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分子生物学课程满意度研究

2019-11-09缪伟伟王志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0期
关键词:听课者蓝墨云分子生物学

缪伟伟 王志雄*

(1 上海健康医学院药学院,上海 201318;2 日本国立大阪大学,日本 大阪 565-0871)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个体差异扩大,优劣两极分化严重,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存在很大问题,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忽略了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催生了混合式教学,其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发生了相应的变革。蓝墨云班课是一款面向教师和学生开放的教学应用程序,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能够进行教学内容呈现,学习平台提供,学生上课管理,多元化学习互动等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养成碎片化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授课中,学生的学习满意度不仅是衡量授课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促进授课模式改革的重要动力。满意度评价指标所带有的督促作用,能够避免大学教育普遍存在“应付式上课”,提升教师授课水平和课程的授课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预期的专业能力。

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合成分解等内容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及过程。其是生物专业课程中知识点繁多、内容深奥、授课难度大课程的代表,故急需一种新的授课模式,提高学生对此类生物专业课程学习积极性和上课满意度。

ACSI 模型是由Fornell 等于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瑞典顾客满意指数模式(SCSB)的基础上创建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1]。ACSI 模型通常情况下用于经济领域衡量经济产出质量的指标[2],是以产品和服务消费的过程为分析基础,采用对顾客满意度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进行评价。但在教育教学领域,对该种模型运用的文献很少,而且主要研究项目都在外国,针对中国课程的应用几乎没有。本研究创新性的采用美国满意度模型(ACSI),并且结合课程和教学大纲的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改进创新,建立分子生物学课程满意度模型(MB-CSI),并且对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单一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分子生物学”的教学满意度是否有显著的促进效果。

1 蓝墨云班课学习评价文献综述

高雅翠等[3]认为,蓝墨云班课的软件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听课者对课程的理解水平,激发听课者内在学习的动力,从而提升对课程的整体满意程度。张国山等[4]认为,多维度、多层次、多元化课堂学习,能够显著提高听课者实验课程的实践水平,从而提升听课者对课程的满意程度。黄艳等[5]从就业创新力方向方面,分析发现蓝墨云班课能够提升听课者就业创新能力,同时发现蓝墨云班课对听课者实践能力有促进作用。许晓源等[6]认为,蓝墨云班课在提升听课者课程理解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实验能力等多个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缪启军等[7]采用蓝墨云班课中“案例分析”等工具的对文科中相对传统的会计学进行课程设计改进,发现蓝墨云班课能够显著提高听课者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本研究中的ACSI 模型是一个方程组模型,该模型是由顾客满意度与其决定因素感知质量、顾客期望、感知价值以及结果因素顾客忠诚、顾客抱怨这几种变量组成的,将客户的满意度置于一个各个项目都相关关联的整体评价系统中。目前在西方,尤其是美国很多关于大学高等教育满意度模型的研究大多都是在ACSI 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明显更少,本文的研究也主要是在借鉴修正后的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CSI 模型) 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展开的。

2 建立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授课方式满意度评价模型的实施

2.1 指数模型构建 本研究在修正后的ACSI 模型[8-10]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课堂教学的实际,构建了分子生物学课堂教学满意度指模型(MB-CSI 模型)[11],本模型共有6 个结构变量:听课者期望、授课质量、学习效果、听课者满意、听课者抱怨、听课者忠诚。其中,听课者期望是外生变量,其他变量是内生变量。听课者期望、讲授质量和学习效果是模型的前置变量,听课者忠诚是模型的最终变量。每个结构变量又包含多个观测变量。在本模型中,去掉了ACSI 模型中的感知价值这个结构变量。本模型仅仅限制于对课程满意度的评价,故在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并不存在ASCI 中将付出更多金钱获得更好服务的情况,本研究中也不存在学费与学习成绩或者学习效果相关关联的情况,鉴于此,MB-CSI 模型中删去了感知价值。同时,在本研究中,分子生物学课堂上发生的行为主要包括授课者的“讲课(课程授课)”与听课者的“学(学生学习)”这2 个主要方面内容,故在本模型中将ACSI 模型中的感知质量分解成授课者的授课质量与听课者的学习效果两个结构变量,对传统的ACSI 模型进行改造,变成本文中的MB-CSI 模型,具体如下图1 所示。

