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请尊重儿童的感悟

2019-09-10张云波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儿童立场感悟道德与法治

张云波

摘   要:体验活动教学已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共识,纵观课堂教学现状,体验活动形式化、表面化倾向依然普遍。在体验活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相信儿童、发现儿童、感受儿童、深入儿童、尊重儿童、反思儿童,以儿童立场贯穿体验活动始终,尊重儿童感悟,使儿童获得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获得最大效益的道德引领。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活动教学;儿童立场;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31-0025-06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学生的道德不是被“灌”出来的,而是通过体验“悟”出来的。活动体验就是让我们从“心”开始,引领儿童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从而使儿童获得内心真实的道德提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的今天,一线教师都有了这样的共识,在教学活动中致力于创设各种各样的体验活动,以期获得最大效益的道德引领。然而纵观课堂教学现状,体验活动形式化、表面化倾向依然普遍存在,教师在体验活动中漠视儿童的真实心理、真实需求、真实情感,以成人的立場代替儿童的立场,想当然地设计和开展教学流程,从而产生隔靴搔痒的体验感,未能真正抵达儿童心灵,促成儿童道德的自我建构。

一、体验活动中存在忽视儿童感悟的现象

(一)规避困难,体验浅尝辄止

课堂教学中的体验活动,因时间把控、场地限制、材料准备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一些教师为了能够更流畅地完成教学流程,常常舍车保帅,规避困难,使儿童的体验过程浅尝辄止。

一位教师执教统编版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张纸”,课前布置了作业——让学生回家搜集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用纸做的。课堂伊始,教师组织学生就此问题进行交流,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PPT上总结出纸的三大分类:生活用纸、学习用纸、其他用纸,概括出“纸的作用大”这个特点,但是学生很难凭借现有的材料概括出该特点。

从以上教学不难看出,教师设计体验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总结出纸具有种类繁多、作用巨大的特点。但是在课堂上,教师却并未深入体验活动,而是自顾自地给学生灌输了这样的理念。课后询问教师这样做的原因,教师解释说如果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纸来分类,课堂将会一团乱,时间难以把控,材料门类繁多,准备起来也很困难。这样的教学,虽然穿上了体验活动的外衣,却仍然难掩灌输教育的实质,很难实现高效德育的目标。

(二)过分干预,体验远离真实

体验活动应该是开放的、自主的,但教师在指导活动的过程中,常常谨小慎微,生怕出现各种始料未及的意外,导致课堂的失控,于是在学生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进行干预,导致学生不能真实地反映自身的能力、情感,使学生在体验活动中产生的感受只能流于表面。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一定的整理技巧,懂得整理要分类归纳、有序摆放。一位教师设计了一项实践体验活动——整理书架。教师拿出了一摞书籍和一个书架,请一位学生上台摆放。当看到学生将书脊朝里、排得高矮不一时,教师就赶紧伸手帮着整理起来。

一年级学生整理内务本就存在一定问题,这正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而由于教师在体验活动中的过分干预,使学生的真实情况、真实能力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一笔带过,没能刺激学生产生自主情感,从而自发选择恰当的行为,错失了儿童的生长点。

(三)蜻蜓点水,体验雾里看花

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会某种操作方式、获得某种技能,而在于每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而蜻蜓点水式的体验活动,不仅不能带给儿童心灵的震撼与感悟,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雾里看花的尴尬状态。

在一年级下册“我是一张纸”一课认识纸张制造过程的教学环节中,一位教师创造性地引导学生玩一玩“宝宝学造纸”这个平板游戏,以期学生了解造纸的材料、体会造纸经历的步骤。整个游戏环节,学生玩得不亦乐乎,但等教师需要学生交流造纸的材料和步骤时,学生却一脸茫然,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记得游戏里的造纸材料以及制造过程。深究其原因,教师设计活动的关注点是造纸的材料和步骤,而学生参与活动时关注的却是材料拖拽是否正确,形成了预期结果与实际成果的误差。学生很难体会到教师设计体验活动的真正意图,最后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

