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
2019-09-10陈锡珍
陈锡珍
摘要:语文姓“语”,语文教学的对象是言语。小学语文是儿童言语生命的开启,只有符合语文学习特点和儿童认知规律的“方法”,儿童才会乐意选择和实践,让“听、说、读、写”的言语活动充满情趣和智慧。语文是“文”,语文教学的重要特征是读。朗读是语言、形象和意蕴的理解、表达的再创造,不只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阅读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教育的原点是“人”,是人的成长和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目标是引导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口头和书面),为具备应有的品格和能力奠基。
关键词:小学语文 言语生命 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是当今课程改革的主基调。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各学段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明确中国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此后,专家团队经过多年努力,于2016年9月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对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责无旁贷。那么,小学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呢?最近,读到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杨再隋教授的一番论说,颇受启发。他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课程基本理念的首项,为今日探索和确立学科核心素养埋下伏笔……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成为七个核心素养——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标中多次出现,反复强调,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指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毋庸置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义务教育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或者说是确立的重要依据……”
我想,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缘起、要义、推进过程和影响有了基本了解和认知,会有责任和担当的自觉,会对育人价值有思考和探索的愿望。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一生的幸福奠基是件多有意义的事。现将我在学习思考中获得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大家分享。
一、语文姓“语”,语文教学的对象是言语。小学语文是儿童言语生命的开启
对语文教学论颇有研究的李维鼎教授说过:“语文课就是师生双方凭借‘言语作品’为主体的课本,有目标、有计划地通过符合‘言语生成’或‘言语理解’的基本转换规律的方法体系,来实现‘言语活动’的优化组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品、文(语)品的综合表现。”李教授用简短的话诠释语文教学的本质意义。
与核心素养相观照,我厘清了以下几点:
其一,何为言语?它和语言是什么关系?所谓“言语”,是指把语言符号按照语言规律排列起来,表达具体内容和意义,是对语言的运用。人说或写的过程,叫“言语行为”或“言语活动”。而人说出来的话或写出来的东西,即语言事实,则称“言语作品”。由此看来,言语是具体的,是属于个人的,是个体利用语言交际的行为和结果;而语言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符号系统,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是属于国家和社会的。当然,二者又密不可分,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存在于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之中。
语文教学指向言语,就是指向言语作品(即语言事实)和言语活动。这是语文学科性的重要标识。语文课着力于言语作品和言语活动,让学生习得言语。可以说,这是儿童言语生命的开启。
其二,为什么把“学言”从“语品”提高到“人品”,提升到立人的高度?这是因为中华民族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母语文化。我们的语言文字是民族精神的符号,是民族情感的载体,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向心力,不仅是中华文明赖以生存的根本,更是走向未来、实现梦想的力量。被誉为“东方魔方”的汉字如同画卷,蕴含丰富的人文价值和艺术内涵。就如一个“武”字,“武”本是战争、暴力的意思,可是仔细观察,发现“止戈为武”,是停止战争、暴力,爱好和平……原来,一个简单的汉字背后是民族博大的情怀。一个字的力量亦可成为生命成长的支撑点,如“信”字就是“人”与“言”的展现。衡量言语品位,不单是言语正确、智慧,更是言语的真、善、美。言语品质是语文素养的体现,是人格品质的體现,言语品位关乎人生命的品位。因之,把“学言”从“语品”提升到“人品”和立人的高度不为过。
进入教材文本的言语作品经过遴选,主旨明确,各种文体,各类题材,语言优质,足以滋养儿童的心灵。2017年全国开始启用统编语文教材,结束了30年来一纲多本的历史,既反映时代特征,又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我们的语文课程必须担当起传承优质文化传统的重任,树立国家认同、民族自信和自豪感。相信用举世无双的汉语和母语文化给儿童打底,培养儿童的言语趣味,习得言语规范,获得言语智慧和品格,这对儿童生命成长的意义是无可置疑的。
其三,如何实现“言语活动”的优化组合?我想,这是对教育目标和理念的考量。只有符合语文学习特点和儿童认知规律的“过程”,才是儿童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才是培养健康情感、正确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只有符合语文学习特点和儿童认知规律的“方法”,儿童才会乐意选择和实践,让“听、说、读、写”的言语活动充满情趣和智慧;而良好的学习方法的积淀,将让儿童终身受益。
为此,呈现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1】《姓氏歌》
师小朋友,我们相处了一学期了,你能叫出小伙伴的名字吗?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两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名字中第一个字就是姓,比如我班吴××,吴是他的姓,××是他的名。现在,能用“我姓(),名()”介绍自己吗?