图1 MB-CSI 模型图

2.2 MB-ACSI 模型量表 本研究对于听课者期望、听课者满意、听课者抱怨与听课者忠诚等多个变量的观测变量及量表设计,参考了传统的ACSI 的变量量表,同时结合分子生物学课堂教学实际加以调整。关于其质量因子及问卷题目编制,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12-14],并且在已有课程评价结构研究基础上,设立生物专业课教师2 人,教学改革课题组成员1 人,生物专业就业指导员2 人,生物专业学生代表5 人,共10 人设定为专家组,并对专家组展开了内容为“您认为分子生物学课程满意度评价系统应包括哪些内容”的访谈,在访谈过程中配合“头脑风暴的座谈”方式进行,以期获得更好的数据。

(2)根据访谈结果,初步形成分子生物学本科生课程满意度评价二、三级调查指标。根据Delphi 法则对这些调查指标进行两轮专家组修正,并选取学生样本对调查项目进行初步的采样,组织针对问卷的小组讨论,删减相似的指标,对含义模糊的指标进行修正,并对个别参考指标的措辞进行修改,使其更易于理解。最后形成了包括多个二、三级参考指标的分子生物学本科学生课程满意度评价表并制定正式调查项目。

(3)对这些指标设立相应的量表,具体如表1 所示。然后专家组根据三级指标的不同重要性确立相应的权重因子,根据这些权重因子设立满意度函数[15-18]。同时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纸质调查问卷,实验组采用MB-ACSI 模型设计的蓝墨云班课软件问卷进行调查,每个三级指标的分值均是0~100,代表程度从低到高,最后对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满意度分析。

表1 MB-ACSI 满意度模型量表

2.3 蓝墨云班课班课混合教学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主要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具体实施如图2 所示。

2.3.1 课前阶段 课前进行资源的共享,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资源学习、互动交流、自主检测的作用。上课前,教师在蓝墨云班课上传整合过的视频、图片、研究文献等资料,推送给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学生;同时下达学习任务并进行相应的测试活动。学生能够在课前自主完成教学内容的预习和测试活动的作答并且温习课程。教师通过平台及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监督预习工作的完成。

2.3.2 课中阶段 课中积极互动针对性教学,实现展示反馈、跟进练习、点拨思辨、评价总结的作用。教师对学生预习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点拨,并对课程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在上课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讨。包括热点研讨、课题交流和主题分享等形式,通过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快学生知识内化过程。课程最后,教师推送课堂检测题进行随堂考评,得到实时成绩反馈。教师基于平台数据分析及时反馈测评结果,促使学生在自我反思中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升华总结教学重难点内容。

2.3.3 课后阶段 基础知识的巩固并深化拓展进行差异性辅导。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并提交;教师批改作业,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时刻了解学情;学生在学习上有问题可以通过蓝墨云班课讨论区答疑,教师鼓励学生互助,并定时关注帮助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蓝墨云班课布置拓展训练任务,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尤其是对上课过程中教学模式的改变,将教学过程分为讲授、内化吸收、讨论三个过程,打破传统刻板讲授氛围,以趣味的互动方式,调动学生学习乐趣,知识点深入浅出的方式,提高授课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图2 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3 分子生物学MB-CSI 课程满意度评价模型的数据分析

3.1 数据模型权重因子的确定 在确立模型指标后,本研究随后对专家组访谈,征求他们的意见后确定该模型每一指标的权重因子。在本研究中,首先根据不同的指标设立不同的指标号,然后根据不同指标的重要程度,专家组依据该本指标的重要性从高到低的原则合议给出不同设定的权重因子(),本研究中指标权重因子()的总和为1[13-14]。具体研究结果如下图3 所示。