(四)越俎代庖,体验南辕北辙

在体验活动中,面临的情况是纷繁复杂的,教师常常将自己能做的做到极致,甚至不能做的也越权包干,造成了学生体验的南辕北辙,与教师设计体验活动的初衷背离。

以“我是一张纸”的实际教学为例,一位教师在最后号召大家要节约用纸,结合学校开展的“废纸减量义卖活动”展开教学。教师首先组织学生交流“废纸减量”的小妙招,然后组织学生将一些还可以书写的废纸订成草稿本。这样的活动设计既贴近生活,又有意义,是值得称赞的。然而,在实际操作环节,我们却发现,所谓的废纸,都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而非学生自己收集和整理的废旧本子、打印纸等材料,学生要做的事情只是将这些纸张码放整齐然后装订,并没有真正体会到节约用纸的实际意义。

活动过程中,学生成了课堂表演的牵线木偶。这个活动缺乏真情的流露,缺失内在的升华,徒有热闹的外表与形式,却离德育目标越来越远。

诸如此类的体验活动缺乏内在的心动与情动,流于表面,往往无法给学生带来真正的心灵感悟与意义启迪。

二、体验活动尊重儿童感悟的策略

教师应当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不见自我”。在体验活动中,教师尽可能地引导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用自己的方式探究,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体验认知和情感转化,真正实现道德的内化,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一)相信儿童,学会放手,提升真能力

我们关心和爱护儿童,但也要相信儿童,正视儿童。体验活动中放手让儿童自然呈现真实的状态,让问题暴露在儿童面前,从而引导儿童讨论和辨析,在思辨中获得道德认知,形成道德内化。

上述案例一年级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如果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相信学生的能力,课堂将会呈现别样的精彩。笔者对此教学环节进行了重构。

师:怎样整理这些书呢?请一位同学上台来理一理。(拿出书架)

生:认真整理书籍。

(学生将书脊朝里放置,书本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教师在一旁静观其变)

师:这位同学已经整理好了。你们有什么小建议呢?

生1:他把书脊朝里放了,这样以后找书就很困难,所以我觉得要把书脊放在外面。

生2:书本有的高有的低,看上去不整齐,建议将大小差不多的放在一起。

生3:我们还可以把一类的书放在一起,这样找起来方便多了。

……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的确,我们在摆放物品时,有序摆放,会让我们的房间看起来更加整齐。这位同学,你听到大家的建议了吗?请你再把书架上的书修正一下吧。

生:再次整理书架。(这次理得整整齐齐)

师:(展示给学生)你对这次的整理满意吗?

生:(微笑着回答)我很满意,我觉得比上一次好多了。谢谢大家的建议。

(全班同学为他鼓掌)

与前文教师的处理方式不同,这位教师选择相信学生,在看到学生没有有序摆放书籍的时候,并没有第一时间出手相帮,而是任其发展,引发全体学生的思考,最后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位学生学会了整理技巧——有序摆放,而全班学生也在讨论与思辨中懂得了这一技巧。整个教学流程清晰地体现了儿童从不会到会的能力提升过程,从不知到知的认知感悟过程,课堂教学目标得以较好地达成。

有时,选择相信,选择放手,不是放任,不是退缩,而是为了更好地引领儿童发现和感悟,实现能力和认知提升的最大化。

(二)发现儿童,捕捉生成,体会真内涵

这里的发现儿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儿童的情绪变化、情感需求、思维发展,及时捕捉有利于教學的生成性资源,使儿童在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感悟的过程中领会德育的内涵,获得道德的内化。

一位教师执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传统游戏我会玩”,在了解了各种各样的传统游戏之后,教师出示了很多道具,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选择一个传统游戏,现场玩一玩。学生非常兴奋,一组一组很快就决定好了。当教师走到第5组时,发现有一名女生的眼睛似乎是红了,而旁边的其他小组成员也是一脸的难受。教师及时发问:“你们为什么不开心呢?”通过了解得知,原来小组成员在选择游戏时产生了分歧,几位男生想玩跳房子,红眼女生想玩丢手绢。“那你们现在决定玩什么游戏呢?”教师问。“我们最后决定玩跳房子。”学生回答。这时教师扶起红眼的女生问:“为什么你现在又同意玩跳房子了呢?”红眼的女生稳定了一下情绪说:“小组大多数同学都同意玩跳房子,我少数服从多数。”“你做得很好,在游戏中如果大家意见不统一,少数服从多数,就能够避免很多纠纷。为你的大度点赞。”教师肯定了女孩的做法。这时旁边的男生站起来说:“大家在一起玩,开心最重要,玩什么其实都可以。下课后我们再陪你玩丢手绢。”“你说的太对了。希望你们这节课也玩得开心好吗?”教师说。至此,小组成员的脸上又重新绽放了笑容。

