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弹性成像在肠道占位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2018-03-12毛建强董嘉文曹宪伟邢旭峰
毛建强,董嘉文,曹宪伟,邢旭峰
(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浙江 湖州313009)
近年来,肠道疾病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1],特别是结肠癌,常引起肠壁增厚、肿块等占位效应,常规超声检查能敏感发现肠道占位征象[2],但难以进行病变组织定性。超声弹性成像(ARFI)技术是一种可通过组织剪切波速度来判断组织特性进行定量检测的新型超声成像技术。本文利用ARFI技术对肠道占位病变进行定量检测,探讨其对肠道占位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67例肠道病变患者,其中男41例,女26 例,年龄 33-79 岁,平均(58.6±10.9)岁,临床表现大部分为腹部隐痛不适,可伴有大便次数和性状改变,部分为体检发现。所有病例均经肠镜或手术病理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西门子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备有ARFI技术软件,采用6C1凸阵和9L4线阵探头相结合模式。患者取平卧位,先行低频超声对肠道进行初步扫查,再行高频超声检查观测病灶和细微结构,观察肠壁增厚、组织层次、血供和周围组织情况,然后启动ARFI弹性成像功能,探头轻贴腹壁,把取样点放置在相应的肠道感兴趣部位,检测出组织剪切波传播速度,重复3次,取平均值记录。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用ROC曲线得出超声弹性量化指标体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2 结果
本组67例肠道占位病变二维常规超声表现为肠壁增厚或肿块,结构层次不清,肠腔部分狭窄,其中病理结果提示良性29例,包括肠道炎症性病变14例,腺瘤6例,脂肪瘤、缺血性肠炎、良性间质瘤各2例,肠结核、错构瘤、炎性肉芽肿各1例;病理结果提示为恶性38例,包括结肠癌29例,小肠恶性间质瘤6例,淋巴瘤3例。29例良性病变的VTQ值为(2.04±0.86)m/s,38 例恶性肠道病变的 VTQ 值为(3.63±0.89)m/s,良恶性之间的 VTQ 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应用ROC曲线(图1),曲线下面积(AUC)为0.899,约登指数为0.67,其相对应的VTQ值为3.03m/s,以此作为最佳诊断截断值,其对应的灵敏度为82.1%,特异度为84.9%(表1)。其中假阴性7例,对应病理结果为6例结肠癌,1例淋巴瘤;假阳性4例,对应病理结果为炎症性肠病、错构瘤、良性间质瘤、炎性肉芽肿各1例。
图1 VTQ值诊断肠道占位性病变的ROC曲线
表1 VTQ值诊断肠道病变良恶性的价值
3 讨论
肠道占位病变主要以炎症和肿瘤为主,炎症性肠病、癌肿、淋巴瘤、间质瘤等较多见,目前临床上诊断主要还是依靠肠镜检查,不能用于小肠病变检查,存在一定的检查风险及痛苦,患者往往不能主动配合。常规超声检查能敏感发现肠道占位性病变,提示局部肠壁不均匀增厚,管腔狭窄近端扩张等,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及范围,了解肿块的临界及周围浸润情况,但常规超声不能提供病变的组织特性,不能客观量化以鉴别诊断肠道病变的良恶性。
ARFI的概念由Ophir[3]在1991年首次提出,可以反映组织的硬度,目前已能成熟应用于甲状腺、乳腺、肝脏等器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效果肯定,但在肠道病变的评价中应用较少[4]。ARFI是一种超声成像新技术,以测定组织内剪切波传播速度为评价指标[5-7],速度值越大组织越硬,可定量反映组织硬度,是目前最客观、精确的组织弹性评价方法,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组织学依据,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本文结果显示,肠道占位病变中良性病变VTQ值为(2.04±0.86)m/s,恶性病变 VTQ 值为 (3.63±0.89)m/s,恶性病变的VTQ值要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恶性病变中病理类型主要为结肠癌、恶性间质瘤及淋巴瘤,可能因癌细胞中有较多的纤维组织成分,硬度较大,部分病变突破浆膜层,浸润至周围组织,造成组织黏连,VTQ值增高;而良性病例中病理类型主要为肠道的炎症性病变、组织水肿和淋巴细胞渗出较多,无明显的纤维组织成分,组织硬度偏低,使VTQ值减低。计算ROC曲线下最大面积可知,以肠道占位病变组织VTQ>3.03m/s作为肠道占位病变良恶性鉴别的诊断标准,其对应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2.1%和84.9%,且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分析ARFI造成诊断错误的原因,假阳性4例中1例是炎症性肠病导致肠壁组织增生、纤维化引起的弹性下降;1例错构瘤内部有钙化成分;1例间质瘤质地相对较硬;1例炎症肉芽肿纤维化。假阴性的7例中,6例结肠癌病理发现组织变性坏死可能导致组织弹性下降,部分周围组织水肿明显导致取样误差;还有1例为淋巴瘤病理类型,显示细胞成分较多,而间质成分较少,故组织硬度相对较小。
之前没有ARFI应用于肠道的系统研究,故尚无规范化标准[8]。本文总结以下几点技术要点供参考:(1)运用扫查频率6C1的低频凸阵探头和9L4的高频线阵探头交替扫查,保证了对超声图像穿透性和分辨率两者兼顾,能更好地发现肠道占位病变;(2)超声检查发现肠壁病灶或目标部位后,探头轻贴腹壁皮肤,压力适中,启动ARFI弹性成像功能,防止压力过大导致组织弹性下降,或压力过小探头与皮肤接触不良;(3)取样点放置于相应的肠道感兴趣区,宜取低回声实质病变区,避免放置于病变组织坏死液化或不均区,可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或超声造影引导下提高取样准确性;(4)测量时应嘱患者吸气后屏气,在肠道蠕动间隙期进行检测,避免患者腹式呼吸对测值的影响;(5)测定需同一部位重复检测3次,计算3次平均值,以保证测值的客观性。
综上所述,ARFI技术对鉴别肠道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是一种客观量化的指标,且无创、依从性好,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