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流后关爱流程的动机性访谈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2019-06-11夏军涛王祥珍
夏军涛 王祥珍
【摘 要】 目的:探讨基于人流后关爱流程的动机性访谈在人工流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8月在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行人工流产的5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0例行流产后关爱(PAC)标准流程,观察组250例在PAC基础上采取动机性访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的高效避孕措施的使用率、术后12个月的重复流产率、手术前后的负性情绪。结果:观察组术后1、3、6、12个月的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重复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两组孕妇的负性情绪(焦虑抑郁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人流后关爱流程的动机性访谈可以缓解孕妇的负性情绪,促进其选择高效避孕措施,降低重复流产的发生。
【关键词】 人流后关爱;动机性访谈;重复流产;负性情绪
文章编号:WHR2018125003
流产后关爱(post abortion care,PAC)是一种面向接受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宣传避孕知识、落实有效避孕方法的标准化医疗服务流程[1],我国于2011年开展PAC,使人工流产率下降了25.0%~50.0%[2]。但2015年底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由于对前期严格计划生育政策的应激反应、短效避孕方法占比上升等因素,导致人工流产率正在逐年上升[3]。人工流产对妇女的生理心理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优化PAC流程来进一步降低人工流产率迫在眉睫。动机性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MI)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韦廉姆米勒和史蒂芬共同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是通过帮助患者发现并克服自身矛盾心理,改变患者动机,从而引发行为改变的一种指导性、以患者为中心的人际沟通方法[4]。本文作者旨在流产后关爱的基础上加入动机性访谈,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旨在进一步优化PAC流程,达到缓解人工流产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高效避孕措施的使用率,降低重复流产发生目的,保护女性的生殖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充分知情并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进行人工流产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意外妊娠;2)B超诊断为宫内妊娠;3)无内外科疾病及生殖道感染;4)能与调查者正常沟通交流,5)既往无精神类疾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0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PAC。参照我国《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制定PAC程序,包括:1)术前1天由PAC专职人员对患者进行生理避孕知识宣教,告知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和有效的避孕方法;予以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2)手术当天统一观看人流围术期宣教片,交代术后注意事项;3)术后1个月复诊,记录术后流血、月经及避孕情况,给予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术后3个月、6个月复诊或电话随访,并给予避孕指导。5)术后12个月电话随访了解避孕措施实施及再次意外妊娠和重复流产情况。
1.2.2 观察组 PAC结合动机性访谈。选择有5年PAC经验的专职医师,经心理咨询师进行动机性访谈技巧培训后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访谈交流,共5次,每次20~30min,共为期1年。内容除了PAC的相关内容外还包括:1)术前1天邀请患者及性伴侣一起参加,取得患者及伴侣的信任,了解本次避孕失败的原因,鼓励患者说出对流产及避孕的顾虑,表示理解,结合患者的年龄和身体情况,介绍适合个体的高效避孕方法;2)手术当天通过专业知识和适当的肢体接触,安抚患者的情绪,正确认识人工流产手术,减少恐慌;结合患者是否采取了节育环和口服避孕药等个别情况,针对性地交代术后注意事项等;3)术后1个月复诊时先倾听患者术后的症状及生活方式,重点是月经和性生活方面,表示关心并及时纠正患者错误避孕认识,例如;带避孕套会增加阴道炎几率,放置节育环会长到子宫肌层,吃避孕药会发胖等。克服患者矛盾心理,诱导患者改变以往的错误避孕行为,采取高效的避孕措施;在信任的基础上征得患者同意添加微信和QQ等多渠道沟通方式。4)术后3个月、6个月随时利用电话、微信或QQ随访保持联系,让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随访方式,注意保护隐私和减少对患者生活的打扰,让她们在没有顾虑的环境下来主动获取避孕生育相关知识;邀请患者3~6个月复诊1次,了解患者避孕措施使用情况及其对性生活、性伴侣的影响,对患者避孕行为的改变表示肯定,并给予个性化的建议,以保证对避孕措施的长期坚持。5)术后12个月通过电话、微信或QQ随访了解两性关系和生育计划,还有性伴侣的反饋及居住社区周边资源,帮助患者得到家庭的支持,充分利用社区计生资源,建立一个有利于长期坚持的外部环境,确保高效避孕措施的长期执行,避免再次意外妊娠和重复流产。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1、3、6、12个月的高效避孕措施的使用情况,包括放置宫内节育器和口服短效复方避孕药。
2)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意外妊娠后的重复流产人数。
3)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负性情绪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SAS量表和SDS量表包含20个项目,均采用4级评分法,SAS评分≥50分则认为有焦虑情绪,SDS≥53分则认为有抑郁情绪,均为得分越高焦虑抑郁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所得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本组手术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本研究将两组患者年龄、学历、流产史、婚姻状况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高效避孕措施使用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的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重复流产率比较
