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9-07-29袁靖
袁靖
细菌性肝脓肿属继发性感染疾病,因细菌侵入肝脏而导致肝内出现化脓性感染灶,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则可危及生命[1-2]。既往临床多采用经腹切开引流术治疗该病,效果确切,但此术式创伤大,不利于术后恢复。近年来,医学影像学技术发展逐渐成熟,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中,该术式采用经皮穿刺引流,创伤小,失血量少,于超声引导下,定位精确,但其治疗效果与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证实[3-4]。因此,本研究选取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以研究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7月细菌性肝脓肿患者5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各28例。对照组女11例,男17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48.57±9.88)岁,脓肿直径:6.14~12.92 cm,平均脓肿直径(10.06±0.76)cm;观察组女10例,男18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9.60±10.51)岁,脓肿直径:6.68~12.75 cm,平均脓肿直径(10.21±0.68)cm。两组年龄、脓肿直径、性别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均确诊为细菌性肝脓肿;均具备手术指征;患者均知情,签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肝功能失代偿者;伴有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者;属阿米巴性或结核性肝脓肿者。
1.3 方法
1.3.1 观察组 采取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患者取左仰卧位,局麻,首先采用彩超检查明确脓肿大小、位置、液化程度、分隔情况等,依据检查结果选取最佳穿刺路径。穿刺置管(Seldinger法),于超声引导下,采用肝脏穿刺针(18 G)刺入肝脓肿,将针芯拔出后插入导丝,沿导丝于脓腔下部(1/3)置入双腔静脉导管,拔出导丝,抽取脓液,直至抽尽。采用甲硝唑(0.5%)、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脓腔,于导管外连接引流袋,将导管双重缝合并固定于皮肤。
1.3.2 对照组 采取经腹切开引流术,患者体位、麻醉方式同观察组,依据脓肿位置(所在肝叶部位)选取切口位置,分为上腹正中切口、经右腹直肌切口或右肋缘下斜切口。进入腹腔,探查肝脏质地、色泽、大小等情况。脓肿所在部位表面暗红、隆起,伴有炎性水肿与扪及肿块,可出现波动,于距离肝脏表面最近处进针,将脓液抽出,插入止血钳(沿针头方向),扩大引流,并伸入手指,探查脓腔,分开脓腔间隔,利于引流。将双套硅胶管置入脓腔,负压引流,并采用大网膜包绕胶管周围。两组均将抽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药敏实验、镜检,并采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治疗。当引流液呈清亮(引流量<10 mL/d),体征、症状明显缓解、体温复常,经超声检查显示脓肿直径<2 cm或消失时,将引流管拔除。
1.4 疗效标准 显效:血常规、肝功能复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脓肿直径<2 cm或消失;有效:血常规、肝功能复常,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脓肿明显缩小;无效:脓肿未缩小,甚至增大,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表1)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26/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43%(27/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表2)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细菌性肝脓肿多因门静脉血性感染和胆道疾病而致,临床主要表现为肝大、肝区疼痛、压痛、高热、寒战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因感染性休克或败血症导致死亡,需及时进行有效治疗[5-6]。若肝脓肿尚未出现局限液化或感染灶较小,临床多采取全身给予抗生素治疗,若脓肿壁增厚或感染灶较大,抗生素难以进入,应积极选取脓液引流术,而选取何种脓液引流术是临床研究热点[7]。
经腹切开引流术是既往临床常用术式,疗效获临床认可,但无法避免因开腹而引起的失血量多、创伤大等缺陷,极易延长术后恢复时间,不利于预后改善,导致患者接受度较低[8]。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属外科微创手术,无需开刀,具有失血量少,创伤小,操作简便,可反复进行等优势[9]。该术式主要于超声引导下进行操作,可精确定位脓肿位置,提高手术精准度,减少或避免周围损伤,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恢复[10]。本研究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疗效与经腹切开引流术相当。同时还可避免开腹手术而致的脓肿扩散、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本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并发症较少。需注意的是,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应遵循最短穿刺路径原则,利于引流的同时保障安全性。
综上所述,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治疗,疗效与经腹切开引流术相当,且术后恢复较快,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