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骨双45°斜轴位DR摄片在跟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2018-07-05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摄片轴位诊断率

关 牛 仔

(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放疗科 江门 529100)

跟骨骨折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是跗骨骨折最常见的骨折[3]。骨折原因多由患者从高处摔落,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冲击导致的。临床并发症较多,最常见的为:形成张力性水疱、筋膜室综合征、跟骨骨刺、骨折畸形愈合、关节炎等。跟骨骨折分类较多,采用DR摄影诊断方法,能够准确显示出足部细微处骨折情况,减少漏诊情况。本文研究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月诊治的58例高度怀疑跟骨骨折患者,比较患者采用不同诊断方法的准确率,总结出采用双45°斜轴位DR摄片准确率更高的结论,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月期间诊治的高度怀疑跟骨骨折患者58例,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2~48岁,患者均为外伤后进行摄片。病例纳入标准:患者皆为高处坠落损伤或者交通事故受伤;患者皆知晓且同意参加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法,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其中:观察组29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36.4±2.1)岁;参照组29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37.2±3.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没有太大差异,能够进行比较(P>0.05)。

1.2 操作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跟骨侧位+轴位X线投照检查。

观察组患者采用飞利浦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检查。将电压设置为55kV,焦片距设置为50cm,拍双侧45°斜轴位片,双45°斜轴位片为球管向头侧倾斜45°,从足跟部向头侧摄入,跟骨投影于焦片中心,足尖分别向内侧以及外侧倾斜45°(临床上对角度进行调节,以显示出最佳位置的成像),检查跟骨结节内外侧突缘及跟骨载距突部位的骨折情况。

所有患者检查后均进行复查或者CT检查。

1.3 观察内容

观察两组患者跟骨骨折临床检查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比较两组患者跟骨前端骨折、跟骨结节水平骨折、跟骨截距突骨折、接近跟距关节的骨折的显示情况。

1.4 统计学内容

2 结果

观察组29例高度怀疑跟骨骨折的外伤患者经复查后,证实为跟骨骨折的患者27例,双45°斜轴位DR摄片诊断出跟骨骨折患者23例,观察组的诊断率为85.19%。

参照组29例高度怀疑跟骨骨折的外伤患者经复查后,确诊为跟骨骨折的患者28例,跟骨侧位+轴位X线投照检查出跟骨骨折患者14例,参照组的诊断率为50.00%。

观察组的诊断率优于参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跟骨骨折诊断结果表

分组观察组复查诊断率参照组复查诊断率跟骨前端骨折4580%5683.3%跟骨结节水平骨折6875%3837.5%跟骨截距突骨折101190.91%51145.45%接近跟距关节骨折33100%1333.33%总计232785.19%142850.00%

3 结论

3.1 跟骨骨折的发病机制

参考秦广东等[2]综合国内外报道发现,跟骨骨折的形成机制主要有以下2个原因:(1)剪切力作用机制,患者在摔落时,足跟在落地时候呈现出不规则的姿势(内翻或外翻位),使得跟骨瞬间受到较大的剪切力,发生骨折现象;(2)垂直压缩力导致骨折。患者从高处坠落脚部着地时,由于自身受到的下降重力和地面给予的反冲力,在跟骨形成垂直压缩力,会引发跟骨关节部位的骨折。

3.2 跟骨摄片方法

跟骨骨折后会导致急性间隔综合征[5],若不进行紧急救助或处理,会增加后期进行治疗的时间,增加患者遭受痛苦的时间,恢复周期延长。跟骨前部是力学薄弱点,轻微碰撞就有可能造成跟骨前突骨折,骨折类型多发为跟骨截距突、跟骨结节纵行或水平骨折。本文观察组采用的双45°斜轴位片能够清楚显示出跟骨、跟骨结节处的骨折情况,同时能够将后关节面全部显示,相较于只显示后关节面中前部的常规摄片更有优势,提高了跟骨骨折的诊断率。

3.3 DR跟骨摄片诊断价值

由于跟骨及跟骨周围组成结构较多,软组织覆盖质量比较差,而且骨折后遗症比较多,在很长时间内患者都无法恢复正常的行动。采用先进的跟骨摄片技术,能够及时诊断出跟骨骨折后足部骨骼形态改变的情况,能够帮助医生为患者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准确参考。跟骨部位的构成特点说明结节内侧突相比外侧突更容易发生骨折,而跟骨侧位+轴位X线投照检查极易漏诊。

本文研究中,观察组的总体诊断率为88.89%,优于参照组的48.28%(P<0.05)。在详细分类上,跟骨前端骨折两组患者诊断率没有太大差异,说明跟骨前端骨折诊断水平整体较高;参照组患者在跟骨结节水平骨折、跟骨截距突骨折诊断率不到50%,漏诊率较高;观察组在接近跟距关节骨折上诊断率为100%,相较于参照组的20%,说明45°斜轴摄片在接近跟距关节骨折上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P<0.05)。

综上,跟骨骨折采用双45°斜轴位DR摄片,相较于常规跟骨侧轴位摄片能够明显提高骨折显示率,在临床上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1 马俊石,席永昌.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跟骨骨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医药指南,2015,18:156~157.

2 秦广东.胸部摄片与闭路电视下透视相结合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价值探讨与研究.健康必读旬刊,2013,3:35.

3 李志忠,林瑜娜,连降霞.MSCT薄层轴位加冠状位扫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2014.

4 陈渊明,许燕塔,吴少杰.DR跟骨俯卧轴位投照对跟骨骨折临床诊断的价值分析.中外医疗,2015,13:180~181.

5 杨学方,郭静.MSCT轴位扫描结合冠状面MPR与矢状面MPR图像在诊断胸部骨折患者中应用.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1):127~128.

6 付建军,祝儒华,陈园园.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初步评定及研究.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74):44~45.

猜你喜欢

摄片轴位诊断率
保乳手术切缘评估及术中乳腺X线摄片的临床应用
利用OPD scan Ⅲ与传统裂隙灯法评估Toric IOL轴位的对比研究
X 线CT联合检查对非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
屈光不正误诊为弱视49例视光学因素影响
MRI诊断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意义
浅析DR摄片应用于大批量胸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价值
桡骨头细微骨折行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的诊断价值比较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DR跟骨俯卧轴位投照对跟骨骨折临床诊断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