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9-10张忠虎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1期
关键词:逆向思维能力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也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还能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有利于学生更加灵活的解决数学问题,开阔思路,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思维能力。所以,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逆向思维能力

引言: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单一的思维方式,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整体素质。逆向思维能力已经广泛被运用在数学的教学和学习中,它是学习数学和研究数学问题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这不仅可以将学生从单一的无法變通的正向思维能力中解脱出来,还可以摆脱原有的数学思维,灵活变通,以逆向的思维,解决数学中的困难,找到最好的解题方式,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一、什么是逆向思维?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从正常思维的反方向去认识问题,从对立的角度去寻找解题的方法的一种数学思想。是反向思维,是发散性思维之一[1]。他的特点主要就是已有的思路和方法反向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逆用定理、原理、和公式进行逆向推理,逆向证明,在反向得出新的结论。从相反的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也就是常说的“换位思考”,思维的可逆性,指的是心理过程中思维方式的改变,综合法与分析法,反证法,都是逆向思维的运算方法。逆向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更轻松。

二、初中数学逆向思维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定向思维的影响

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去很容易形成定向思维,主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行为和习惯所造成的。而初中的数学学习需要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定向思维让学生长时间的用一种思维去思考数学问题,对于很多数学问题只会照搬照抄,缺少思考,对于数学问题的认识不灵活,定向思维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初中数学必须要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很多学校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难去做出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带领着学生对数学公式死记硬背,全是定向的思维和流程,让学生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面对同一种数学问题,也不会从另外的角度去分析,缺失逆向思维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始终无法提高。

三、逆向思维的作用

(一)逆向思维可以开阔学生的想象力

在数学学习中,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结合运用跟常见,比如运算和逆运算,定理和逆定理等。再数学的教学中,老师常常按照课本的解题方法给学生讲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习惯,习惯用正向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不利于学生学习数学,这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平面内,如果有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相互平行。对于这道题的分析和解题,不妨采用反向思维,从结论的反向“不相互平行”入手,逆向解决问题。

(二)逆向思维可以使学生记忆知识点更加牢靠

在数学的学习中,往往有很多的定理,原理需要学生去记忆,然而单一的正向记忆给学生的印象并不深刻,有时在真正要用到这个知识点时,往往记忆会出错,或者出现偏差[2]。一个知识点的熟记和应用,仅仅通过正向思维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方面的训练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教学中,应该着重强调自变量x和因变量y的关系,反向思考,反向学习。

(三)逆向思维有利于克服思维的局限性

思维的局限性在学习中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想要开阔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懂得变通,就要重视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训练中,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面对问题不再慌张。

四、如何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一)强化学生对数学问题的逆向思考与学习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数学问题,把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结合起来,一个数学问题不能只看表面,从反方向进行思考[3]。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反证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知识进行关联和延伸,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在数学概念和公式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概念的理解使学生需要面对的学习难点。概念往往需要学生死记硬背,老师单一的讲课方式并没有教会学生形成学习思维,所以,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也应该使用逆向思维,例如相反数的概念,举例进行相反数的学习,让学生对相反数有“绝对值”概念的逆向思维,让学生思考,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是7,那个这个数是多少。通过逆向思维让学生学习数学概念,这样能让学生对概念的记忆更深刻,理解更透彻。数学公式作为解答问题的关键,更是构成学生学习思维的重要基础,但学生对于数学公式的理解和记忆往往都是一成不变的由左到右,这是受老师讲课的长期影响,所以老师更应该重视公式的逆向运算,从右到左,是学生更熟练呢运用公式解决问题,不会被思维的局限性卡住,需要生在日常训练中加以强化逆向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积极完成一件事物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教师要充分认知这一点。在教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带领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课堂中,让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减少学生被动听课的现象。教师要运用情境教学模式,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梳理自己的解题思路,让思维更加清晰,让学生的逆向思维得到拓展,主动分享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减少固定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和研究。

结束语: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反方向或不同角度进行数学现象的分析和理解,向学生逐步渗透逆向思维。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和巩固,让学生不断强化逆向思维能力,在学习和练习中获得更多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学会举一反三。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薛安莹.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1):90.

[2]龚美玉. 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2018(30):138-139.

[3]杨昭,李文铭.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 学周刊,2016(01):156-157.

作者简介:张忠虎,男,汉族,1967年2月生,陕西凤翔人,数学专业大专学历,研究方向:中学数学。

猜你喜欢

逆向思维能力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试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