叶澜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捕捉每一位儿童的课堂表现,珍视每一位儿童真实的内心感受,更好地给予真切的道德引领。

(三)感受儿童,借助情境,催生真情感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与道德不应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的,而应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的引导,利用必要的材料,通过意义上的建构而主动获得的。教师有意识的创造可以优化生活情境,在情境教学中引起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促进学生道德与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坚持才能有收获”是一篇品德教育的文章,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在生活和学习中可能存在各种困难和挫折,同时激发学生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体验成功的乐趣,初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而这样的课堂如果处理不当,极容易上成口号课,学生不能将道德知识内化于心。一位教师在执教本课时,有效地创设了三次情境体验,较好地突破了重点和难点。第一次情境体验——我要坚持:教师创设“健美操队招募小队员”的情境,让学生跟着视频学跳健美操一分半钟,体验活动结束,学生累得气喘吁吁、手酸脚疼,教师告诉学生真正的健美操考核要坚持十五分钟,学生一片哗然,打起了退堂鼓。教师此时呈现了尼克·胡哲的感人事迹,学生在故事的感染下,产生我要克服困难、坚持完成的强烈愿望。第二次情境体验——我能坚持: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再次体验三分钟学跳健美操,学生发现刚才一分半钟都坚持不了的,现在竟然也能坚持到三分钟,从而产生了我能坚持的信心,更愿意坚持到参加最后的考核。第三次情境体验——我会坚持:为什么三分钟体验活动大家能够坚持下来呢?教师问:“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小妙招、小窍门?”学生纷纷结合自己的体验感受总结回答,有的以尼克·胡哲为榜样激励自己,有的看着秒表为自己加油,有的以一分钟为一个小目标逐渐完成三分钟这个大目标……在学生的各抒己见中,坚持到底所需要具备的方法——定目标、找榜样、想方法一一被总结出来。最后,教师为表现出色的学生颁发了“健美星学员”的徽章。通过三次层层递进的情境体验,学生懂得了困难原来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想坚持、会坚持,就一定会有收获。

教育家赞科夫说过:“一个好的情境,它能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必定能发挥高度的有效教学作用。”情境中的情感体验是连接儿童生活与道德的桥梁。恰当地创造情境体验活动,唤起、强化、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儿童形成道德的自我建构,促进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行为。

(四)深入儿童,及时追问,挖掘真思想

“追问”是追根究底穷追不舍地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以疑问激起学生深入的思考,直接指向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心灵的深处,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认知潜力,深化感悟,促进导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在上文教师执教“坚持才会有收获”一课,教师多处使用追问,使学生直面自己的内心深处,作出正确的选择,其中一处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当一分半钟的跳健美操体验活动结束后,学生纷纷描述了自己此时的身体感受,或酸、或累、或疼、或喘,教师告诉大家:“真正的健美操考核要连续跳十五分钟,听到这个消息,你心里是怎样想的?”大部分学生沉默,教师看到一位学生摇了摇头,于是请他来回答。学生站起来,犹豫了一下说:“我选择坚持参加健美操选拔。”教师接着问:“刚刚老师看到你摇了摇头,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学生说:“我其实想退出选拔,因为一分半钟我都已经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了,我想十五分钟肯定是坚持不了的。”教师又问:“那你为什么在站起来的时候又改变主意了呢?”学生想了想回答:“有点不好意思。还有,就是也许可以试一试。”“是啊,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勇敢地试一试,就有可能多一种选择。”教师笑着说。学生会心地点点头。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想要放弃是低年级小学生正常的心理状态,教师的连续追问可以让这位学生以及所有和他拥有同样心理的儿童直面自己的内心深处,在情与理、困难与挑战中作出正确的判断。

课堂追问是一门教学艺术,看似蜻蜓点水,却充满了睿智,激活的是富有情感的课堂,呈现的是心与心的碰撞、理与理的交锋、智慧与智慧的启迪,更多的是情与情的交融。在追问中打开学生心扉,唤醒儿童心灵深处的道德观念,从而更好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品质。