图3 教学评价模型权重因子图

3.2 研究数据的采集 本研究,正式的调查选取本科二年级修分子生物学的100 名学生进行全样本调查,一组采用单一传统教学,一组采用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每组学生50 人。全部教学样本一共100 个,其中男性样本占60%,女性样本占40%。

4 MB-ACSI 模型数据剖析

4.1 数据处理过程 收集100 份调查表格,首先采用人工汇总的方法并审核结果,确认调查表均为有效表单。在SPSS 21.0 软件中输入采集数据,设立教学评估模型函数[19],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Origin 19.0 软件进行绘制数据图表。

在本研究中建立的分子生物学满意度函数为:

其中Wi 为指标权重因子,i 为指标号,Ki 在本指标中的分值

4.2 模型数据分析结果 图4~7 中所示,在10 个指标中,传统授课对照组和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实验组在课程授课质量的期望及不向周围人抱怨两个指标差距不大外,其他8 个指标的差距非常明显。由于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以手机为媒介,使得作为手机族的学生对课堂学习更感兴趣;而传统授课组的听课者普遍反映单一针对书本的PPT 讲授,使其感觉课堂枯燥乏味,对课程提不起兴趣。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通过丰富的数字资料以及游戏抢答、头脑风暴、教师点赞积分等教学形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课前预习、上课注意力集中、线上互动答题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学习满意度,也更愿意选择继续听课及向周围人推荐此类课程,因此,在相关指标上蓝墨云班课混合教学和传统单一授课之间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蓝墨云班课能够让教师充分地进行学情分析,对学生的知识现状、学习状态及学习期望有深入了解,在课程内容的选择、难易度的把控、教学方式的呈现、教学重难点的讲解等方面作出更优的安排,极大的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教师上课相关指标上,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组学生的满意度突出。

图4 蓝墨云班课实验组调查结果柱形图

图5 蓝墨云班课实验组调查结果雷达图

图6 传统授课组调查结果柱形图

图7 传统授课组调查结果雷达图

传统教学中,学生各方面表现平平,且个体差异较小,而通过蓝墨云混合式教学后学生比较容易在各方面突出表现,这一点可能是因为蓝墨云班课可以在课上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展现;以及可以在课后实现课程知识的深化拓展及进行差异化辅助有关,教师可以布置拓展类知识偏重综合能力的运用,有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完成。

5 讨论

混合式教学模式重新定义了教与学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一直是教育改革的焦点,非常需要与时俱进。互联网的发展给支撑和助推着教育改革,包括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的转变[20-22]。混合式教学模式使线下传统教学与线上网络学习进行有机结合,主导与主体相结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同时也贴合目前大学生网络使用频繁的现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意愿和满意度。

本研究的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有助于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并进行及时自检,以便对课程的学习进行调整;能够帮助教师引导学生打开学习思维,鼓励其积极表达想法,激发其创新精神,并尝试将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和深入学习能力;蓝墨云班课的还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有效的教学管理工作,对学生有无自学、参与活动的程度、测试成绩及作业的实施反馈都有记录,实现了对整个学习过程的监控,对于平时成绩的给予更加科学合理。因此根据MB-ACSI 模型发现,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能够在教师授课内容的安排、授课形式、成绩评定方面满足学生的需求,增强了学生对课程授课的满意程度。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能够让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变成主动去学,从而培养具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该课程教学模式还能培养学生敢于表达、团队协作、认真负责的职业素养,因此在于分子生物学类似的难度较大的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多多应用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完成培养目标,让我们的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猜你喜欢

听课者蓝墨云分子生物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2年活动计划表
湖南师范大学植物发育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过程性评价对终结性评价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
云教学,让“教”更智慧
“推门听课”不值得提倡
蓝墨云班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听课者也需“备课”
怎样去听课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