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隐含前提
2019-09-10徐飞
摘要:批判性思维理论认为,论证说出来的理由只是一部分,那些没有说出来的理由就是隐含前提。隐含前提有可能反映论证者对世界和人生的根本假定,抓住这些根本假定,写作者可能开拓出崭新的写作空间。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写作隐含前提 隐含假设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普通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批准号:BHA1601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用批判性思维的眼光看文字,也许会有不同的发现。挖掘隐含前提,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这一点。
批判性思维理论认为,通常在一个论证中,说出来的理由只是一部分,那些没有说出来的理由就是隐含前提。而且,在理由或隐含前提的背后,还有一些支持它们的假设也没有说出来,这些假设称作隐含假设。
一、发现隐含前提和隐含假设
我曾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史记》选读”中的《滑稽列传》为例,向学生粗略说明什么是隐含前提。
《滑稽列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楚庄王的宠马死了,庄王要用大夫丧葬的礼仪来葬马。身边臣子反对。庄王下令说:“谁再以葬马的事来进谏,就处以死刑。”优孟听闻,仰天大哭。说:
“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结果,庄王说:“我的过错竟到这种地步吗?那该怎么办呢?”优孟说:“就请大王准许按埋葬畜生的办法来埋葬它吧。”上述语段巧用反讽,刻意渲染,绘形绘色,体现了很高的劝谏艺术。但其本质仍是一个论证,目的是让庄王放弃厚葬宠马的念头。论点是“不能厚葬马”,因毋庸言明且不宜点破而省去不表;论据可简述为“厚葬马会让诸侯认为大王贱人而贵马”(见图1)。出于警醒目的,优孟虚拟地把庄王的行为推向极致,从而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在进行逻辑分析时,这一点可以忽略。
上述论证中,仅仅以“厚葬马会让诸侯认为大王贱人而贵马”是不足以证明“不能厚葬马”的,显然还需要一个论据——“大王不(能接受诸侯认为自己)贱人而贵马”。这个论据就是这个论证关键的隐含前提(见图2)。
值得注意的是,论证省略的隐含前提往往不止一个。如果对上述语段再进一步追问,会发现还有其他的隐含前提,如葬礼的规格代表着被葬者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厚葬马的消息会轻易传到邻国甚至远邦(见图3)……学生会发现,没有说出来的论据太多了。这些论据,只要有一个不成立,论点就值得怀疑。
这些没有说出来的论据,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直接支持论点的,叫作隐含前提;一类是支持论据或其他隐含前提的,叫作隐含假设。隐含假设,是批判性思维重点考察的对象,也是学生写作时有可能充分发挥的话题。
从理论上说,任何论证的隐含假设都是近乎无穷的,但论证的考察不能一直进行下去。一般来说,追问到直接支持论据或隐含前提的第一层假设就够了,如果仍有疑惑,也可以对假设的假设进行追问。
二、探寻话语背后的价值观
用搜寻隐含前提和隐含假设的办法,可以窥见论证者内心深处的价值观。
下面的故事为人熟知,也经常被用作作文材料,但很少有学生会去追问故事中这两个人物对话中潜藏的深层次价值观。沙滩上,很多被潮水卷上来的海星暴晒在阳光下。一个青年沿着海岸,把一只只海星抛向大海。
“海岸那么长,海星这么多,你这么做有什么用呢?”旁观者说。
“但,对这只有用!”青年说着,把手里的海星远远抛回大海。濒死的海星很多,青年不可能全部拯救,这是青年和旁观者的共识。但前者认为救海星有用,后者认为没有用,则可能是内心的价值观不同使然。不妨带着学生用批判性思维挖掘出这种价值观。
