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鉴·整合·超越

2019-09-10陈艳

高考·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育理论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陈艳

摘 要:教学需要创新,但教学又需要结合现实条件,创设符合学生和区域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构建个性化和具有实效性的教学体系。本文立足于初中數学教学实际,围绕“借鉴”、“整合”与“超越”三个核心概念展开探究,提出了推进教学发展的三个层次。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教育理论

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众多的教学理论,如“洋思模式”、“翻转课堂”、“杜郎口教学模式”等等,这些教学理论都经过了实践的检验,确认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对推进基础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些教学理论具有极强的区域性特征,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教学模式与区域发展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因而它们的普适性也需要一线教师去验证,并批判性吸收和运用。在这样的前提下,一线教师需从三个层面来创新教学,即借鉴、整合与超越,从而构建个性化和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体系。为此,本文立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现实情况,围绕三个核心概念进行了探究。

一、在借鉴中了解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

不同的教学模式有着不同的组织形式和实施效果,而如何了解哪类教学模式更具实效性,需要教师在借鉴中不断的摸索与反思。严格来说,每一个教学理论的提出,都是区域发展下的必然结果,因此,它们也被深深的打上了区域的烙印。然而,我国不同区域的发展情况不一,受此影响,教育状况不同,教学理论也有着先进与滞后的不同反差。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一线教师可首先借鉴他人提出的教学理论,进而通过实践来了解它们的可操作性,最后再根据本地的基本情况创新教学方法。

例如,笔者所在区域属于中等经济发展地区,在借鉴教学模式上,笔者选择了与本地经济发展状况相似的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理论,并通过一个阶段的课堂实践检测了它的可操作性。

在具体实施上,笔者选择本校八年级A、B两个班级作为测试对象,其中B班作为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合作和互动学习为主;而A班作为实验班,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增设了先学后教模式,即:面对每一节新课,都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学习开展“先学”,最后根据学生们的学习结果进行“后教”。

在实验设计上,笔者以4周为实验周期,实施先学后教前首先通过考试测试A、B两个班级的成绩,统计平均分,而4周后再次针对两个班级展开成绩测试,最后对比结果。而结果显示,测试后实验班考试成绩平均分高于对照班0.8个百分点,说明先学后教这一教学模式能够适应本地的区域状况,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可操作性。

二、在借鉴基础上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借鉴其它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即便该模式具有普适性和可操作性,但教师仍需整合自己的现实情况,尤其是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调试与改进,来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例如,洋思中学“先学后教”模式中有“明确”四要素,即时间、内容、方法、要求。而笔者所授课的班级中,通过成绩测试和学习小组划分发现,优等生占比较大,而中等生和差等生的占比平均。为此,笔者剔除了“先学后教”中的“明确要求”和“明确方法”两项,旨在以最大限度发掘学生的个体潜力,并发挥优等生的带头作用。

在具体实施上,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课为例。

在课堂开篇,笔者首先为学生们布置学习任务:结合课前复习,用5分钟的时间细读本课内容。

阅读完毕后设问:

①本课的主要知识脉络是什么?

②本课的重难点知识是什么?

③攻克本课重难点知识的具体思路是什么?

在问题情境下,各小组通过“先学”,给出了具体答案:

①本课的知识脉络与第10单元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脉相承;

②本课的重难点知识包括不等式解集的表述和不等式解集的确定;

③攻克本课重难点知识的主要思路是借鉴“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学习方法;

如此,在整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先学后教,帮助学生理顺了学习的思路,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在整合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

严格来说,借鉴他人教学理论和整合学生实际情况仅是一种铺垫,而一线教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新教法,构建与本区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通过运用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并整合笔者所授课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一个阶段的实验评测,笔者得出了结论,即:虽然“先学后教”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需要进一步调整与改进。为此,笔者设计了新的教学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①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实行组内先学后教,即:由各小组中的中等生和差等生共同完成“先学”任务,由优等生实施“后教”评测并向笔者汇报结果,最后由笔者统一完成“后教”的过程。

②实行各学习小组与小组间的先学后教,首先通过考试评测各个学习小组的整体水平,进而根据成绩的平均分划分出“优等小组”、“中等小组”和“差等小组”,最后由“优等组”带“中等组”和“差等组”,完成先学后教的基本流程。

如此,则实现了整个班级的协同进步,构建出了教学模式的最优化方案,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结语:严格来说,一线教师的视野应当开阔,思路应当灵活,在借鉴教学理论时应当批判性吸收,而不能照本宣科,通过“借鉴”、“整合”、“超越”构建教学模式的三重境界,推进教学理论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韦金球.“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广西教育,2015(33):26-26.

[2]庄严.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析[J].新课程(中学),2014(12):209-209.

猜你喜欢

教育理论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