支出范围如010***表示校拨部门运行/学院业务经费、011***表示校拨部门/学院本年专项经费、012***表示校拨部门/学院有关人员支出经费;项目号的第四位开始表示支出对象如010031表示校拨研究生费用等。
二、以Q高校为例业财融合环境下项目管理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的探索
财务管理体系包含范围广,方法众多,高校财务工作中到底要应用具体哪个方面的哪一种方法,需要具体结合高校财务工作的需求,企业融合环境下,特别是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其目前最主要的需求,按照重要性,目前主要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政府会计制度实施,采用双分录做账,出双套报表,加大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也增加了要求。对原本就工作任务繁重的高校财务人员是个考验。可以通过项目管理的方法发挥“科目、部门、项目”三维协调管理作用,减少核算工作中的错误率,按照核算控制口径考虑将项目做分类,按照支出口径划分项目类型,可以将一部分支出范围相同的项目统一管理,提高核算人员账务处理的速度和准确率。此外,将项目的几个属性分别设置对不同类型项目加以区分,如在每个项目类型下设置拨款类型、支出类型、是否项目支出,用这些项目属性来对应预算。这样在预算执行中,一方面加强了对拨款资金使用和结余的管理,另一方面有了预算的列支范围参考也能保证会计信息更加准确完整,不论报表的角度、口径如何,核算的财务信息都应该真实地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这样可以通过不同角度提供财务报表为信息使用者服务、为其决策提供参考。从项目类型、资金来源、支出性质三个条件建立约束关系,并按照预算计划确定该项目类别的支出范围额度控制模版。这样,项目编号、项目类型、控制模版可使用科目互相对应,可最大限度兼顾预算计划和实际业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为合理计算高校培养成本提供数据来源
新的会计制度要对资产计提折旧,要对往来进行摊销,要求按照合同严格计提应收应付款,科研经费管理费需用通过预提费用核算等,这都和一个问题有关,就是成本。齐鲁老师在《管理会计在高校核算中的应用》一书提到“目前,国家政策还没有强制要求高等学校开展成本核算,但从提高办学效益、节约资金使用的角度出发,各类学校都具有强烈的要求,部分学校已经在探索性地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并逐步将分析结果用于学校事业发展决策中。”政府会计政策中似乎为高等学校扫平了统计教育成本的重重困难,我们为教育成本的核算提供财务数据,核算工作可以通过项目账的管理将成本的核算和提取工作变得简单。而且教育成本的核算不同于会计期间的划分,即为了更准确地核算成本我们需要提供的是第一年9月到第2年7月这一时间跨度的数据,同时为了方便各二级部门的管理,如果账务系统中可以随时核算成本这样更好。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结合管理会计中成本核算的方法,参考项目辅助账的设置问题:选择作业成本法核算成本,然后对资源费用确认计量再划分成本对象及作业中心,根据作业成本分配及信息报告划分作业中心,如党政管理中心、科研管理中心、后勤保障中心等。这些划分符合项目管理的理念并适应项目设置规律,这样数据的归集可以根据设置规律对某一号段部门的项目总账读取,特别是在业财融合的环境下,各部门之间数据互通,可以直接生成成本数据。如,对Q大学的后勤成本进行分配归集,后勤支出总成本分摊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折旧成本分摊,来自折旧项目账发生额/业财融合读取的学生数;第二部分后勤人员成本分摊,来自人员支出项目账/人均资源占有率;第三部分商品及服务支出,来自运行经费项目账。采用这种按项目归集,在业财融合下各部门之间取数,可以随时为各二级学院或部门提供本学院本部门的任意时间段运行成本,方便了领导者决策。
3.为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数据支撑
2018年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部署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并明确“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2018年10月四川省财政厅、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省属本科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的通知》,明确从2019年起,四川省27所省属本科高校财政拨款将分为基础拨款和绩效拨款两部分,不再简单地以学生人数为资金拨款的主要计算依据。政府会计制度下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结合让高校对教育成本的把握更加准确、核算相对简便,随之而来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够分期分部门地为学校的绩效评价体系提供准确财务数据依据,这对于繁忙的高校财务工作人员是一个重大的考验。我们可以通过项目管理设置,将基本工作在核算工作开展的同时归集,这样既可以节省核算人员的汇总核算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又可以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以Q大学为例,采用平衡记分卡方法对学校各二级学院进行绩效评价,在四个维度中的财务维度里需要提供的指标中有国家财政投入经费增长率、自筹经费增长率、科研进账增长率、社会捐赠增长率等。这样的指标可以将项目按类型搜索,将贷方收入金额汇总,在每一年做对比,如果增加按部门搜索的条件,可以为每个二级学院做出分析对比数据。
综合以上几点,在业财融合数据共享的环境下项目管理采取科目、部门、项目等三个维度组织会计核算,三个维度即相互独立、互不隶属,又具有一定的关联,共同组成高等学校项目账管理的完整会计核算体系。同时,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对项目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匹配信息项,准确、完整的编制项目代码、项目名称,科学设计项目大类、项目类别、项目类型等信息结构,为项目的分析、统计、汇总、查询等提供便利。
(责任编辑:刘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