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内营养治疗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2018-12-26伍山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治疗效果

伍山

【摘 要】目的 探究肠内营养治疗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接收的86例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指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治疗,有效缓解患者住院期间各项不良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经济压力,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enteral nutritio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ancreatitis. Methods Eighty-six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3 to August 201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43 case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arenteral nutrition, an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nteral nutrit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levels of hemoglobin and album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hospitalization index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Group (p<0.05). Conclusion Enteral nutritio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pancreatitis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various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reduce the economic pressure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Keywords severe pancreatitis; enteral nutrition; therapeutic effect

【中圖分类号】R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0-03--01

重症胰腺主要致病原因包括胆道疾病、酗酒和暴饮暴食。往往病情险恶,易出现并发症,且病死率近几年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在急性胰腺炎中占据约10%-20%,多数患者在疾病早期死亡[1],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由于重症胰腺炎在疾病早期呈现高代谢、高分解状态,患者早期临床往往表现为营养不良,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就极为重要[2]。本研究主要探究肠内营养治疗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现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接收的8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7.23±3.04)岁,病因:胆源性20例,酗酒12例,暴饮暴食7例,其他不明原因4例。观察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7.93±3.44)岁,病因:胆源性18例,酗酒9例,暴饮暴食13例,其他不明原因3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具体包括液体复苏、肠胃减压、抗感染处理、禁食,给予患者生长抑制素抑制胰腺酶活性,,维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平衡,控制患者炎症发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治疗:保证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病情相对稳定,且已经适应常规治疗措施。通过营养液注射泵经鼻空肠营养管,向患者持续注入百普力(),最初注射剂量为25mL/h,在持续注射24小时之后逐渐加量,若患者在此过程中并未出现不适反应,可以继续实施肠外治疗,配比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肠外营养液,通过周围静脉或者中心静脉插管途径实施注射。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2)两组患者腹痛、腹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其进行观察记录。在纸上面划一条10 cm的横线,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3)两组患者通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并发症主要包括消化道出血、感染、静脉导管异常、二重感染、高血糖、肝功能损害、腹腔脓肿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对以上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加减标准差(x±s),采用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计量资料用频数(n)或者率(%)表示,采用x2检验,检验标准: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

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接近,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腹痛、腹压

观察组患者腹痛、腹压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具体为通气时间7.54±3.20天、肠功能恢复时间11.62±5.52小时、住院时间14.25±6.47天、住院费用2.98±1.30万元,对照组患者预后情况为通气时间11.78±4.36天、肠功能恢复时间17.86±6.24小时、住院时间20.04±6.12天、住院费用5.14±1.52万元,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5.141、4.911、4.263、7.082,p=0.000、0.000、0.000、0.000)。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为消化道出血1(2.33)例、感染2(4.65)例、靜脉导管异常0(0.00)例、二重感染1(2.33)例、高血糖2(4.65)例、肝功能损害0(0.00)例、腹腔脓肿1(2.3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16.2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为消化道出血3(6.98)例、感染4(9.30)例、静脉导管异常1(2.33)例、二重感染3(6.98)例、高血糖4(9.30)例、肝功能损害2(4.65)例、腹腔脓肿3(6.9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46.5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124,p=0.003)

3 讨论

重症胰腺炎往往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存在较多并发症,且近几年来病死人数逐渐增多。目前还未完全确定病因,但临床多认为与胆管内胆结石疾病、过度饮酒密切相关,是一种常见重型疾病。重症胰腺炎病死率最初常年稳定在80%,经过专家学者的不断深入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下降到30%-50%,近几年来约降至15%左右[3]。

在传统医学看来,需要采取长时间禁食措施[4],减少重症胰腺炎患者胰腺的分泌。保障胰腺器脏得到充分的休息。这就直接导致了胃肠道黏膜缺少缺少营养和食物的刺激,消化道黏膜功能逐渐退化,消化液分泌减少,进而大量细菌内毒素物质通过门脉系统、淋巴系统进入人体机能循环中,引发肠源性感染,患者易出现全身性炎症反应,并发症增多,严重者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据相关研究表明,在患者重症胰腺炎病发两小时内,身体机能就会出现肠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现象,而一旦肠胃黏膜屏障被破坏,大量细菌和内毒素就会发生移位,直接导致患者出现继发性感染。此外,重症胰腺炎病发时,患者一般都会处于高分解高代谢状态,使得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免疫系统功能退化,患者感染风险增加。

在本文研究中,我们给予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肠外营养治疗,结果显示,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接近,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腹压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通气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2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6.5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根据大量临床经验分析,这并不仅仅是由于两组患者营养治疗方式不同,观察组患者在发病2-3天内给予肠内营养治疗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尚未对治疗时机确定统一意见。但是近年来,学者们发现及时采取肠内营养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身体多器脏技能衰退几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加速促进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正常水准,降低感染率,减少患者全身多器脏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且注意把握患者肠内营养给予时间,最大程度上降低病死率,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李彩霞, 刘建波. 肠内营养治疗在ICU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33):6574-6574.

廖达林, 王丽青, 张伟.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J]. 齐鲁医学杂志, 2014, 15(4):323-325.

汪华学, 吴强, 刘牧林,等.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回顾性研究[J].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4, 19(3):228-231.

尹松琼.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1):131-133.

猜你喜欢

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治疗效果
细胞因子等的变化以及OFR在SAP肝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改善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营养状态的效果研究
舒适护理在重症胰腺炎胃肠减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早期应用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胰腺炎临床观察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循证护理在严重烧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