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导研究

2019-09-10周睿媛张路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1期
关键词:思想引导具体措施新时代

周睿媛 张路

摘要:党外知识分子构成了高校知识分子中的重要部分,并且在高校的范围内,党外知识分子呈现较高的集中程度。进入新时期后,很多高校都已认识到全面引导党外知识分子思想的必要性,并且也在逐步探究适合于高校目前状况的思想引导方式。在此前提下,高校针对党外知识分子需要做到强化思想层面的全面引导,运用合理与科学方式来引导党外知识分子,进而达到提升高校思政工作总体水准的目标。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导;具体措施

作为开展科研以及培育人才的关键基地而言,高校针对各类群体都要做到强化思想引导,对于现有的思想引导力度予以显著增强[1]。从高校推行统战工作的视角来看,高校针对党外知识分子有必要做到强化引导,确保从思想引导的角度入手来体现良好的高校思政教育实效。面对现阶段的全新时期背景,高校需要做到将党外知识分子纳入思政教育的范畴,同时也应当结合党外知识分子具备的思想倾向以及思想特征来强化思想引导,对于党外知识分子目前能够达到的思想境界予以显著提升[2]。

一、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基本思想特征

与党内的高校知识分子群体相比,党外知识分子普遍表现为更强的思维活跃性、更为复杂的人员成分以及更加庞大的队伍特征[3]。与此同时,党外知识分子呈现分散的人员组织特征,因此体现了相对较大的人员管理难度。具体而言,高校现有的党外知识分子主要体现为如下的基本思想特征:

首先,党外知识分子针对个人利益倾向于较多的重视,因而整体上呈现较强的主体意识。面对知识经济的全新时期背景,高校范围内的很多党外知识分子都表现为明显增强的自主意识,并且受到自由以及民主氛围的强烈影响。在此种现状下,目前很多的党外知识分子针对个体利益都表现为过度重视的状态,其中的重要根源就在于此类知识分子相比来讲具有相对较强的个体意识以及自主意识。此外,某些党外知识分子还可能出现弱化群体意识的趋势,因此仅限于关注最大化的个体利益,这主要是由于党外知识分子本身欠缺必要的团体约束[4]。

其次,党外知识分子在高校现有的各类群体中具备显著的特殊性,从而导致党外知识分子存在较大可能将会偏离应有的正确价值理念。通常来讲,党外知识分子总体上表现为活跃的思维与认识,并且拥有多元化的不同价值趋向[5]。在此前提下,党外知识分子面对高校目前呈现的多元化思潮,此类知识分子群体很可能就会表现出动摇现象。高校对于此种类型的知识分子群体如果未能做到全面加以引导,那么很易出现党外知识分子偏离正确思想理念的现象。例如在西方思潮的强烈冲击下,某些知识分子由于欠缺党组织对其给予的约束,那么很可能表现出稳定性较差的思想状况。

再次,高校现有的部分党外知识分子呈现稳定性较差的政治倾向,然而却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热情、社会责任感以及使命意识。在高校的特殊群体范围内,多数知识分子都体现为十分强烈的职责意识,并且拥有敏锐的政治视角以及政治眼光[6]。作为党外的高校知识分子群体而言,此类知识分子群体通常都会热情参与高校现阶段的党建工作以及其他日常工作,并且还能给出可行性与针对性较强的各项工作具体建议。但是不应当忽视,现阶段某些党外的高校知识分子表现为相对显著的思想波动倾向,甚至对于正确的政治倾向无法做到始终予以坚守。面对此种现状,高校亟待运用相应措施来进行调整[7]。

二、高校强化党外知识分子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职业归属感予以显著增强

近些年以来,很多高校针对党建领域都在着眼于摸索适合高校真实状况的党建思路与流程,进而体现了高校有效约束与引导党外知识分子的必要性。按照现阶段的教改宗旨与思路,高校现阶段必须能够做到有效引导各领域的党外知识分子,从而保证党外知识分子可以为高校事务提供必要的支撑与帮助,避免其偏离正确的思政教育方向[8]。

因此可见,高校若能做到全面强化针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有效引导,则有利于此类知识分子具备相对更强的职业归属感。例如針对教师队伍来讲,作为高校管理者需要侧重于引导党外的教师人员,确保此类人员可以达到较高层次的思政素质,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培育新型的高校教师队伍。

(二)确保党外知识分子拥有正确的政治认知

在高校范围内汇聚了各个领域的党外知识分子,上述知识分子分别归属于各个领域的群体。高校目前在推进思政教育的具体举措中,关于党外知识分子需要做到全方位的强化引导,如此才能体现最佳的高校思政教育以及思想引导成效,进而针对高校范围内的爱国统一战线予以切实的巩固。

从政治效能感的角度来讲,高校为了能够切实体现汇聚各个领域力量以及争取人心的目标,那么关键举措就要落实于强化思想层面的党外人士引导,从而保证了党外知识分子都能够拥有强烈的政治效能感,对于政治认同程度予以显著的增强。

(三)增强党外知识分子自身具备的社会责任感

党外知识分子与党内知识分子同样需要为高校贡献自身的智慧,作为党外知识分子尤其需要做到切实强化自身现有的社会责任感,对于自身目前所处的行业与领域应当表现为发自内心的认同。

因此从社会责任感的视角来看,高校针对各个领域中的党外知识分子应当格外关注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作为高校管理者以及负责施行思政教育的具体人员而言,应当善于借助多样化的途径与措施来强化党外知识分子的有效引导,从而达到了明显增强党外知识分子自身责任感的效果,对于潜在的功利心理予以全面的消除。

