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方法
2019-09-10郎曙忠
郎曙忠
關键词:初中数学;素质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 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3-0114-01
在素质教育大力推广的当下,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了,鉴于此,广大教师必须要将素质教育与初中数学教学相结合,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初中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只有抓住机遇,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数学教学的重点,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传授多样化的学习技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方法,才能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向学生传授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以此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学思想的作用和优势,让学生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开展学习活动,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包括数形结合思想、划归思想等,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利用这些数学思想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重要性,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传授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常见的数学学习方法有联想法、对比法、抽象法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选择合理的学习方法,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三角形ABC中,∠C=Rt,CD是中线,EF是中位线。求证CD=EF。从已知条件能够联想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和“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且等于它的一半”这两个性质,所以很快便得出CD=EF=1/2AB。通过运用联想法能够大大缩短学生的思考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2.强化全方位的思维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思维品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能力。鉴于此,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初中数学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思维训练,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拓展自身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激发自身的探究兴趣,从而为拓展思维的深度提供有利的条件。其次,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善于从同一事物的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以此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全面性,最终为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五边形和六边形”内角和的探究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边形的各个角、多边形内部的一个点和多边形边上的任意一点出发,找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以此发散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看待问题,以便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
3.营造趣味性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外,还需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观念,最终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科学思想。因此,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通过为学生营造趣味性的学习氛围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以便形成坚强的意志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演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绘画过程,以便培养学生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思想品质。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质,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态度。鉴于此,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断探索素质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促使素质教育与数学教育能够完美融合,让学生在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冯怡.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探究[J].江西教育,2016(09)
[2]周秀华.怎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素质教育研究,2015(11)
[3]窦宏伟.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