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课教学的“节奏感”
2019-09-10唐小霞
唐小霞
摘要:高三历史复习课中,因知识点繁琐,课时有限,教师在复习过程中采用常规的PPT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学生主体地位缺乏,课堂乏味,学习效果欠佳。本文指出,把音乐中的“节奏感”引进历史复习课堂,在引导学生熟识基础知识、构建框架体系、突破重难点、提升史学情感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高效地完成历史学习任务。
关键词:节奏感;主体地位;高效学习
节奏感一般来说是指乐曲的节奏性或对乐曲节奏的感觉能力。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音的长短和强弱,它往往同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相对应,具有强烈的情感效应和独特的表现功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助人宣泄和表达情绪情感,产生舒适的感受。近年来,笔者听过多节历史复习课,教师往往借助PPT归纳整理知识,帮助学生处理,而学生基本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入周而复始的背书、练习评讲中,这种简单直线式的教学活动,索然无味,效率低下,与优质高效的高三历史复习课的要求相去甚远。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突显学生的主体性,使复习课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笔者尝试在复习课中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增强复习课的教学节奏感,以期在美感与动感兼具的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高效地完成历史学习任务。
学习节拍,找准节奏
节拍,是衡量节奏的单位,没有节拍就找不准节奏,而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对历史学科而言,各类知识点则是历史复习课教学中的基本节拍节奏,历史教材具有科学性、可读性、系统性等特点,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载体。要获得高效的历史复习,就必须先让学生熟悉课本知识这种“节拍”。在复习过程中,有的教师过于强调新情境新材料的引用,在备课时也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找材料,却忽视了学生对课本中的语言文字、材料、图片等资料的熟知,导致不少學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认知不够,历史语言欠缺,在回答问题时语言不规范。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返璞归真,从学“节拍”开始,重新回到课本,大声朗读,从单元题目到课文中的“学思之窗”及“历史纵横”,认认真真读。在阅读中,学生可以再次熟悉课本知识;在阅读中,学生可以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在阅读中,学生可以体会感受历史专用语的“语感”。掌握了这些基础的节拍节奏,复习教学课才能顺利地推进,逐步深入。
借鉴圆舞曲的节奏
圆舞曲的特点是节奏鲜明,旋律流畅。高三历史复习课立足基础性的知识点的朗读识记,但必须进一步解决面对繁琐的知识点,学生无所适从,不会梳理,不会理解,知识点混乱的问题。常见一些教师采取“炒冷饭”的方式,PPT展示已经归纳概括好的知识点,这种复习课看似清晰,但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单纯地成为接受知识的机器,学生对知识点依旧不熟悉,记忆不长久,运用不灵活,所以效率低下。教师可以借鉴圆舞曲的节奏,采用鲜明流畅的复习节奏推进教学活动。
如在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相关内容时,笔者采用先自主学习,让学生熟悉相关知识点,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图文结合、标记各异的方式,整理成思维导图。接下来,各小组相互交流欣赏补充后,学生代表全班展示讲解,师生合作,共同完善。经过学生个体自主学习,小组内部及小组之间研讨补充后再全班共享,教师点拨完善,教学任务明确,过程流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习热情高涨。琐碎的基础知识逐步构建成了具有时空观的知识网络体系,深刻清晰地刻印在学生脑海里,以简驭繁,便于灵活运用。这样的复习过程节奏鲜明,学生的学习过程流畅如圆舞曲,在酣畅淋漓中快乐而紧张地思考学习。
借鉴进行曲的激情节奏
进行曲的节奏特点是雄壮豪迈,激越昂扬,清晰分明。在高三历史复习课教学中借鉴进行曲的独特节奏,采用情境导学的方式,开展和推进深度教与学,坚定有力地突破重难点,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考试中难题的正确率。
在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时,新授课上我们已经通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得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的结论,学生的潜意识里认为雅典民主政治就是最自由、最广泛的政治形式。为此,笔者采用了一段简短的材料:“雅典最兴盛时期享有公民权的成年男子大约在3万人左右,实际能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有3000人左右。”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2500多年前的雅典城邦,分成小组讨论这种情况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什么特点及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并派出代表发表本组的看法。学生经过讨论最终给出了三个结论且三方坚持不下,形成了激烈的辩论:①雅典民主具有广泛性,因为出席大会的人数达 3000之多;②该现象影响了公民大会的效率,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3000人开会简直不可想象;③该现象影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效果,因为只有占总人数十分之一的人参加。学生各抒己见,唇枪舌战,在激情四射的辩论中,笔者没有对学生进行单纯的结论灌输和说教,而是和学生一起分析了出现几个不同结论的原因:同一段史料,因为审视的角度不同,导致不同的结论,不同的史学观点可以相互碰撞争鸣,从史料的原则,培养史料实证意识及积极辩证的思维品质,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冲突性问题引发的大辩论,学生对雅典城邦制度及希腊民主政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突破了重难点,激活了思维,也有助于学生对考试中出现的“历史论证”题型的分析与解答。
借鉴摇篮曲徐缓节奏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塑造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课标,要求在历史复习课过程中避免强制灌输,更注重在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中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式的价值渗透与引领。
“让学生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观察当时的世界,像他们那样思考,从而把握他们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并理解其思想的发展变化。”笔者在高三历史复习课中常借鉴摇篮曲平静、徐缓优美的节奏营造轻柔舒缓的氛围情境,熏陶情感,润泽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史学情感,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在复习人教版必修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时,因为课文插图中有“吴王周章”,笔者把自己拍摄的“仲雍墓”“让国同心”“周章墓”等常熟虞山风景照展示出来,并配以歌曲《要来就来常熟》。给学生讲述周太王之子泰伯偕弟仲雍为让王位于兄弟季历,二人断发纹身至吴地区,带领吴地区的百姓发展生产,仲雍死后,葬于虞山,因仲雍又名虞仲,故称“虞山”,后周武王封仲雍曾孙周章吴国。课堂上,教师用自己的情感与激情去影响和感化学生的情感与激情,在优美的图文和音乐中引起学生的共鸣,虞山和常熟被赋予了新的人文色彩,学生的情感被内化和升华成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尤其是对“兄友弟恭”良好家风的传承和家国一体化情怀的高度认同感。对家乡、社会和国家有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识才能在学习、生活中勇担责任,传播正能量。
笔者根据高三历史复习课中的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探索借鉴不同的音乐节奏感进行教学设计。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发现,与常见的高三历史复习课相比,这样的设计及开展教学的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有充分的时空去思考、感悟和体会,所以让学生从思想上和内心深处真正认同史学价值和素养目标,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与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引领学生积极的史学情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陈新民.论“神入”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历史教学,2003(12).
[2]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