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六味洗剂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53例临床观察

2018-12-26吕倩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

吕倩

【摘 要】: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是由于面部出现某种皮肤病变后,因长期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霜剂、软膏等引起,以面部红肿、丘疹、毛细血管扩张、灼热、痒痛为主要症状的炎症性皮肤疾病,治疗较为困难。本文选取了我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3例顽固性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临床采用加味六味洗剂,并观察疗效,研究得出:加味六味洗剂中诸药合同应用能达到临床治愈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激素依赖性皮炎;加味六味洗剂;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0-03--01

从我校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近几年来的就诊病例来看,随着激素外用制剂在临床上越来越广泛的不规范使用以及深受广大爱美女性追捧的所谓具有美白嫩肤、祛痘消斑等功效含有激素的护肤品长时间使用,导致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率也随之越来越高,现已成为皮肤科临床常见病之一[1],因此对本病的防治也愈来愈受到关注。目前西医在治疗本病上,方法比较局限,大多采用激素递减渐停疗法及口服抗组胺类药物以抗过敏治疗为主,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但是由于激素的副作用较多,从远期疗效来看,效果尚不理想,易反复发作。吾师从事皮肤科临床工作多年,临床辨证、诊治思维独特,用药配伍精妙。研究发现本病以热毒炽盛证多见,归纳总结出加味六味洗剂治疗此证,经临床验证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3例均为我校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女性患者,年龄 20~ 38岁,病程3 个月 ~ 2年。

1.2 诊断标准 [2]:①有长期外用激素制剂史:时间≥3个月;②激素反跳现象:一旦停止用药3-5天后,原面部皮肤损害症状复发或加重。③临床主要表现:颜面部皮肤表现出红色斑丘疹、疱疹、干燥、脱屑等客观症状,常伴有瘙痒、灼热、刺痛与紧绷感等主观症状, 情况严重者可见面部皮肤变薄、潮红并伴有毛细血管扩张、毛孔增大、色素沉着以及皮肤萎缩等[3]。④伴随症状:心烦恚躁,口干口渴,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同时具备以上条件者,即可诊断。

2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大黄、地榆、黄芩、黄柏、苍术、苦参、五倍子、紫草、丹皮、藏青果、生甘草各10g , 加水300ml,浸泡30min,加热水沸后文火再煎30min,后过滤去渣放凉,再将6层厚医用纱布纳入其内,待其呈完全渗透状态,用手稍稍拧干,以不滴水为宜。冷清水洗脸后,湿敷至颜面部皮肤病损处,30min后清洗,日3-5次,治疗4周。根据病情进行以下加味:丘疹明显者加连翘、金银花各15g;瘙痒明显者加白鲜皮15g、防风10g;烧灼感明显者,加生地20g、赤芍15g。治疗期间停止使用含有激素的任何制剂;忌食辛辣燥热剌激性食物,避免暴晒、冷热刺激,保持心情愉悦放松。

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皮损消退>90%,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半年内未再复发。有效:90%<皮损消退>30%,临床症状改善,半年内复发1-3次。无效:皮损消退<30%或反见增多,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或反见恶化。

4 治疗结果

治愈4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3%。

5 讨论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中医古籍中并无明确记载,它是随着激素制剂不规范应用而产生的新病种。当代医家多将其归属为“药毒”范畴。认为本病乃素体血热内蕴,外用激素类制剂[4],其中医属于辛温燥烈之品,内外毒热之邪壅滞于肌肤,使用日久则入里化热、迫血妄性,发于肌表则见红色斑丘疹,皮肤潮红、毛细血管扩张,烧灼感;热灼津液,营阴亏耗,肌肤失于濡养则见干燥、脱屑,皮肤萎缩、紧绷感;热邪伤阴,化燥生风,故见肌肤瘙痒。治疗以清热凉血、除湿解毒、祛风止痒为基本原则。方中黄柏、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苍术、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止痒;地榆、五倍子解毒收湿敛疮,凉血止痒;紫草、丹皮、大黄清热解毒、凉血活血;藏青果、甘草清热解毒;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地榆具有抗炎消肿、抗菌、抗过敏、修护受损皮肤的作用【5】,黃柏【6】与五倍子【7】具有抗炎抑菌的作用,黄芩【8】与丹皮【9】具有抗炎消菌、抗过敏作用。诸药合同应用能达到临床治愈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李霞.100例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08(13):50-51.

何黎.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治指南[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9,8(6):52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23-724

杨新伟,吴菊生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思路与经验[J].四川中医,2012,01:14-15

孙红旻,孙立立,孙敬勇,等.地榆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09,11(7):67-79

胡俊青,胡晓.黄柏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J].当代医学,2009,15(7):139-140

李秀萍,李春远,渠桂荣,等.五倍子的研究概况[J].中医药学报,2002,30(3):72-74

王雅芳,李婷,唐正海,等.中药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8):206-211

胡云飞,徐国兵.牡丹皮及其主要成分丹皮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4,18(4):589-592

猜你喜欢

中医药治疗
何氏肚脐贴外敷治疗肝硬化腹水72例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概况
中西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病研究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选择和预后分析
中药汤剂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临床观察
谭波诊治脑中风恢复期验案2则
中医药辨证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28例临床观察
关于对鼻窦炎临床诊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