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7-24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5期
关键词:实验者诊断率征象

韩 才

(秦皇岛市骨科医院放射科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腰椎间盘突出是骨科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其能引发患者出现剧烈的疼痛,阻碍患者正常活动,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1]。因此对此疾病进行及早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CT和MRI是该疾病诊断中应用较为普遍和有效的两种方法。为有效分析两种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实际诊断提供借鉴,笔者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选取本院接诊的48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展开CT和MRI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实验,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表1 CT和MRI阳性诊断率对比结果

表2 CT和MRI相关征象检出情况对比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选取本院接诊的48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展开实验研究。其中男女实验者比例为20:16;实验者年龄介于24~65岁,平均(43.4±5.6)岁;实验者病程介于2~9个月,平均(5.4±2.5)个月。所有实验者均同意接受本次实验研究,并签订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所有实验者均采用MRI与CT进行诊断,其中具体诊断方法如下所示:

CT诊断:检查时调整患者处于仰卧体位,首先进行预扫描以确定定位图像,并设定好扫描参数,其中层厚指标数值设定为3mm,层距指标数值设定为1mm。随后于定位图像中进行具体设定扫描线,设定完成后对实验者的腰1/2、2/3、3/4、4/5及腰5/骶1椎间盘等处分别进行5层扫描。观察实验者腰椎间盘的具体形态特征,密度大小和位置情况,并且重点观察患者椎小关节、椎体和椎弓等位置处的病变情况。

MRI诊断:检查时调整患者处于仰卧体位,分别应用SAG T1WI,FST2WI,T2WI,和TRAT2WI等扫描序列进行扫描。其中T1WI扫描中TR数值设置为2000ms,TE数值设置为16ms,T2WII扫描中TR数值设置为100ms,TE数值设置为90ms。观察椎间盘信号变化的特征,椎体的具体形态特征,椎间盘膨出、椎管各径线变化、脊髓受压和硬膜囊受压等情况[2]。

1.3 评价指标

本实验采用阳性诊断率和相关征象检出情况两个评价指标对CT和MRI诊断效果进行对比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通过SPSS20.0分析,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s)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3]。

2 结果

2.1 CT和MRI阳性诊断率对比结果

结果见表1。

结果显示:CT共检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39名,阳性占比81.25%,阳性诊断率为81.25%,MRI共检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34名,阳性占比95.83%,阳性诊断率为95.83%。MRI显著优于CT(P<0.05)。

2.2 CT和MRI相关征象检出情况对比结果

结果见表2。

结果显示:CT与MRI检出神经根受压征象占比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MRI检出脊髓变形、硬膜囊受压、椎间盘变形等征象占比显著高于CT(P<0.05),MRI检出椎间盘积气、钙化等征象占比显著低于CT(P<0.05)。

3 讨论

上述研究结果显示:CT在积气、钙化等征象检出方面比MRI更有优势,说明CT在诊断骨质增生钙化、髓核钙化、韧带钙化等方面敏感性更高。MRI在脊髓变形、硬膜囊受压、椎间盘变形等征象检出方面比CT更有优势,说明MRI在诊断神经根受压水肿、脊髓变性等方面敏感性更高。另外椎间盘突出应用CT和MRI两种检测方法诊断均具有较高的阳性诊断率,分别为81.25%和95.83%,并且MRI阳性诊断率显著高于CT。

综合上述论述,CT和MRI用于椎间盘突出的检测,其影像学特征显示方面均具有各自的优势,并且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因此在椎间盘突出检测时应结合两种检测方法的优势灵活运用,以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实验者诊断率征象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探讨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情况及对应的措施
X 线CT联合检查对非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
喉气管狭窄外科治疗效果的分析
加年华
学不会珍惜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周围型肺癌CT征象及组织病理学类型对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