三、新时代强化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导的具体举措

党外知识分子长期以来服务于高校科研领域、教学领域以及其他领域实践,此类知识分子借助自身拥有的专业技能来服务高校学生,因此体现了不可缺少的价值与作用[9]。从高校发展的基本现状角度来讲,党外知识分子构成了开拓高校生产力、传播先进文明以及创造文化知识的关键主体力量,高校对其需要做到全面予以关注。通过开展思想引导的措施与方式,应当能够保证党外知识分子拥有更高层次的思想觉悟,确保将更多的党外知识分子纳入高校现阶段的思政建设领域。面对新时代的整体背景,高校针对党外知识分子应当着眼于如下的思想引导举措:

(一)高校对于党外知识分子需要做到增强政治敏感性

在目前的现状下,各地高校都表现为十分明显的学术交流开放特征,高校本身也构成了开放性的思想交流窗口。具体从思想引导的视角来看,目前针对党外知识分子需要施以全方位的思想引导,在此基础上保证党外知识分子面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可以做到正确进行辨别,对于自身具备的政治敏感度予以全面增强。与此同时,作为党外知识分子本身也要认识到正确思想引导对于自身具备的价值与意义,并且做到将正确的价值理念以及思想意识融入自身的各种日常行动中。高校只有通过运用全面引导的措施与方式,才能保证党外知识分子拥有较高层次的政治敏感性程度。

具体在现阶段的思想引导实践中,作为高校内部的相关负责人员需要做到运用正确方式来指引党外的知识分子,对于各类不同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鉴别,而不至于受到某些不良思潮给自身带来的困扰或者冲击。从政治敏感性的角度讲,党外知识分子需要拥有更为敏锐的政治视角,如此才能做到抵挡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冲击,进而始终保持稳定的思想状态。因此从增强鉴别能力的角度而言,高校的党外知识分子有必要做到紧密结合现阶段的主流价值理念以及意识形态,如此才能实现针对自身政治鉴别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二)紧密结合实践层面以及思政理论层面的举措

强化思想引导的举措并非局限于简单的思想教育层面,而是必须能够深入党外知识分子目前的具体工作实践。也就是说,高校目前关于切实推行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引领应当确保紧密衔接实践层面以及思想层面的两个关键领域,对于整体上的思想引领效果予以突显。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很多党外知识分子都在面对多种多样的思想困惑。在此前提下,作为高校内部负责开展思想引导的相关人员就要做到耐心进行疏导,通过运用思想疏导的方式来化解难题,切实体现思政教育以及实践相融合的必要性[10]。

面对网络化手段日益普及的目前时期背景,高校尤其需要着眼于监控现有的各类网络舆论,确保做到将网络舆论管控的措施贯穿于高校当前开展的各项日常事务领域。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本身承载了多样化的不同舆论内容,因此很易与影响到党外知识分子自身的思想倾向。高校为了达到净化校园氛围以及增强思想引领的显著效果,那么核心措施就要落实于全面管控现阶段的各种网络舆论,对于网络舆论引发的潜在不良影响应当做到彻底予以消除。

(三)突显核心价值观应有的引领作用

核心价值观对于高校内部的各类群体都应当体现最根本的思想引领作用,对于党外知识分子尤其需要确保其遵从现阶段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核心价值观的强烈感染与影响下,党外知识分子就能够秉持自身应当遵从的基本底线与原则,而不会表现为破坏高校日常运行秩序以及扰乱舆论氛围的不良行为。由此可见,核心价值观应当被高校视为引领思想层面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针对党外的高校知识分子重要群体而言。在核心价值观的全面塑造与引导下,党外知识分子就可以为高校的各项事务贡献自身力量,对于错误的价值认识也能做到自觉进行抵制。

由此可见,高校目前需要做到运用综合性以及多样化的手段来开展党外知识分子的教育与引导,从而保证了此类知识分子都能拥有良好的思想境界。面对网络化的全新时期背景,高校必须做到强化思想层面的引导。

结束语:

截至目前,多数高校针对党外知识分子都在逐步强化最基本的思想引导,并且相应的思想引导措施与方式也体现为多样化。对于党外知识分子若能做到强化综合性的思想教育,则有利于塑造坚固的高校思政教育根基,并且还能够体现强化思想引导对于提升党外知识分子整体思想境界的必要性。具体在加强思想引导的领域实践中,关键在于明确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现存的思想倾向,进而给出针对性较强的思想引导措施,在此基础上强化并且巩固高校思想教育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黄汀,丁娟.“双一流”背景下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實证研究——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26):44-45.

[2]魏彬.新形势下高校党委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研究——以东南大学为例[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2):29-34.

[3]唐景成.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导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1):32-35.

[4]王军.高校党外教师的“四个自信”现状分析——基于武汉部分高校教师的调查[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29(06):38-42.

[5]王兰惠,赵跃先.努力提高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8,41(06): 50-53.

[6]杜立群.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创新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8,31(21):21-22.

[7]徐珊珊.新时代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导的思考——基于北京市东城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的调查[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29(05):34-40.

[8]Zhang Caiyun.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Non-Party Intellectual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J]. Journal of Hunan Socialist College, 2018, 19 (04): 55-57.

[9]Qian Chaoyang. Principles and approach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non-Party intellectuals in Universities [J]. Journal of Jiangsu Socialist College, 2018 (02): 18-22.

猜你喜欢

思想引导具体措施新时代
论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
初中政治教学应当强化思想教育引导
积极的思想引导在形成良好班级氛围中的重要作用
生涯辅导方法在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的应用
医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措施研究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探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