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对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影响及护理满意度观察

2019-07-24覃若萍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5期
关键词:外渗预见性造影剂

覃若萍

(贵港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西 贵港 537100)

CT增强扫描作为诸多疾病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以平扫作为基础,通过观察造影剂密度差,实现对病变的定性诊断[1]。经高压注射器将造影剂注入患者体内后,因操作技术、病人血管弹性以及配合度等的影响,部分患者存在造影剂外渗情况,一旦发生,可对局部组织形成一定刺激作用,表现为肿胀、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组织坏死、肢体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2-3]。因此,做好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工作十分重要,这一点主要通过护理干预实现,因而选择恰当的护理模式,是预防造影剂外渗的关键。我院近期在CT增强扫描检查期间引入了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造影剂外渗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彰显其应用价值,特开展本次分组对照实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接受CT增强扫描检查者100例,纳入时间: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1)纳入标准:①操作前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确定患者对非离子型造影剂无禁忌症;②患者临床资料、CT检查数据等均完整无缺;③病人能够正常思考和沟通,检查期间主动配合。(2)排除标准:①合并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者;②因各种原因无法独立完成问卷调查者。

将上述病例样本按护理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均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男25例,女25例;年龄为20~90岁,平均年龄为(51.9±3.6)岁;检查部位:头部24例,胸部12例,腹部14例;研究组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男26例,女24例;年龄为21~90岁,平均年龄为(52.1±3.4)岁;检查部位:头部22例,胸部13例,腹部1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以及检查部位等资料均保持了同质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即在查对患者有关CT检查信息后按常规流程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介绍CT增强扫描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检查前1d晚上进食流质食物、检查当天早上保持空腹等;

研究组:以上述护理为基础,总结造影剂外渗的原因和既往护理问题,在充分考虑病人之间个体差异的同时,制定预见性护理方案,并严格执行:

(1)确定高危人群,做好相关护理干预:仔细评估患者年龄、穿刺次数、血管、人工加压、放疗史等情况,确定高危人群,予以高度重视,尽量选择比较直、粗、大的浅表静脉穿刺,对于部分四肢血管不适宜穿刺者,可选择颈静脉穿刺。然而,颈静脉穿刺者进行胸部或者头部CT增强注射造影剂时压力要减小,一般设定3至4ml每秒的速率,以免因推注压力大,造影剂随左侧颈静脉瓣进入头部,影响图像清晰度,护理人员及技师应注意这一点。

(2)在告知患者检查的注意事项后,评估患者血管情况,按要求选择手臂粗、直、大血管,采用18G静脉套管针进行穿刺,确认套管针进入血管后拔出针芯,妥善固定处理。并时刻关注病人情绪变化,予以正确引导和人文关怀;按患者CT检查部位摆好体位后接上高压注射筒连接管,并试推生理盐水30至50ml,完成生理盐水推注后,严密观察有无局部外渗情况,保证无外渗后,方可注射造影剂。注射后,仔细观察病人情况,一旦发生不适感,则立即停止造影检查,并重点分析相关因素;将非离子型造影剂置于恒温箱里保持37°,减轻造影剂粘稠度,并采用18G留置针进行穿刺,以降低造影剂外渗率。

(3)造影剂外渗护理:一旦发现造影剂外渗,则应立即拔出留置针,对于轻中度外渗者,可用季德胜蛇药进行局部湿敷或用50%的酒精间断湿敷在渗液处,或在患处冰敷1~2d。对于肌筋膜高压综合征者进行切开引流干预。有水泡者,可以无菌注射器将水泡中的液体抽出。有溃疡者,应以0.9%生理盐水进行清洗,随后取干棉签小心挤压。感染者则立即进行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其中造影剂外渗量在20ml以内者为轻度外渗,外渗量在20~50ml以内者为中度外渗,外渗量超过50ml者为重度外渗。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造影剂外渗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无序分类资料的样本容量n>40,理论频数T>5,实施χ2检验;年龄等数值变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实施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造影剂外渗发生率比较(n=50,%)

3 讨论

造影剂外渗作为CT增强扫描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但会影响CT增强扫描检查质量,还可对患者局部组织带来一定刺激,要求做好预防工作[4]。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医疗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密度亲水性、低渗性、低化学毒性的非离子型造影剂的应用频率明显升高,降低了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风险系数。然而,造影剂外渗的产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现在依然是临床医师的研究热点,且当前主流观点为:通过恰当、科学的护理干预,进一步降低造影剂外渗发生率。

现阶段,国内医疗护理模式发生了转变,在这一背景下,各种新颖的护理模式不断涌现,预见性护理模式即为其中之一,其特色是:分析当前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高危因素,对重点人群、护理关键环节进行相应干预,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预见性护理模式的重点发生了变化,将“问题发生后处理”改为“预防问题发生”,从而将各种风险扼杀于萌芽前,其护理价值已经在各种疾病护理中得到认可,因而笔者尝试将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CT增强扫描护理中,结果提示:研究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仅4.0%,低于对照组,且该组造影剂外渗患者均为轻度外渗,直观体现了预见性护理在预防CT增强扫描期间造影剂外渗的积极作用。同时,笔者还对比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达10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进一步证明了预见性护理的优越性。

综上:在CT增强扫描检查中,建议针对造影剂外渗问题,实施预见性护理。

猜你喜欢

外渗预见性造影剂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放疗患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