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校ESP教学实践研究
——以外贸英文制单课为例
2019-04-13李淑芳
李淑芳
(青岛滨海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简称ESP),顾名思义,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如外贸英语、金融英语、科技英语等。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不断发展,ESP 教学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蔡基刚、刘润清、胡文仲等很多学者提出,专门用途英语是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将来的高校英语教学将越来越趋向于ESP教学。
据笔者了解,高校ESP教学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因为缺乏相应的专业背景和行业背景,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现象比较严重。学生也缺少对相应行业的直观认识和了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所学内容也只是死记硬背,大多都是为了考试和学分而学习。ESP课程的教学并未真正达到实现英语工具性、服务性、专业性,使语言学习满足相应行业和个人需求的教学目的。鉴于此,笔者以外贸英文制单课程为切入点,尝试对ESP教学进行改革,增加学生对外贸行业和制单工作的直观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理论知识完备、实际制单能力强、毕业即能上岗的应用型人才。
一、产出导向法
“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 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是由文秋芳教授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的外语课堂教学理论。该理论体系汲取了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成果,以Swain的“输出假说”和Lantolf 的语言学习的社会文化视角为理论基础,提倡“学用一体”的教学理念,主张“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要以‘学习发生’为最终目标”。而要促成学习发生,必须改变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学用分离”的现状,做到“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即输入性语言学习和产出性语言运用紧密结合。
“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共包含三部分内容(见图1所示),其中“教学理念”部分阐述了产出导向法的指导思想,“教学假设”为其理论支撑,“教学流程”是其他两部分的实现方式。
这一教学理论体系提出后,受到了外语界专家和教师们的热切关注,不少教师开始将其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并形成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从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论文来看,截至作者发稿时,尚未有一篇关于“产出导向法”的论文涉及ESP课程教学改革。因此,笔者尝试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外贸英文制单课程教学中,以期为ESP教学改革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图1 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
二、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外贸英文制单课程教学实践
外贸英文制单课程是青岛滨海学院应用英语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周2课时,主要学习外贸业务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相关单据的缮制方法。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通常采用理论学习(单据缮制方法的讲解)——实践练习(单据缮制练习)的教学步骤,单节课的教学效果好像还可以,但是一学期的教学结束后,问题就显现出来了,他们只是学习每个孤立的单据,但是他们理不清单据之间的关系,以及每张单据在外贸进出口业务整个流程中的作用。这种教学方法不符合“产出导向法”所提倡的“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的教学理念。鉴于此,笔者在“产出导向法”的指导下,尝试对外贸英文制单课进行教学改革,将一学期(16周)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具体设计如下:
第一阶段:驱动(第1-2周)
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以“导入”开头,这种“导入”仅仅是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与此不同,“产出导向法”将产出的“驱动”置于开头,目的就是为了通过“驱动”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从而为后面的“产出”做好准备。根据“产出导向法”,“驱动”包含3 个环节,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我校应用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且在学习外贸英文制单课程之前,已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等相关经贸类课程,学生已具备了基本的商务知识。因此,将“驱动”环节置于外贸英文制单课教学的开头是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鉴于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笔者放弃了传统的教师课内讲授的教学方式,而是一开始就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参观学习,邀请企业制单人员向学生介绍实际制单工作,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前先了解该课程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即“产出导向法”所提到的“交际场景”。参观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外贸进出口业务中所涉及的整套空白单据,教师向学生说明该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就是每张单据在外贸进出口业务中的作用及其正确的缮制方法,学生的产出任务便是在掌握外贸英文制单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以认真细致的态度,缮制出整套单据。这样,学生明确了该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产生了学习的饥饿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第二阶段:促成(第3-15周)