师小朋友真棒!能正确、大方地介绍自己的姓名,是一种文明行为。可要记住噢,中国人的名字都是姓在前面的。
(出示词卡:姓。让学生读、记这个生字。)
师我们国家是个大国,人多,姓氏多而且美。今天我们学习和姓有关的儿歌——《姓氏歌》。许多姓氏就藏在儿歌里。快读吧,把你找到的姓用笔圈出来,再多读几遍。
师我们班姓李的小朋友,请到前边来。也请姓张的小朋友到前边来,高举起你们的姓字,领着大家读。
师你姓什么?
生我姓李。
师什么李?
生木子李。
師你姓什么?
生我姓张。
师什么张?
生弓长张。
师我们一起来问问他们,好吗?
……
师刚才,我们是用什么办法很快就记住“李”和“张”这两个姓的?对,“加一加”,这个办法真好!
(出示词卡:胡、吴、许。请同桌合作学习。)
师先读一读,然后你问我答或我问你答,用“加一加”的办法识记它们。
(出示词卡:徐。)
师小朋友用什么好办法识记呢?
师对!“双人徐”。用说偏旁的办法也很好。
师同学们都知道老师姓——“季”,小朋友有好办法记住“季”吗?
生禾子季,春夏冬天“四季”的季,李字头上戴“小帽”。
……
师好极了!只要仔细观察,联系实际,运用想象,会有许多好办法帮助我们识记呢。
……
《姓氏歌》是统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一第二课,是根据《百家姓》改编成的韵文识字儿歌,旨在渗透中国传统姓氏文化。一位年轻教师从儿童生活、学习实际出发引出话题,巧妙地传授姓氏知识和文化,运用儿童喜闻乐见的问答、游戏形式读记姓氏,多元识字,取得良好效果。
语文教学的对象是言语,是动态的言语作品和言语活动。以言语作品为主体的教材文本不是唯一不变的,是可以组合、拓展的。比如,同主题不同作者的言语作品的组合,同主题不同文体言语作品的组合,同作者不同作品的拓展阅读,现代文和文言文的组合对比阅读,师生创生言语作品的展示阅读等。而言语活动的对象是宽泛的——儿童与老师的对话,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与儿童(同桌、小组、全班)的对话,与自己(心灵)的对话。言语活动的方式更是多样丰富的——可以是有声语言、肢体语言、书面语言,可以是书写、绘画、表演;可以用声情并茂的演说、读讲、吟诵表情达意,可以用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表情达意,可以用演示、歌唱表情达意……只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契合文本特点,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形成,将文本生成的秘密恰当地转换成儿童喜欢的、充满智性的听、说、读、写、思活动,以唤醒儿童的语言意识,激发儿童的言语兴趣,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都是可取的。我想,这正是语文独特的育人功能。
二、语文是“文”,语文教学的重要特征是读。朗读是语言、形象和意蕴的理解、表达的再创造
正像歌曲是用来弹奏、吟唱的,诗文是用来吟诵、朗读的,有人说:讲解是分析,是让人知道;朗读是综合,更能使人感受。其实,朗读不只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阅读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新课标明确了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的要求,并且具体明确低、中、高三个学段的要求分别是学习朗读、朗读、能朗读,逐步培养、形成朗读能力、习惯、品质。朗读也曾经是中国教育的传统,传承至今,朗读成为当下一个文化现象,这是全社会对中国语言文化的自信和尊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应该有奠基般的使命感,用心、用情、用策略激发兴趣,用朗读拥抱文字,从正确流利读出感觉,从朗读中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感受作者的情趣态度,从文字朗读中浮现画面情境,积蓄情感,明晓事理……诚然,这个漫长的过程,始于基础,成就在未来。
朗读必定会涉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尤其是低年级,标点符号与汉字一样是书面语言必要的组成部分,在表达中不仅表示停顿、延长、轻重、升降,还与作者的情感、态度密切相关。因此,低年级必须从语境出发,学习常用标点符号的知识,正确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表达四种基本句式不同的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也只有通过朗读训练,学生才能真切体验句号、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感受不同的情感。
