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小说《荷花淀》的诗意美
2018-03-26陈宁宁
陈宁宁
[摘要]《荷花淀》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小说虽然描写的是抗日战争的故事,但作者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着重表现了水生和几位青年妇女爱家爱国的真挚情感。小说中蕴含的人情美、人性美以及景物描写十分富有诗意,充分体现了孙犁对作品诗意的执意追求。
[关键词]孙犁;荷花淀;人性美;诗意美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4003101
《荷花淀》(沪教版高三上册)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这篇小说写于1945年春天,作为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课文,一直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因为这篇小说描写的白洋淀景色清新自然,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阅读此文,似乎看到了波光荡漾、无边无际的白洋淀,似乎闻到了荷花荷叶散发出的清香。孙犁通过对水生和几位青年妇女生活故事及抗日故事的描写,让我们感到,在抗日战争年代,积极抗日的不只是那些刚强坚毅的男子,还有那些看似柔弱的女性。小说描写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积极顽强抗日的故事感人至深,纯美高尚的感情抒写与清新自然的环境描写有机结合在一起,让我们在阅读时深深感到这是一篇别样的小说,是一首至真至纯的诗歌。
一、小说中蕴含的人情美、人性美颇富诗意
孙犁擅长描写女性,他用细腻的笔触揭示出了许多女性的内在美。在《荷花淀》这篇小说中,他对水生嫂等女性作了形象的描写。水生嫂听说丈夫明天就要去大部队时,他写道“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这一描写十分真实、细致。水生嫂听说丈夫要去大部队,与其说她“手指震动”不如说是“心灵震动”,丈夫去大部队打仗,这毕竟是有生命危险的,水生嫂有如此反应,表现了她对丈夫的挚爱和担心。当水生嫂听到水生说不能叫汉奸活捉的时候,她流出眼泪并答应了丈夫,既表现了她的温柔细腻,又表现了她的坚强勇敢。几个青年妇女共同去探望丈夫,他们“藕断丝连”,表现了他们浓浓的夫妻之情,青年妇女的活泼乐观让我们感受到抗日战区人民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她们探夫回来后,学会了射击,在战斗中配合子弟兵作战,她们的感情得以升华,由愛家到爱国,给人们一分感动、一分鼓舞、一分力量。
水生也是孙犁在《荷花淀》中着墨较多的人物形象,水生出场时,作者首先对他作了简要的描写和交代,表现了水生的朴实和积极上进。然后写他第一个报名参军,可以看出他踊跃参加抗日战争;写他告诉妻子照顾好家人,可以看出他对亲人的关爱和眷恋;写他告诉妻子不要让敌人活捉,可以看出他的坚定和坚强。通过这些描写,一个积极抗战、勇敢坚强的战士形象初步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正是千千万万像水生这样的战士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抗日力量,才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小说刻画水生主要通过一些生活场景的描写来揭示他的性格和美好的内心世界,十分富有诗意。
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水生、水生嫂等纯朴善良、乐观勇敢的人物形象,为我们了解当时抗日战区军民的美好心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提供了鲜活的材料。他们胸怀大局,爱家更爱国的高尚情怀,感染着一代又一代读者,他们的精神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精神源泉。
孙犁的创作善于表现真善美, 这一特点在《荷花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把抗日战区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充分表现出来,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作者对这种情感的表现,是在温文典雅的叙述和描写中进行的,让我们感到这篇小说又像一首纯美的诗。
二、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孙犁在《荷花淀》中,对月光、薄雾、荷花等的描写都充满了诗意。在小说开头的三个自然段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几幅动人的画面“月亮升起”“女人编席”“银白世界”“透明薄雾”,都是十分自然、十分秀丽的画面。作者写女人编席“像坐在洁白的雪地上,又像坐在洁白的云彩上”,把描写的景物的美和女人的美有机结合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美的极致。几个女人去探望丈夫时,作者写船两边的水声是“哗,哗,哗”,表现了几个妇女比较轻松愉悦的心情;而当妇女们遇到敌人时,作者写船边的水声是“哗哗,哗哗哗”,这就有力地渲染了妇女们遇到敌人时的紧张气氛。仅仅对一个“哗”字的不同组合,就表现了不同的氛围、不同的心情,可以看出作者对景物描写匠心独运,让我们体会到描写景物的音乐美和节奏美。作者写妇女们探夫遇敌时,对荷花淀景物还作了这样的描写:“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里的描写寓意深刻,暗示了白洋淀区的优秀儿女时时坚守着美丽的白洋淀,决不容许敌人侵占,同时,预示着一场伏击战的来临,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作者写她们的小船窜进荷花淀时,几只野鸭“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烘托出当时的紧张气氛。
《荷花淀》所描写的景美、水美,确实是一种美的极致。今天我们阅读《荷花淀》,仍然可以感受白洋淀的灵性和诗意,正因为白洋淀的这种美,才进一步激发了那里的英雄儿女誓死保卫她的决心和信心。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