术后12个月对照组16人重复流产(6.40%),观察组2人(0.80%),观察组术后12个月意外妊娠行重复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3.1 PAC的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提出流产后服务(PAC)理念,其核心包括流产并发症相关服务、流产后咨询服务、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流产后社区服务、流产后生殖健康综合服务五个方面[4]。目前PAC成为国际上解决流产问题的关注重点,研究报道厦门等地实施PAC后重复流产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5],而埃塞俄比亚、肯尼来等国通过实施PAC,降低了流产率[6-7]。但我国目前在PAC的实施过程中仍有落实不到位的情况。PAC是降低流产的关键因素,能预防非意愿妊娠发生。
3.2 动机性访谈的研究现状
动机性访谈是以患者为中心,协助患者发现自身心理问题,并帮助患者克服自身心理问题,最终引发患者改变自身行为的一种人际沟通方法。动机性访谈应用于疼痛控制、心脏康复、糖尿病、减重、预防艾滋病等慢性病管理及改变吸烟、饮食和活动、治疗依从性、艾滋病危险行为等方面;Burke的Meta分析研究发现,动机性访谈对降低胆固醇、体质量指数及收缩压有效[8]。相关研究表明,动机性访谈可以深入患者内心,通过与患者建立信任,加强沟通,积极地探索并解决其存在的矛盾心理,从而诱发行为改变的动机,最终使其行为得以改变[9],国内也有动机性访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方面良好效果的相应应用和报道[10]。
3.3 基于PAC的动机性访谈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在二胎政策全面开放的今天,我国女性生育率明显升高,性生活频率和婚前性行为明显增加,可因为社会工作压力、缺乏避孕知识及短效避孕方法占比上升等因素,流产率不断上升,特别是重复流产率上升明显[11]。重复流产是指二次以上的流产,人工流产尤其是重复流产所造成的女性生殖健康问题,如子宫穿孔、宫颈损伤、宫腔粘连、继发不孕等普遍存在[12]。面对这些未知的风险,还有选择人工流产的负罪感,让多数人工流产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本研究显示,基于本院PAC流程采用动机性访谈后的观察组,其术后1、3、6、12个月的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的重复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动机性访谈能深入患者内心找到其避孕生殖认知方面的矛盾所在,通过沟通诱发其行为发生改变,主动采取长期有效的高效避孕措施,从而有效地的控制了重复流产率。人流术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充分说明将动机性访谈运用于PAC可以更好地从生物-生理-心理医学模式出发,关怀患者,明显改善人工流产患者的负性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面对生活。
综上所述,基于PAC的动机性访谈可以更好地提高人工流产患者的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降低其重复流产率,明显改善其负性情绪,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将动机性访谈融入PAC的标准流程中,以期得到一套更优质的流产后关爱流程,从而更有效地保护女性生殖健康。本研究心得体会:首先要特别重视首次咨询,早期消除患者的顾虑才能使她们在后期主动采取避孕措施;其次是要重视随访工作,尤其让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随访沟通方式(微信、QQ、电话、面诊),才能保证患者的依从性。本研究尚有不足:访谈医师是经过严格培训的有多年经验的妇产科医师,临床工作中这类专职人员尚有欠缺,会影响计划的大范围开展,本研究的样本量小,这些均有待今后改进。
参考文献
[1] 覃晓楣,覃桂荣,岳锦春,等.应用COX模型分析流产关爱后重复流产发生的原因[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5(03):387-389.
[2] 刘尧,袁虹.流产后关爱的重要性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9):2995-2997.
[3] 邹艳辉,刘鸿雁,王晖.新时期避孕模式的演变(2010-2016)[J].人中研究,2018,42(05):3-15.
[4] 陈湘華,崔超美.流产后关爱服务对流产后一年内重复流产率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5,32(01):132-133.
[5] 王金莲,罗振宇,李君,等.改良流产后服务护理对未婚低龄流产患者的应用价值[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7,09(11):75-78.
[6] Moore A M,Gebrehiwot Y,Fetters I,et al. The estimated incidence of induced abortion in Ethiopia,2014:changes in the provision of services since 2008[J].Int Persepect Sex Reprod Health,2016,42(03):111-120.
[7] Ushie B A,Izugbara C O,Mutua M M,et al.Timing of abortion among adolescent and young women presenting for post-abortion care in Kenya: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of nationally-representative data[J].BMC Womens Health,2018,18(01):41.
[8] Burke B L,Arkowitz H,Menchola M.The efficacy of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A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J].J Consult Clin Psycho,2003,71(05):843-861.
[9] 江燕,鲍昔杰,江好.动机性访谈干预冠心病患者对医嘱依从性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8):2360-2361.
[10]唐朝,席明霞,卿利敏.动机性访谈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锻炼的效果分析[J].护理学报,2015,(07):64-67
[11]刘倩.全面二胎政策后重复流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5):59-60.
[12]Mark K S,Bragg B,Talaic T,et al.Risk of complication during surgical abortion in obese women[J].Am J Obestet Gynecol,2018,218(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