【教学片段2】《滥竽充数》
(一)初读,理清关系概括讲
教学开始,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几则寓言故事的特点,揭题后进入初读学习。
师《滥竽充数》的故事有趣在哪里,又告诉我们怎样的一个道理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PPT出示要求:①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同桌合作,两人分读,想想怎么分合理。)
师谁来说说这个短小的故事,两人该怎么分工读,理由是什么。说得有道理就请你们读给大家听。
师故事读懂了吗?读文提取信息的能力很重要,小组讨论:用简洁的语言填写表格中要求填写的内容,并用好这张表格,把这个故事简要地讲给大家听。
(PPT出示表1。)
师看,我们提取了课文中的关键词语,然后连接起来,就将这个故事的大意讲得清清楚楚了。这就是概括性复述,这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二)研读,内化理解;拓展读,古今对比创造讲
师这父子俩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都喜欢听吹竽,但相同吗?为什么?请同学们多读几遍,认真思考。
(PPT出示课文: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起吹给他听。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起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师有同学抓住了词语“总是”“许多人一起吹”“不要……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说出不同,理解得不错。而×××是用朗读告诉我们父子俩的“不同”,也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师请读的同学×××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师请听的同学说,×××这样读好在哪里?你还有什么建议。
师《滥竽充数》这个故事出自我国古代《韩非子》这本书。听老师读。
(PPT出示古文: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师同学们听得这么认真,说说对小古文的感觉。
师是的,这古老的语言文字叫文言文。文言文与现代文的语言风格不一样,正如同学们的发现,短小、简洁。全文只有3句话,40余字,虽然简约凝练,含义却很丰富。能理解吗?老师读古文中的句子,你们读文本中相应的句子。
师有没有发现,课文中哪些句子是古文中没有的?
师原来,编书的叔叔在改编的时候加上了南郭先生的动作。
(PPT出示课文: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指名读,并且模仿南郭先生的动作——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
师看动作,你们觉得加这句话好吗?
师既然编书叔叔可以想象,我们也可以。同学们觉得,我们还可以想象什么呢?想心理——是啊。“南郭先生,南郭先生,我们问问你,你为什么这样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呢?”请同学们想象南郭先生的心理活动。
(学生先笔写,后交流并再次讲《滥竽充数》的故事。)
师像选择在复述故事的时候,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对故事进行创编,这就是“创造性复述”。
(三)品读,体会寓意巧运用
师混得像模像样的南郭先生最后不得不逃走。你从3个人物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呢?请小组再次品读三个人物的表现和特点,然后讨论,比哪组的收获多。
师是的,从南郭先生那里,我们知道,没有真才实学,就只能在行家里面装模作样、滥竽充数;从齐宣王身上知道没有精细管理,就会出现滥竽充数的人或东西;而齐湣王的精细管理,才能防止滥竽充数的人或事。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过这样的人或事吗?你觉得该怎样做呢?
