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艺曲种的表演特点

2018-04-02陈欣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天津300040

丝路艺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曲种渔鼓弹词

陈欣(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天津 300040)

1 引言

曲艺鼓曲艺术表演和曲艺语言表演是曲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三分唱七分诵”也是行业中流传已久的经验,这句话也形象地表现出了曲艺语言表演与曲艺鼓曲艺术的表演是不可分的。所以,对曲艺曲种语言表演的特点及曲艺鼓曲艺术的表演及伴奏形式进行研究与分析对于大家了解艺术门类,提高艺术修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曲艺语言表演的特点

(1)评书评话类

苏州、扬州、湖北、福州等地的评话以及评书都属于评话类曲艺曲种。只说不唱是评书的特点。台上的演员重要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向观众展现表演内容。评语评论指的就是评书中的“评”字。“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名言”,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评书如此评论。语言丰富、表演细腻也是评书类曲艺语言表演的特点。

老书新说、旧书新评也是近年来流行的评书形式。鞍山市曲艺团的著名评书演员刘兰芳演绎的《岳飞传》就是进你哪来老少咸宜的评书作品。在刘兰芳演绎的《岳飞传》中,对民族英雄月份进行了真挚的歌颂,同时对奸臣秦桧的罪行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刘兰芳老师真挚做到一名演员、一把扇子、一块醒木,做到了“全凭一张口,满台风雷吼”的演出效果。

(2)相声类

独角戏、相声、四川相书、答嘴鼓等都是相声主要的曲艺种类。民间笑话是相声的前身。笑话本身就具有滑稽、风趣、轻松、活泼的特点,而相声对笑话本身进行优化创造以诙谐幽默的语言以及轻松活跃的表演形式将表演内容传递给观众。在相声表演过程中,群众的知识得到了丰富,并且也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的大家的文化娱乐需求。可见,通俗易懂、明快动听是相声的曲艺语言特点。由一个人完成的单口相声和两个人分别扮演逗哏和捧哏的对口相声是最常见的相声表演形式。目前三人或以上的群口相声已经很少有人进行表演。四川相书、南方的独角戏也都属于相声类曲艺曲种的一部分。

侯宝林是我国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他对提高相声艺术水平、促进相声表演形式改革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三十年代,侯宝林老先生曾向朱阔泉、绪德贵等老一辈相声表演艺术家学习相声技艺,并于1939年在北京首次登台表演相声。通过四十多年的练习与表演,侯宝林老先生在相声说学逗唱四大基本功上博取百家之长,并善于学习融合京剧和其他地方戏曲,从而提高了相声这种特殊的曲艺艺术的格调。《关公战秦琼》、《戏剧杂谈》、《改行》等耳熟能详的相声作品都是侯宝林老先生的作品。

相声中需要伴奏的部分主要是“说学逗唱”中的“唱”。这个“唱”字经常被人民误认为是唱戏、唱歌。但实际上这个“唱”字指的是唱“太平歌词”。相声演员在节目开场之前都会招揽观众,期间就会表演太平歌词。演员在演唱时,会将两片叫为“手玉子”的竹板加在右手上,通过手指手腕的运动,发出相应的敲击声音并作为伴奏。

北京方言是太平歌词的演唱语言,表演者通过手持玉子,控制节奏在“一语一打”、“一语双打”、“流水板”等形式转换。相应的曲段要做到一韵到底,开头加以甩腔的唱法,并将俏口、拖腔、流水板等唱法添加其中。

(3)快板类

快板书、锣鼓书、山东快书、数年宝来、萍乡春锣、任丘竹板书等都是快板类曲种的组成部分。快板是由一到两个演员进行韵诵,并配以快板进行打击伴奏的曲艺形式。竹板、铜板、节子板都可以作为快板为演出进行伴奏。原本的快板没有故事情节,仅仅是单纯叙事,并伴以节奏较快的赶板垛字。快板一般篇幅较长,但能做到一韵到底。快板在发展的过程中,增添了很多的故事情节,也丰富了人物形象,逐渐形成了目前的快板书。

竹快板书是山东快书的原型。武松的故事是这种艺术形式初始阶段的主要表演内容。《高元钧山东快书选》在1982年出版,这部四十万张的作品反映了高元钧这位承前启后的快板大师在快书发展、普及、改革、创新、提升等方面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介绍了很多经典的快书节目及内容。

3 鼓曲艺术类曲艺表演特点

音乐性较强是鼓曲艺术类曲艺曲种的主要特点。绝大部分的曲种多属于鼓曲艺术类。通过简单的归纳,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种类:

(1)弹词

我国南方盛行弹词。弹词一般是双人弹唱,这种又说又唱的形式叫做双挡,其中一人弹琵琶,一人弹三弦。当然也有自弹自唱的表演形式。弹词又分为扬州弹词和苏州弹词,但两者的演出形式完全相同,都讲究“说噱弹唱”。“开篇”就是开书前所唱的“书帽儿”。目前主要的苏州弹词的流派有蒋月泉的蒋调、徐丽仙的丽调、朱雪琴的琴调、杨振雄的杨调、侯莉君的候调等丰富多彩的流派。

