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再探讨

2019-04-03覃文东

读天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积极性小组合作初中数学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要想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正确分析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所呼唤的一种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给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机会。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表达能力,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具有突出成效。下面本人谈谈自己对初中数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看法。

一、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 小组人员搭配形式单一

众所周知,为了便于课堂教学管理,为了不影响后面学生的视线,学生在教室里的座位基本上是按身高安排的,一般是个矮的学生坐在前面,让个高的学生坐在后面。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为了方便,常常把前后桌的四名学生组成一个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因此,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搭配不仅形式单一,而且各小组成员之间的认知水平、能力特长、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也难平衡,显然不够科学、合理。

(二) 分工流于形式

平时,我们在课堂上往往只看到教师布置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或讨论的问题,但很少能看到教师向各小组提出明确、细致分工的要求。使学生虽然聚在一起,却七嘴八舌,讨论无序,简单“围坐”,流于形式,问题解决不了,“参与”成了作秀,全然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真正的意义与价值,背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

(三) 忽视过程且缺乏指导

众所周知,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完善,共同提高。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少教师对学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偏差,并未作必要的巡回指导,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学生讨论漫无边际,而自己只站在讲台旁边静静地等待学生合作学习的结果。这样的“合作学习”怎么可能取得预期效果!

(四) 随意或频繁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师没有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不分主次,不分难易程度,随意地或者习惯性地把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当作课堂教学的灵丹妙药、万能钥匙,不管内容是否需要、适合,动辄就在课堂上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有的一堂课甚至安排二三次;有的教师虽设置了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却未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讨论、交流时间,不过虚晃一枪,就草草收场。

二、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 合理搭配组内成员

为了保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最好进行混合编组,即在实施合作学习中,应当尽量保证组内学生各具特色。这样,便于小组内取长补短,小组间平等竞争,协调发展。

(二) 把握时机,鼓励合作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课标要求,确定好合作学习的内容,把握好合作学习的契机。在合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积极动脑,人人参与,共同探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合作活动的积极性。

(三) 正确地指导和评价学生

1. 加强小组人员分工的指导。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活动时,要对学生的角色进行明确分工,让他们在学习中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合作学习要保证小组成员人人参与,让每位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

2. 加强方法指导。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教材,而在教学生学。”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让学生进行学法的交流,也可专题介绍好的学习方法,也可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进行学法渗透,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合作学习。

3. 正确地评价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成功会给学生带来喜悅,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合作学习后,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对求新、求异的学生大加赞赏,对于不成功的思路,也应客观分析,充分肯定其智慧的火花,保护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创新意识。特别是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他们往往更加缺乏自信,哪怕老师的一个轻视的眼神,就能熄灭他们心头的希望之火。所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该细心捕捉他们的点滴进步,适时予以鼓励、表扬,让其感觉我也能行,激发他们迎头赶上的勇气。

(四)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是不应伴随任何心理负担的。学生以学为乐的心理状态,除了自身的素质外,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环境的熏陶。课堂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质疑、比较、判断、选择及分析、综合、概括的场所,只有形成热烈和谐的氛围,学生才能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设计中要以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的兴趣为着眼点,创设各种数学情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使之产生学习的内驱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五) 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一道参与学习过程中,同学生共同质疑解疑,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帮助、指导与调控。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思想放松、思维活跃,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 结语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探究合作是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学习方式,尤其对初中学生来说,这是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的关键要素,只有在这一阶段增强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才能够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甘胜平.浅析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数学,2012(2):44.

作者简介:

覃文东,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广西岑溪市大业中学。

猜你喜欢

积极性小组合作初中数学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文评改“五步曲”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