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9-09-10金合俊
金合俊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3-0122-01
反思能力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必备的心理特征和基本品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才能促使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从而利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迫在眉睫。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有效的反思情境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更加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被动的接受,严重影响了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的长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鉴于此,广大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參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反思情境,将教学重点和难点融入情境教学中,促使学生在真实、有效的情境中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与探索,进而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例如,在教学“相交线和平行线”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在你的家庭中都有哪些相交线和平行线呢?它们具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会不由自主的进行联想,然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以此作为学生反思的依据,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强化自身的反思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2.布置针对性的课后作业,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
由于每个初中生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尽相同,导致每个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都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为其布置针对性的课后作业,以便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因此,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反思作业,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发散思维,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在提高学生反思能力的同时,也能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之后,教师要为学生布置针对性的课后作业,针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完成课后的相关习题,以此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难度,让他们针对同一道题利用不同的判定方法进行证明,比如利用边角边,边边角等进行多样解题,在此基础上总结每种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针对每一种解题思路进行反思,有助于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促使学生能够针对不同题目类型找出合适的解题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3.采用多样的评价标准,强化学生的自主反思
初中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各项发育还不完善,自我认知能力和评价能力均有待提高。为此,广大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便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身的问题和缺陷,从而强化学生的自主反思意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评,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以便开展针对性的学习活动。[3]与此同时,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肯定,能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为学生进行自主反思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教学“不等式的应用”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和点评,为此,教师可以采用“积分制”进行教学评价,将学生对不等式性质的掌握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情况、上课回答问题情况、完成作业情况等纳入评价体系中,让学生能够针对积分较少的环节进行反思,以此提高学生自主反思的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既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根本目标的必经之路。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反思情境,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以此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进一步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福新.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1)
[2]张艳萍.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28)
[3]陈彩霞.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与教学方法创新[J].新课程学习(上),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