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CT增强中造影剂外渗及过敏反应的预防效果评价
2019-07-24潘海琴
潘海琴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人民医院(新区)影像科 江苏 淮安 211700)
乳腺癌属于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临床多采用手术配合化放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在治疗之后,为了检验是否存在肿瘤复发或病灶转移的问题,术后仍然需要进行CT增强造影扫描,但受淋巴水肿、化放疗等因素的影响,造影剂外渗率明显增加,且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对患者生理以及心理均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为此有必要做好护理预防工作[1]。为探究有效的护理方案,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采用常规护理与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预见性护理效果更为理想,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乳腺癌手术患者52例,均需要进行CT增强扫描,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26)与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案实验组(n=26)。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对照组患者年龄26~75岁,均数(47.2±6.4)岁,实验组患者年龄24~75岁,均数(47.8±6.3)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肢体功能正常,排除合并严重血管病变患者。
1.2 方法
对照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案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其一,造影剂外渗预防。要求在穿刺前做好对患者的疏导,告知患者使用20~22G密闭式留置针的必要性,消除其负性情绪。在血管的选择上,因手术影响尽可能避免选取术侧手臂,而选择健侧手臂活动度较小的位置及粗直的血管穿刺,争取“一针见血”,避免重复穿刺,增加患者痛苦。在穿刺前常规扎止血带、消毒,而后要求患者放松,手腕下垂,四指呈握手状,避免影响穿刺的角度。一般穿刺时,斜行快速穿刺法,与皮肤角度以30~45°,见回血后降低10°左右,进针0.3~0.5cm,后边松软管边退针芯,需要控制好速度,避免损伤血管内皮。如患者血流压力低,回血缓慢,不可来回穿刺,如针感于血管中,可回抽观察是否回血,或可利用静脉压力推注法判定是否存在肿胀与不适,确保穿刺成功[2]。由于增强扫描的过程中,注入造影剂的速度很快,所有需要做好留置针固定工作,注意连接管是否扣牢,并注意提前排空空气,注射完成后需要留药1~2ml,以预防空气栓塞。仔细交代患者在扫描床移动过程中的有效配合,并通过高压注射器显示屏观察静脉穿刺处有无肿胀渗出,其二,过敏反应预防,扫描前,需要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尤其药物以及碘食品的过敏史,并做好急救药物的准备。必要时需要进行碘过敏试验验证,做好对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反应的观察。由于造影需要维持空腹状态,故造影的时间尽量控制在午餐之前,如患者情绪激动,需要做好安抚工作。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造影剂外渗以及过敏反应的发生率[3]。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在Excel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设定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以及过敏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组间对比表[n(%)]
3 讨论
对乳腺癌术后CT增强扫描患者,在注射造影剂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造影剂外渗,必须及时停止注射,并拔除留置针,并尽可能在抽针之前使用注射器完成对皮下存在造影剂的抽回,以减少造影剂量。而后需要使用消毒棉签对穿刺位置及时按压,时间控制为5~10分,无渗血后方可撤去棉签。对于穿刺位置,需要使用50%硫酸镁湿敷,湿敷的面积需要覆盖外渗面积周围1cm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在渗漏后24h内,不可热敷。而对于过敏反应,如果患者仅伴随发热、恶心、呕吐等轻微不良反应且未见进展,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但需要做好观察工作。而对于出现呼吸困难、虚汗、休克等患者,应该立刻停止使用造影剂,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0.1g,迅速给予静脉输液,吸氧,当出现过敏性休克时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g,并心肺复苏,通知麻醉科气管插管,妥善转运lcu进一步积极治疗,对于正常患者,也需要在检查后留观30min,以避免突发不良反应。为实现对造影剂外渗以及不良反应的有效预防,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预防工作,确保穿刺工作与注射造影剂的合理性,做好对患者体征的监控,避免发生意外。本次研究中,实验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以及过敏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代表该护理方案效果理想。综上所述,在造影剂注射时速度快,且造影剂粘稠性高,容易出现造影剂外渗以及过敏反应,所以需要做好预防性护理干预工作,以降低其发生率,一旦发生,也需要及时干预,以减少患者所存在的风险,保障其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