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辨证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28例临床观察
2016-01-05赵玉敏胡香玉
赵玉敏 胡香玉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药辨证论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 通过中医四诊辨证分型给予口服中药治疗, 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8例中痊愈21例(75%), 好转7例(25%), 无效0例, 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 疗效显著, 临床可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多发性抽动症;中医药治疗;辨证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2.117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 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1]。以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伴喉部异常发声及猥秽语言为特征的综合症候群。近年来因其发病率有明显增多趋势, 而引起越来越多人重视。它大多起于儿童时期, 90%患儿10岁前起病, 病程持续时间长, 男孩发病率较女孩高约3倍, 其发病无明显季节性[2, 3]多发性抽动症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 目前认为与遗传、先天禀赋不足、产伤、窒息、感受外邪、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多发性抽动症属中医“慢惊风”、“痉病”等范畴。西医治疗该病首选氟哌啶醇, 但因可产生嗜睡、乏力、心动过速、锥体外系反应等不良反应, 治疗不能持久。作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多发性抽动症28例,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2014年收治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28例, 男20例, 女8例, 年龄最大10岁, 最小4岁;病程最长2.5年, 最短1年;肝风内动型5例, 痰火扰神型15例, 脾虚肝亢型6例, 阴虚风动型2例 。诊断标准参照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关于多发性抽动症的诊断标准。
1. 2 辨证论治
1. 2. 1 肝风内动 摇头、耸肩、皱眉、眨眼、噘嘴、踢腿、喊叫等不自主动作, 伴有烦躁易怒、头晕头痛或胁下胀满、面红目赤、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或白、脉弦有力。治法:清肝泻火、息风止动。方药:泻青丸加减。基本方:龙胆草、黄芩、栀子、当归、柴胡、大黄、赤芍、菊花、钩藤。
1. 2. 2 痰火扰神 起病急, 头面、躯干、四肢不同部位的肌肉抽动、甚则骂人、喉中痰鸣、烦躁口渴、睡卧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法:清火涤痰、息风止动。方药:礞石滚痰丸加减。基本方:青礞石、黄芩、菖蒲、天竺黄、郁金、陈皮、半夏、僵蚕、钩藤。
1. 2. 3 脾虚肝亢 肌肉抽动无力、时发时止、时轻时重、精神倦怠、面色萎黄、胸闷气短、叹息胁胀、食欲减退、嗜卧露睛、形瘦性急、喉中时有吭吭作响、声低力弱、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脉沉无力。治法:健脾化痰、平肝息风。 方药:白术芍药散合逍遥散加减。基本方:党参、白术、生白芍、陈皮、防风、当归、茯神、天麻、僵蚕、焦三仙。
1. 2. 4 阴虚风动 形体消瘦、精神疲惫、五心烦热、挤眉眨眼、耸肩摇头、形体震颤、头晕眼花、口渴唇红、时有喉中吭吭作响、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水涵木、息风止动。方药:大定风珠加减。基本方:生白芍、生地黄、龟板、鳖甲、五味子、麦冬、火麻仁、当归、生鸡子黄、甘草。
以上均1剂/d, 水煎2次, 共取汁150 ml, 分3次饭后1 h服。治疗期间给予患儿合理教养, 心理疏导。给予患儿鼓励和安慰, 教家长在精神上不要施加压力, 不责骂、不体罚, 保证清淡饮食, 不进食兴奋性刺激性饮料, 保证规律生活, 注意休息, 不看紧张、刺激惊险的影视节目等。
1. 3 疗效判定标准[4] 痊愈:连续服药2个月症状消失, 6个月内未再复发。好转:连续服药2个月症状大部分或部分消失。无效:连续服药2个月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2 结果
28例治疗后, 痊愈21例, 占75% ; 好转7例, 占25%;无效0例, 总有效率为100%。其中痰火扰神型痊愈13例, 好转2例;脾虚肝亢型痊愈5例, 好转1例;肝风内动型痊愈3例, 好转2例;阴虚风动型好转2例。
3 讨论
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外显率表现度变异的神经精神疾病[5], 属中医“慢惊风”范畴, 其病因复杂。内因多为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 尤以脾胃虚弱常见。外因多与产伤、窒息、外感六淫、情志失调、五志过极有关。其病机复杂, 有虚有实, 以实证及虚实夹杂多见, 与风、气、痰、火密切相关[6, 7]。其病位在五脏, 主要在肝脾。“调理肝脾、息风止动”为治疗多发性抽动症主要方法, 且疗效显著。中医认为小儿“肝常有余, 脾常不足”, 小儿肝常有余, 易被六淫所感, 导致木失调达, 情志所伤, 郁结不舒, 化火生风而见摇动、耸肩、眨眼等抽动之象。小儿脾常不足, 若过食肥甘厚味, 损伤脾胃, 中焦水谷不化, 反生湿热、痰浊, 痰热互结, 阻于气道, 气机不利, 郁而化火, 火属阳, 阳主动, 气机动乱, 故肌肉抽动, 痰浊阻于气道, 蒙蔽清窍, 喉间痰声辘辘, 呼叫, 秽语不止。本文研究结果, 28例中痊愈21例(75%), 好转7例(25%), 无效0例, 总有效率为100%。
综上所述,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 疗效显著, 临床可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辉.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湖北中医杂志, 2013, 35(5):48.
[2] 隆红艳, 严如华, 张骠. 静安口服液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模型大鼠脑及血浆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0, 17(4):304-305.
[3] 刘波. 张天文从肝论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8):11-12.
[4] 成云水, 李爱武, 朱淑然, 等. 应用“厚土载木”之法治疗小儿抽动症举隅. 新中医, 2012(5):181-182.
[5] 王敏, 刘蓉, 陈佳, 等. 儿童抽动症的病因分析. 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6):42-43.
[6] 徐巧, 朱永琴, 王艳.试从“治未病”探讨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防治. 内蒙古中医药, 2012(4):131-132.
[7] 隆红艳, 张骠. 从“脑髓神机失调”角度认识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关键病机. 辽宁中医杂志, 2012(1):73-75.
[收稿日期:20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