师对!防止自己成为南郭先生,要有真才实学;不贪小利,防止以次充好的种种事物……
师同学们,两千多年以前,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这个生动而又深刻的故事,告诫我们怎样做人、做事,怎样立德修业。我们一定要珍惜,并牢牢记住:防止自己成为南郭先生;防止身边出现滥竽充数的人和事物。
(听完教师语重心长的结束语,学生都懂事地点着头……)
记得王崧舟老师说过:“朗读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声语言的表达活动,是一种理清思路、调整心路的艰苦劳动,是一种由文字语言的存在状态向有声语言的存在转化的过程,是一种语言、形象和意蕴的再创造活动。朗读活动则是将这一再创造活动自觉引向语文能力和素养形成过程……”本课教学,针对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文体特点,通过“读”的导学,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感受到成语的风格美、寓言的哲理美,汲取言语智慧,教学中亮点频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范例。
三、教育的原点是“人”,是人的成长和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目标是引导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口头和书面),为具备应有的品格和能力奠基
儿童的学习、阅读、表达,是一个心理感受、情绪感知、审美感情和人生感悟的复杂过程。因此,语文教学的固有的、必须承担的任务就是: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品质的提升以及创新思维的生成。着力于语词、语句、语段、语篇,为的是把儿童引进事实,引进思想和精神的世界;为的是引导儿童发现、判断、推理、综合、想象、创造……这是思维和阅读的逻辑起点。夯实这个基础,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所指的事实,就是言语作品,是给予儿童的精神滋养和言语表达示范的文本。无论是以语言为抓手,探索作者的言语目的,还是从结构入手,体悟作者的运思,这一探索和品悟的过程中,思维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思维只有和语言结合起来,才能表达意义、思想和情感。所以,语文教学就是师生共同触摸语言文字,让语文学习、思维训练、言语活动真正在课堂里发生,儿童享受语文学习和语文生活的过程和快乐,用母语文化引领儿童走向生命的自由和言语的创造。
值得注意的是,文本有多种思维图式,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语言风格,如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诗歌等都是各具特点的。备课时教师就应该明确文体,知晓作者的创作主旨、思维方式、言语形式、结构体式等,从而考虑对学习者提出相应的阅读方法和做好应有的心理准备,针对“这一篇”“这一类”的文体特点,科学地定位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运用等,才能教出“这一篇”“这一类”的特点和特色。
(一)关于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传承的文化瑰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对于古诗词类的教学,年轻教师重视字词句意思的解释,重视对诗词句内容的解读,可又因为这样做而肢解、破坏了诗词的画面美、意蕴美。怎么办呢?比如,古诗《春雨》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五言四行,仅用20个字构成一幅美丽的、动态的春雨图,表达诗人的喜悦、赞美之情,要让二年级的学生习得这些,唯一的办法是读而不是讲。为什么?
其一,诗就是“画”,是动态的画。初读,无论是听范读,还是学生自由读,要求边听或边读就在脑海里画出画来。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要引导学生从诗句中寻觅、发现相关信息,除了“雨”,还有与“雨”有关的事物,如“春”“风”“夜”“物”,能把这些事物连起来说一说;同时,可以借助书上插图的帮助,说正确,说连贯。是啊,这幅春雨图画多美!在美好的春季的夜晚,春雨跟着暖暖的春风悄悄地来了,春雨轻轻地、柔柔地下着,滋润着树木、花草、庄稼……
其二,诗词是“歌”,具有音樂性特征。是可以吟唱的,朗读时独具美感。借助拼音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押韵,顺口、好读、好听,也可以描述情境,设法把学生带入其境,感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意蕴美。可试着让学生闭上眼睛,侧着耳朵,静听春雨。提问:你听到没有?你可有新的发现?可以是“听到”“没有听到”或“似听到非听到”……其实,这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合理的,因为学生一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我相信这些理由,都出自对诗句的猜想、个性化的理解和学生对生活实际的体悟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因此,这一诗句会读得更好、更美。
其三,诗词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和抒发,真情实感隐含在诗句的字里行间。诗人对春雨的喜爱,直接用“好雨”来表述。“好雨”好在哪里呢?因为“知时节”“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于诗人的情感,只有反复吟读,进入情境,才能获得初步的体验。教师可以引读:
教师读:“春雨是‘好雨’。”学生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多好的雨!你们也一定喜欢!
教师读:“春雨‘知时节’。”学生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多懂事的雨!多可爱的雨!
教师读:“春雨‘潜入夜’润万物。”学生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多美好的雨!多宝贵的雨!
通过多次朗读品悟,不但让春雨润泽了孩子的心灵,而且永远留驻于儿童的心底!