(五)尊重儿童,聆听心声,德育真落实

陶行知曾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是平等的关系,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发言权,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使德育真正落到实处。

执教统编版二年级下册“传统游戏我会玩”时,很多教师都会让学生了解我国多种传统游戏。一位教师在介绍“老鹰捉小鸡”这个传统游戏时,出示了一组图片,有操场、厕所门口的走廊、饮水机旁、宽敞的教室门口走廊(有3米宽),让学生思考哪些地方才可以玩老鹰捉小鸡呢?在这组图中,两处走廊明显不同,厕所门口的走廊来来往往的人多,所以学生都一致认为这里不可以玩老鹰捉小鸡,而教室门口的走廊非常宽敞,图片上也没有人,是可以玩老鹰捉小鸡的。这已經实现了教师设置这个环节的意图。此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教室门口的走廊虽然很宽敞,但我认为也不适合玩老鹰捉小鸡。因为走廊上的柱子、瓷砖都有尖尖的棱角,要是磕着碰着也是非常危险的。”教师闻言一愣,很快肯定了学生的想法,教育学生游戏时要注意安全,还要注意细节,表扬该学生想得很周到。在后面的一个环节中,教师请学生现场玩一玩各种传统游戏。分配场地时,教师特地问学生:“这样的场地安排得可以么?”尤其征求了这位同学的想法,在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后,游戏开始。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对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想法给予了肯定,并在后面的教学环节注意反馈和尊重学生的意见,这既是对本课游戏注意安全的教学目标的巩固,又是对学生的尊重。

尊重学生不仅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也是教育进步的基础。儿童作为独立意义上的生命体,他们各有千秋、各具风采,每一位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教育的使命就在于发现并尊重儿童潜在的优势和价值,以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

(六)反思儿童,链接生活,培育真道德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遭遇是最真实、最有力的资源,在体验活动中,教师应善于引领儿童反思已有的生活,从中获得道德感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节约用纸是统编版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张纸”的教学目标之一,一位教师在这个板块的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反思生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师在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就自己每天的用纸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做作业用纸、画画用纸、生活用纸、其他用纸等等。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得出平均每人每天用纸数量,然后计算出每班每天用纸数、全校每天用纸数、全国每天用纸数。紧接着教师出示“一棵20年的大树才能制造4000~5000张纸。”带领学生计算得出:全校每天的用纸量相当于要砍掉3棵大树,全国每天用纸量相当于20万棵大树。那么一个月呢?一年呢?……此时教师展示森林逐渐消失的图片,启发学生:如果没有了大树,世界会怎样?作为二年级的学生,你能做些什么?在得出节约用纸的观点后,教师紧接着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你浪费过纸吗?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细细思考还真有不少浪费纸的行为:有的说写了一半的作业本就扔了,有的说常常把纸拿来折纸飞机玩,有的说擦手的时候一抓就是几张餐巾纸……生活细节中浪费纸张的现象在学生的反思中一一显现出来,学生恍然发现,其实我们有许多细节是可以节约用纸的。这时,教师适时提出“节约用纸你有什么金点子?”学生的回答不再是表面化、程式化的敷衍,而是真正从他自己的生活行为中去找到节约用纸的方法:用旧的本子画画,打印纸的反面做草稿,用两面都写过的废纸折纸飞机玩,尽量少用餐巾纸等等。教师从生活出发,带着学生调查生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反思生活、反思自己,使学生在回望中认识自我,在展望中提升自我。

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教师在设计现场体验活动时必须“深度”挖掘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价值,引导儿童发现和反思过往生活中的道德意义,真正连接过去、当下与未来生活,引导学生持续成长。

体验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无法替代学生的成长,教师无法替代学生对道德的认同与内化。只有当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知识才可能被真正领悟,能力才可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情感才可能被真正触及和调动,态度价值观才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因此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体验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应该是活动过程的倾听者和发现者,蹲下身来看孩子,处处以儿童立场为教育立场,引领学生不断获得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才能实现学生道德的自主建构,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美玲.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品德与生活》体验教学谈[J].小学教学研究(教师版),2009,(07).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胡春娜.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策略与行为诊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儿童立场感悟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让“手中的画”更美
儿童立场——英语活动课应从这里出发
站稳立场,让课堂成为“主阵地”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