以苏州评弹为例,“说、噱、弹、唱”是苏州评弹的四大组成部分。琵琶是评弹诞生之初的伴奏乐器,三弦是后期加入的伴奏乐器。在苏州评弹鼎盛时期,三弦和琵琶同时使用并且也作为重要的伴奏乐器沿用至今。造型优雅、音量大、音域广是琵琶的特征,并且琵琶具有优美动听的音色。相对三弦来讲,琵琶具有更为复杂的演奏技巧。

在弹词和唱腔基础上,苏州评弹的伴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体系。弹屏流派总多,唱腔纷呈,不同的流派其伴奏音乐也具有相应的特色。从艺术形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其伴奏可以渲染气氛、烘托剧情,具有强大的功能性。“过门音乐”和“拖腔音乐”是两种主要的唱段音乐。

过门音乐见伴奏与唱腔融合到一起,这是一种伴奏与唱腔平行的音乐关系。这种关系也让苏州弹词具有了更为独特的韵味。“书调”是苏州评弹中最基本的唱腔。上下两句腔句对称是“书调”的组成特点。第二字和第四字发生唱腔的句型变化并作为句逗,后续几个字在弹奏过门后唱出。所以,前奏、间奏、尾奏是苏州评弹过门音乐的组成部分。其中,在苏州弹词中间奏出现的频率最高,也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与间奏相同,前奏也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灵活性、伸缩性都是苏州评弹的前奏音乐所具备的特点。前奏是引导唱腔出现的桥梁,也是唱腔开始前的伴奏。前奏有衔接说与唱的作用。前奏旋律的长短。快慢等都会起到调节唱腔情绪的作用。

拖腔音乐中的“托”指伴奏,“腔”则代表唱腔。实际上,拖腔音乐实际上是以唱腔为主伴奏为辅的伴奏模式,所以伴奏的功能要小于唱腔。拖腔音乐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伴奏模式:

合二为一的伴奏模式:唱起伴奏停、唱停伴奏起誓主要的伴奏手法。在自弹自唱时经常采用这种手法进行伴奏。唱腔结束时,伴奏迅速进入表演。

平行式伴奏模式:在伴奏和唱腔的声部旋律基本上相同时采用,且两者呈平行的关系。在突出唱腔同时不需要伴奏特别渲染气氛的情况下使用。

支声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唱腔为伴奏声部的基础。

伴奏在苏州弹词整个演出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其伴奏本身就处于积极的状态,并对唱腔甲乙恰当的补充衬托。同时在不同伴奏的配合下苏州评弹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唱腔流派,形成了同中有异的曲艺环境。

(2)大鼓

东北、华北等地区十分流行大鼓这种曲艺形式。一般三弦作为伴奏,表演者大鼓演唱。也有仅大鼓演唱不用其他乐器进行伴奏的表演形式存在。大鼓盛行于清末,并产生于黄河流域。其前身是当地民歌小调,这些民歌小调通过不断的发展形成了如今的大鼓。犁铧大鼓是北方大鼓最早的一种形式,鲁北农村中人民在生产劳动中传唱民歌的曲调唱腔是大鼓的唱腔基础。所以大鼓这种曲艺形式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

农民的秧歌戏是大鼓伴奏的旋律来源,通过敲着大鼓的方式农民来引歌、送歌。农民们参照道士和尚所用的小扁鼓,将原来硕大的秧歌鼓改造为如今的小鼓。《隋唐演义》、《三国演义》等都是从前常用的鼓词,这些都属于大部头书的范畴,所以大部头的鼓词又被大家成为“大鼓书”,并简化为大鼓。

在大鼓发展之初,表演者通过打鼓形成的音乐来招揽观众,并将观众聚集在舞台之前,“打鼓说书”这一说法应运而生,后来这种说法被讹传为“大鼓书”。由此可见,无论是那种解释说法,我们都可以看出大鼓是一种从民间土生土长起来的艺术形式。目前来说,我国有二十余种大鼓流派,而这些流派多用地名表示,如东北大鼓、京韵大鼓、京东大鼓等等。同时也可以按乐器对其进行分类,例如梅花大鼓、铁片大鼓、四川清音等等。