先把旁观者的意思用论证形式写出:
论据:无法拯救全部海星
论点:救海星是没有用的不难看出其隐含前提是:只有拯救全部海星,拯救的行为才是有用的。这背后的假设其实是这样一种价值观:只有改变全局才是值得做的,只有彻底改变现状才是有意义的,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就不去解决问题……犹太谚语“救一人,若救全人类”,正是顺应这种价值观的引导。
而青年认为,对局部或部分甚至个别对象有意义的事也值得做。事关生命就更是如此!他甚至不需要思考个体和整体的辩证关系,不需要有“救一海星,若救所有海星”的信念支撑(因为大部分海星会死去是最有可能的结局),就会义无反顾地行动。仅凭一种不求数量甚至不计结果的对生命的怜惜与爱,就足够了。
很多人习惯从整体角度探寻个体的意义(这在东方文化中似乎更突出),无论是上述犹太谚语还是释迦牟尼所谓“一滴水如何永不干涸?放入大海”,皆是如此。但有时,个体本身就是行动的依据。
三、挖掘隐含假设,开拓写作空间
注意,以上挖掘隐含前提和隐含假设的图示是为了说明隐含前提和隐含假设在论证中的作用。学生一旦注意到隐含前提和隐含假设的存在,發现它们有时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并不需要如此结构化的推演。
在明确了隐含前提和隐含假设的存在之后,我让学生分析下面的材料: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格拉祖诺夫听两个年轻人弹奏勃拉姆斯《第二交响乐》。他们弹得很糟。格拉祖诺夫问他们过去听过没有,他们老实回答说:“没有,没听过。”
格拉祖诺夫叹了口气说:
“你们真幸运,年轻人,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你们去发现,而我呢,什么都已经涉猎了,不幸啊。”这也是一个著名的作文材料,学生也曾经分析过。但带着挖掘隐含前提和隐含假设的意识再次审视材料,也许会有不同发现。
格拉祖诺夫的话可能只是夸张的苦心诱导,但也可能含有真心的感慨,如果后者成立,就有需要追问的前提和假设。
格拉祖诺夫的话分两部分:Ⅰ你们真幸运,年轻人,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你们去发现。
Ⅱ而我呢,什么都已经涉猎了,不幸啊。有下划线的部分是论点,其余为论据。不难发现:Ⅰ隐含着前提:“有未知之美可待探索是幸运。”
Ⅱ隐含着前提:“无未知之美可探索是不幸。”应该说这两个前提都无可厚非。关键是Ⅱ的论据:而我呢,什么都已经涉猎了。需要进一步追问:凭什么格拉祖诺夫认为自己“什么都涉猎了”呢?支撑的假设看起来只能是:可待我体验的美好是有限的。如果进一步追问下去,其背后可能是这样一个普遍性的假设:一个人所能体验的美好是有限的,是个常数,有可能在生命结束之前就终结了。这个假设显然值得商榷,有可能体现了一种封闭的心态。如果一个人对世界抱着开放的态度,他(她)完全可以认定值得并可被探索的未知之美是无限的。一个人的认知和经历越多,视野和思路就会越开阔,察觉和感受到的未知也会越多。而且,所谓“一期一会”,善于纵深探索的人,因为新的经历和心境,对同一美好之物往往又有新的感受。由此,可以形成这样的写作思路:1.发现未知之物,经历未知之事是一种快乐。如果再无未知领域去探索,再无未经之事可体验,这是何等悲哀!格拉祖诺夫慨叹的就是这种悲哀。人应珍惜每一回全新体验、每一次未知之旅。
2.人更应当不断从已知走向未知,直到生命终结。格拉祖诺夫自以为已经经历了一切,却不知未知世界永远比已知的世界广阔,这是他的第二种悲哀。曾经有一位博学的人说:我比别人更能感受到自己的无知……
3.怎样避免陷入“格拉祖诺夫误区”,而在生命终结之前不断体会世界的神秘与探索的快乐呢?这就到了精彩处了——即使仅仅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这样的思考也比一般人走得要远。是逻辑和批判性思维把写作思路带到了这里!写作者还可以继续走下去,回答这个问题。
批判性思维原本就是一种“在他人止步处前行”的思维。
(徐飞,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