至于词、句的意思解读,是在读中意会的,可以巧妙设计小练习来完成。如“乃”“潜”,可以用猜一猜、换一换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二)关于散文教学
据统计,这种文体在小语课本中占比竟达40%以上,被称为“教材体”。在文学作品题材中,除去诗歌、小说、戏剧,其他的统属散文。一般散文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散文取材广泛,结构灵巧,语言凝练,篇幅短小。周一贯先生曾经为我们指出散文导学的几个要点:(1)充分感受散文之“兴”,从取材广泛中直面生活,丰富见闻;(2)深入欣赏散文之“言”,从词句表达中学语习文,发展语感;(3)细致品味散文之“趣”,从充沛情感中发现奇趣,意会理趣;(4)探究散文之“神”,從形散神聚中彰显文意,感悟主旨。
我们曾经对著名作家史铁生的散文《老海棠树》的教学做过探索和研究。
《老海棠树》是当年被南通市选作课堂教学竞赛的五年级课文。我们反复研读文本之后,非常喜欢,感触颇多,疑虑也不少。因为,这是史铁生为纪念已故的奶奶而作,作者对亲人的回忆真实生动。他笔下的奶奶有着老人们的共同之点,然而也有20世纪那个特殊时代的烙印。这位没有文化、没有工作的老人缘自内心的孤寂、茫然……总时不时在我的脑海里闪烁着。作者对奶奶的爱是那么深沉而真切,以至于“爱”“痛”“悔”。今天的孩子,虽然熟悉并热爱着自己的爷爷奶奶,但能读懂那个时代的这位特殊的老人吗?能真正理解作者深沉而真挚的情感吗?
正当我们纠结、疑虑着,却因为贯穿全文的那棵四季展示着美的“老海棠树”而豁然开朗。读着、读着,顿时似温暖扑面而来,似阳光驱散阴霾……而这一点竟被我们磨课的老师们发现了,很是了不起!由此,引发了我许多联想。
我想,对于历史之殇与生命之痛,以往我们常常选择回避,这是师长们出于善良的用心。其实,生命教育对学生心灵和精神的成长不可或缺,尤其是对即将迈入中学的高年级学生。《老海棠树》具有这样的教育因素,我们再也不要绕开……作者栽树、写树,写得那么美妙!尤其是写到严冬时节:“窗外,风中,老海棠树干枯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分明就是一位倔强的老人屹立于我们面前。作者用心、用情于树,作为导学者的教师,何不也用点心呢?凭借学生对花草树木的已有生活经验,理解“生命的四季”,读懂文中这位处于“人生之冬”的特殊老人的品格和美好的追求,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至此,教学目标、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基本路径便都明确了。
执教者吴老师在课前限时预习中发现,学生质疑最多的是:“作者纪念奶奶为什么要写树呢?”“奶奶为什么一年四季都在树下张望?她在张望什么呢?”于是,循学而教:随文点拨,整合“树、人、情感”, 整体把握,理清文脉;聚焦人物(奶奶)的“行、言、神”,彰显人物形象;通过朗读感悟老海棠树的美好意象;通过研读人物的言行及细节描写,发现老人的品格和生命之美。散文是美文,唯引导学生朗读体验、自主揣摩,方能让语言文字入眼入心,让感人的人物形象和美好的情境抵达学生心灵,进而体悟作者运思的目的、语言的魅力及蕴涵其中的真挚情感。
吴老师的教学取得成功。专家点评吴老师的课“达到省优课标准”,并用“稳健、扎实、生动、深入”概括这堂课的特点,充分肯定我们的教学研究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我以为专家的评价是对我们的鼓励,是助力和推力。至于这节课是否达到这般的优秀并不重要。研讨的过程有意义,被老师所需要才是最重要的。
(三)关于说明文教学
说明文虽然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其意义和价值亦不可以小觑。尤其是说明事理的言语表达方法和技巧是一种“范”,对学生言语学习很有意义,也是一种逻辑思维的起始训练。
以《春联》为例。该文的4个自然段以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及读背春联的好处。其第二、三自然段是讲春联的对仗形式美和抑扬顿挫的声律美的特点。我以为,关于对仗和音律的知识不是学习的重点,不必深究。然而,这两节的构段方式和句式很有说明类文体的特点。第二自然段是3句话:先是总起句,然后列举例证,再用“不仅……而且……”递进句总结,介绍对仗美。第三自然段是两句话:先是总起句,然后用“如果……就……”假设句总结,介绍声律美。可见,说明文不仅语言简洁、明了,而且条理清晰、论说合理。
于是,我设想可以这样导学:
紧承第一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畅谈对已学的几副春联的喜好、感觉(无论是视觉的、听觉的、内心的感受都行)。这是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的自然、自由的表述。学生的这种表述可能是准确的、清晰的,甚至有理有据、生动形象的,也可能是模糊、无序的……带着学生“原生态”表述的实情,学习品读第二、三自然段,从中不仅可以初步懂得关于春联对仗和音律的一般知识,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表达与文本的表达比较,就会发现并自觉修正,习得说明(介绍)一种事物或事理的一般方法。诚然,也可能引发学生更多的言语可能,如将总起句后置成总结句,或“关联词语”的变换等都可能是个性学习的结果。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文体意识,是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逐步体悟、习得的,是在各年段的学习实践中由浅入深、多次反复积淀而成的。毫无疑问,重视文体样式让“千课一面”的现象不复存在,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情趣,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习得不同的言语方式和风格。这是学会学习、学会阅读、学会表达至关重要的一点。
四、结语
語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意义和要求,文化滋润的特殊功能,核心素养的人本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个体性的、内在生成的,是漫长的感悟和体验、积淀和等待的过程。因此,必须尊重学生思考和选择的权利,要给学生留足自主探索的时间、空间,要允许学生经历学习的挫折甚至是错误……同时,课堂学习可以适当尝试“言语文本”的组合、拓展,并适时、适量地推荐优秀篇目、书目,拓宽课外阅读的路径。正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崔峦老师所希望的,“把单篇教读,群文阅读和读整本书贯通起来,打通它们之间的壁垒。教读要精,群读要扶,读整本书要放。做到能力迁移,最终养成每天阅读的良好习惯”。
是的,学会阅读是儿童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事。学习和阅读也是许多人终身要做或爱做的事。阅读本质上是自我思考的过程,与文本发生碰撞,产生了主观认定和理解;通过阅读,可以欣赏到那些囿于自身局限而未能抵达的风景,锤炼自我,拓展自我,并在内省和洞察的过程中,不断寻觅和完善真实的自我。或许,这才是阅读的意义所在,是核心素养追求的目标吧!
联想这些年老师们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了许多生动而有成效的教学样式,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记得《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爱如茉莉》,其信念之力量,真爱之启迪,久久震撼着心灵,永远难忘!
记得《墨梅》,执教者深知“意在笔先,笔随心动”,循着“眼中的梅—心里的梅—笔下的梅”,引领学生走近作者,走进画面,获得“情理共生”的学习效果和审美情趣。
忘不了《天都峰上的扫路人》,执教者凭借文本的语言文字,为学生树起比天都峰高大的普通劳动者的形象,引发学生对“平凡”与“伟大”的深刻思考;忘不了《灰椋鸟》,学生尽情欣赏群鸟归林的壮观,思考的却是人和自然如何和谐共生这个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忘不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泊船瓜洲》等诗词,执教者以古诗的情趣、意蕴,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打底。
而跟随巴金看《海上日出》,既聆听学生动情的诵读,又欣赏到学生“海上日出壮观画卷”的创作;随着小古文《狐狸和葡萄》故事呈现和情节的展示,“一幕场景”“一个形象”“一段语言”竟立即吸引了学生和听课者,因为学生栩栩如生的即兴表演,让人身临其境,不由自主地从一个小故事中悟到一个深刻的道理。
老师们课堂教学展示的成功案例多得无法列举。其实,老师们不仅把功夫用在课堂,还自觉地用于课堂之外,用心关注、指导学生的生活、学习、阅读和积累。张老师每学期开学伊始,都为学生精心拟定《语文预习指导材料》;顾老师用心将学生6年的文字成果汇成写作集出版……老师们的创意举措令我无比欣慰、感动。还有更多更多的老师,虽然语文教学展示的讲台上看不到或很少看到他们的身影,然而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全身心坚守小语教学阵地,注重“常识、常理、常情、常态”的渗透,强调“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以坚持不懈、讲究实效的能力和习惯的养成,屡屡获得优良的教学效果,赢得领导、家长、学生的高度评价和信任。他们是年轻老师们身边学习的好榜样。
教育是薪火相传的事业,是让人和梦想靠近的事业,是着眼于未来的事业。教育者需要培养学生独立面对未来世界的素质、品格和能力。而今,面临统编教材改革,再度思考“核心素养”的深远意义,我们又该怎样立足于教育原点——人,着眼于儿童生命的成长和发展,做好“语·文·人”呢?相信年轻的老师们一定会不断学习、思考、汲取,在教学实践中磨砺,在“勤敬”园里拔节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