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民的写作思辨的精神

2018-03-26付红侠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2期

付红侠

[摘要]当新材料作文题型逐渐僵化,作文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写作能力而注重应试技巧的时候,任务驱动型作文应运而生并成为近两年语文教学界一个热门的话题,由于各方的认识和观点不一致,广大师生对这一新题型普遍感到迷茫,不知如何应对。本报告将从任务驱动型作文背景下的课题提出、指导思想和学生议论能力提升策略三方面对这一问题加以阐述,以期对师生备考、增强公民表达所应该具有的责任意识做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作文;公民写作;思辨精神;议论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4000602

一、课题的提出

1.课程标准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阐释表达交流板块时提出“学生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可见高中阶段的写作尤其倡导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而议论文写作是最能检验高中生语文素养、思维品质的一种文体。

2.高考大方向的引导和作文新题型的出现

2015年全国课标卷高考作文题出现材料加任务指令的变化,随后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率先提出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概念。如今它已成为高考作文的主要呈现形式,而这种作文和以往作文最大的不同就是强调考生真实的论说能力,加上高考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而高校的学习更需要理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纵观近两年的高考作文题更加重视事理分析,重视高中生对社会现象、热点事件的理性分析能力。可见,高考作文的导向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学生议论说理的水平高低决定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成败。

3.写作教学的现状和高中生的学情

从学生平时的习作和高考作文成绩来看,高中生的议论文写得并不尽如人意,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极重视形象思维,而轻视理性思维。新题型的出现更使教和学都陷入困境,亟待转变思想,改变思路。

4.教师和学生各自发展的需要

从教师的角度看,教育课程的每一次变革都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解决新出现的问题,任务驱动型作文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看似没有要求,实质更关注学生思维的深度和表达的清晰,所以教师要解决学生如何“评议”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看,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有独立思考精神和辨别能力,因此高中生应通过阅读写作提高“议”的能力,促进自身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学科思想被称为“学科教育的精髓和灵魂”,学科教师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思想,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素养。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既要强调任务驱动背景下思想观念、知识理论的引导,又要重视写作技巧的传授。

语文素养的提升关键在于思维品质的提升,积极探寻写作思维训练的有效策略,对提升作文思路的逻辑性、作文意旨的思辨性有重要作用。因此,本课题强调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思辨能力的养成。

互联网时代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使每个普通个体拥有了强大的话语权,几乎每一个热点事件都可以经由媒体迅速传播,引起公众的评说、议论、争辩。高中生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逐步成熟的关键时期,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如何正确地发出理性的“自己的声音”,显得尤为重要。而理性表达更取决于一个人的“公民素养”。公民素养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应该具有的素养。公民表达就是能够全面客观地看问题,明辨是非、鉴别美丑的理性辩证表达,是一个具有平等意识、权利意识、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本课题追求的是:倡导学生要有公民意识,独立思考,明辨是非,不跟风盲从,独立自主地表达、合法合理地表达、自负其责地表达、目的明确地表达、面向公众地表达,在表达中突出主体意识、权责意识、规范意识。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作文教学的新改进

改变了以往作文指导重“形式技巧”轻“能力思维”的训练思路和方式;提出了指导思想,即公民表达、思辨精神、读者意识。

2.解决问题的新策略

面对新的作文题型,只有找到新的提升途径和策略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改變议论文写作的三段论、三种论证结构的训练方式,探索更好的表达形式。

3.研究方法的新尝试

改变以往作文训练只有“读和练”,提倡多样的训练方式以提升学生的议论能力,演讲、辩论、时评、比较赏析等方式都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