根据“产出导向法”,“促成”共包含3个环节,如表2所示。
表1 “驱动”的教学步骤和要求
表2 “促成”的教学步骤和要求
“产出导向法”同时指出,为了降低产出任务的难度,同时缩小输入与产出之间的距离,教师可将一项大任务分成多个小的子任务。实际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围绕每项子任务重复表2中的教学步骤。
在前面的“驱动”环节中,教师已向学生说明了外贸英文制单课程的产出任务,即要求学生在掌握外贸英文制单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以认真细致的态度,缮制出整套外贸进出口单据。鉴于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进出口业务中的汇票、商业发票、装箱单、提单等十余种单据,因此,每张单据便是一个小的子任务,每张单据的教学过程都要重复表2中的教学步骤。笔者以汇票为例,阐述该子任务“促成”环节的教学步骤。
(1)教师描述产出任务
该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使学生了解汇票的含义、种类和使用方法,能够根据合同和信用证正确地缮制出托收项下或信用证项下汇票,这也是本节课的产出任务。
(2)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教师给予指导并检查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逐一讲解汇票的含义、种类和使用方法,使学生清楚汇票在外贸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作用。汇票的缮制方法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在讲解汇票缮制方法时,教师不应按照课本上所列条目进行一一陈述,而是在讲解完汇票基础知识后,便要求学生带好已分发的空白汇票,进行分组讨论,尝试总结出汇票的缮制方法。讨论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讨论过程结束后,教师随机抽取两组同学来发表讨论结果,同时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予以分析纠正。尤其涉及到一些需要额外注意的缮制点,比如汇票中大小写金额的正确表示方法,需要向学生着重强调,以强化学生记忆,使其真正掌握该单据的缮制方法。讨论环节符合“产出导向法”所提倡的“学习中心说”理念,发挥了教师的“脚手架”作用,实现了师生、生生的互动,学生进行了选择性学习,完成了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也提高了其自主学习能力。
(3)学生练习产出,教师给予指导并检查
完成上一教学步骤后,学生已了解了汇票的相关基础知识,并掌握了汇票的缮制技巧和方法。下面便是学生进行制单实训,练习产出的环节。该环节也是“产出导向法”所提倡的“学用一体说”教学理念的体现。此时学生的身份都是制单员,他们的任务就是依据信用证和合同条款,缮制一份汇票。产出任务完成后,同学间结对互相批改,批改后再交给原任务完成人,由其修改错误并记录本节课的个人学习反思,内容可以是缮制单据过程中的错误分析,也可以是学习收获、学习体会等。最后将正确缮制的汇票及学习反思上交老师。
同学间结对批改的过程强化了同学们对汇票缮制要领的掌握,该过程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监督和干预,避免有的同学漏批或错批。记录学习反思的过程既是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总结,也是自我评价的过程,该部分将在“评价”阶段详细阐述。
等到期末全部子任务均已完成时,教师再把学生的所有产出任务,也就是一学期所缮制的所有单据及学习反思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将所有正确缮制的单据按照外贸进出口的流程整理并装订成册。这样即可以让学生在回顾外贸进出口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梳理制单工作的知识点,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该门课程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同时也是教师进行期末形成性评估的依据。
第三阶段:评价(平时+第16周)
继“驱动”和“促成”之后,“产出导向法”的最后一个教学流程是“评价”,“评价”又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两种。本研究中,即时评价贯穿整个学期,延时评价主要安排在最后一个教学周进行,具体设计如下:
(1)即时评价
本研究中的即时评价贯穿每个子任务,形式以生生互评和自我评价为主。前面的“促成”阶段曾提到,在每个子任务完成后,学生之间结对批改产出任务,这便是学生间互相评价的过程。结对批改后再将产出任务交给原任务完成人,由其修改错误并记录本节课的个人学习反思,这个过程即是自我评价的过程。
通过生生互评和自我评价,学生一方面强化了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另一方面也反思了自己学习中的不足。还有同学在反思中表示制单工作一定要认真细致,否则可能给公司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显示出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这也说明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都得到了发展,这也正是“产出导向法”所提倡的“全人教育说”教学理念的体现。
(2)延时评价
本研究中,在期末全部子任务均已完成时,教师要求学生将所有产出成果整理并装订成册。在最后一个教学周,教师在课上总结评价学生一学期以来的产出成果,这就是延时评价的过程。此过程中,教师首先肯定同学们一学期的努力,然后带领大家一起梳理本学期学习的所有单据,包括各单据在外贸进出口流程中的作用及缮制要点的复习,并重点提及学生在制单过程中的易错点,进行强化性和补救性教学。最后肯定同学们的学习反思并选取其中较好的反思点与大家共同分享。
三、结语
“产出导向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提倡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的教学理念,采用“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流程。通过两轮的教学实验,笔者发现学生对外贸英文制单课程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对外贸行业和制单工作的直观认识得到加强,实际制单工作中的错误也不断减少,同时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证明了这一方法在ESP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但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本研究中的课程教学设计还不够成熟,很多地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期待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对“产出导向法”在ESP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真正使ESP 课程的教学达到实现英语工具性、服务性、专业性,使语言学习满足相应行业和个人需求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