(3)渔鼓

简板和渔鼓作为伴奏乐器的曲艺表演形式叫做渔鼓。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是其表演的特征。当然还有只唱不说的表演形式。表演者在表演的同时,用右手手指敲击渔鼓为其表演伴奏。渔鼓由八节竹筒制成。其顶端鼓面油猪护心皮或羊皮制成。道家出世思想是传统的渔鼓节目所宣扬的主体思想,所以渔鼓又被称作是“唱道情的”。渔鼓这种曲艺形式独唱居多,当然也有对唱的。在两湖两广、江西、四川等地都有渔鼓这种艺术形式的存在。在华北地区的河南所流行的河南坠子,也是通过河南民歌与渔鼓相融合后,增加坠琴伴奏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演奏渔鼓时,表演者左手将渔鼓竖抱,右手拍击鼓面。其具体的指法有击、、抹、弹。渔鼓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唱词结构严谨也是其特征之一。渔鼓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且语言活泼、唱词通俗易懂。部分地区的渔鼓演奏还会加入云板、月琴等乐器进行伴奏。

(4)牌子曲

牌子曲是一种采集其他曲牌或民间小调,并将其连缀起来表演演唱的艺术表演形式。这种曲艺形式在曲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了曲头和曲尾。并会将许多曲牌加在曲体中间。不同的曲牌有相应的填词规格,所以创作过程中需要按照这些规格进行填词。单弦这种说法在京津两地所指也是牌子曲。根据地域进行分类,甘肃兰州鼓子、山东八角鼓、河南大调曲子、上海说唱等都是牌子曲在不同地域的表现形式。牌子曲的音乐性较强,并擅长叙事抒情。

(5)琴书

扬琴为琴书表演的伴奏乐器,这也是其得名的原因。扬琴是由波斯国传入我国,在我国已经由四百年的发展历史。而琴书更是利用扬琴这种“西洋乐器”而形成的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琴书表演过程中,一般是一人拉坠琴、一人打扬琴,两人共同演唱伴奏完成表演。伴奏乐器也有采用软弓子小胡琴和古筝相伴的,也有三弦代替古筝进行伴奏的。各地的琴书其表演方式也大同小异。同牌子曲相同,琴书也可以按照地域划分,例如四川扬琴、山东琴书、北京琴书、徐州琴书等。

(6)杂曲

劳动号子、民间小调、货声等民间曲艺形式糅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目前的杂曲。天津时调、四川盘子、湖北小曲等都是享誉国内的杂曲形式。工鼓锣、大广弦、小热昏等都是耳熟能详的杂曲类型。另外,近些年来,很多音乐创作者在杂曲演唱也进行了相应的创新和加工,杂曲的曲调变得更加优美动听。甚至很多地区也把某些经典的杂曲曲目引入了音乐的范畴,并加以宣传推广。

(7)走唱

顾名思义,走唱是一种边跳舞边唱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具有较强的动作性和音乐性。二人转就是走唱曲艺形式十分典型的一种。一般来说,二人转由一男一女搭配表演,并由男表演者扮演丑角,女表演者扮演旦角,在化妆后,表演者在台上通过演唱等方式叙述故事,并扮演角色,扇子、手绢是其常用的表演道具。农民的“庄家耍”是二人转的雏形。女表演者擦粉带花并带包头,或者拿扇子手绢穿花衣服,男表演者一般手持霸王鞭。两人在平地上边舞蹈边唱歌。

二人转的唱腔种类十分丰富,从“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这句俗语就深有体现。其曲牌种类共有三百多支,我们常见的曲牌就有五十支以上。其结构主要为曲牌连缀体。其中包括红柳子、三节板、文武嗨嗨、大悲调等。

类似走唱表演形式的还有“拉场戏”、“单出头”等,湖北三棒鼓与二人转都属于这类曲艺的典型形式。

4 少数民族特点

强烈的群众性和地方色彩是少数民族曲艺音乐伴奏所具有的鲜明特征。民族性和群众性在少数民族曲种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本民族的历史故事是少数民族曲种表演的主要内容。所以,其唱词大多数为史诗形式存在。旋律节奏鲜明平稳,唱腔具有很强的吟诵性,其主体风格恢弘雄浑、色彩凝重、返璞归真。其演唱形式常常是舞蹈、演唱、伴奏相结合的方式。伴奏乐器也丰富多样,多为民族本身特有乐器。

5 总结

综上,本文对不同曲种曲艺的特点以及其伴奏形式进行了相近的介绍与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曲艺音乐唱腔和伴奏部分的特征与区别。有点曲艺形式又说又唱、有点以唱为主以说为辅。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组成了我国目前欣欣向荣的曲艺发展环境。并在我国悠久的音乐发展历史长河中,曲艺曲种的诞生以及演变也促进了民族、地域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我们不仅体会到音乐艺术带来的乐趣,也丰富了我们的见识,提升了我们的涵养。相信通过我国曲艺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以及我国国民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曲艺曲种的发展一定能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曲种渔鼓弹词
洪泽湖渔鼓:漂浮在水上的民俗文化
非遗长沙弹词传承现状、困境及对策的实证研究
地方保护经验对零陵渔鼓保护和传承的启示
国内渔鼓分布情况探析
民国时期通俗小说的弹词改编
双簧
民国时期弹词的电台传播
浅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曲艺传承与保护
少数民族曲艺是各民族精神与文化的艺术展现
“渔鼓”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