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EB病毒感染肝功能损伤与Caspase-7水平的关系
2018-03-12胡玲珑王菊香周海霞李原
胡玲珑,王菊香,周海霞,李原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浙江 温州325000)
EB病毒是非嗜肝病毒感染引起儿童肝损害的常见病原体,原发性急性EB病毒感染可导致82%的患儿出现肝功能损伤[1],大部分患儿的症状会在治疗1周内减退[2]。目前,对EB病毒感染导致肝功能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Caspase-7是导致肝细胞凋亡的主要分子蛋白,但是否与原发性EB病毒感染导致的肝功能损伤存在相关性,目前尚未明确。本文探讨了原发性EB病毒感染肝功能损害与Caspase-7表达变化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2月在本院治疗的原发性EB病毒感染患儿236例,EBV-IgM检测均为阳性,其中肝功能正常74例为肝功能正常组,其中男 38例,女 36例,年龄(5.2±1.6)岁;伴肝功能损伤162例为肝功能异常组,其中男91例,女71例,年龄(4.8±1.5)岁。检测肝功能异常组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实验室指标,恢复期抽血时间为更昔洛韦针治疗第7天 (EB病毒感染更昔洛韦的常规住院治疗时间为 1 周), 收集肝功能(AST、ALT、TBLL)数据,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ALT、AST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BLL检测试剂由浙江东欧诊断产品有限公司提供,ALT、AST和TBLL检测仪器均为德国西门子ADV2400。用ELISA法检测血清Caspase-7蛋白的表达水平,试剂盒为美国PeproTech公司生产,抗Caspase-7抗体购自英国abcom公司。取Caspase-7酶联免疫试剂盒,室温下静置30分钟,每孔加50μL标准样品或待测样品,留两孔为空白对照孔;塑料薄膜覆盖微孔板,孵育2小时;洗板4次,反转酶标板,拍干各孔剩余的洗涤液;每孔加50μL生物素标记的抗Caspase-7抗体,塑料膜封板,孵育2小时;洗板4次,反转酶标板,拍干各孔剩余的洗涤液;每孔依次加入显色剂A和显色剂B,避光室温孵育30分钟;加入反应终止液100μL,自动酶标仪于450nm处测定各孔的光密度 (optical density,OD)值,以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样品所测OD值确定其浓度。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数据采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2.1 肝功能和Caspase-7表达水平比较 肝功能异常组ALT和Caspase-7两指标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肝功能异常组急性期ALT和Caspase-7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1)。详见表 1。
表1 各组肝功能指标及Caspase-7表达情况(±s)
表1 各组肝功能指标及Caspase-7表达情况(±s)
与肝功能异常组急性期比较**P<0.01,与肝功能正常组比较△△P<0.01
组别 n A L T(U/L)A S T(U/L)T B L L(μ m o l/L)C a s p a s e-7(n g/m L)肝功能正常组 7 4 1 8.3±1.5 3 2.3±1.7 2 1.9±1.7 1 9 5.5±3 2.4肝功能异常组急性期 1 6 2 7 4.2±6.4△△ 3 1.7±1.9 2 2.4±1.9 9 3 2.2±8 6.5△△恢复期 1 6 2 3 3.4±2.3**3 2.1±2.5 2 2.6±2.1 4 7 8.5±4 9.2**
2.2 Caspase-7与ALT相关性分析 Caspase-7与ALT相关性分析肝功能异常组急性期Caspase-7表达水平与 ALT 呈高度正相关(r=0.965,P<0.01)(图1),肝功能异常组恢复期Caspase-7表达水平与ALT 不存在正相关(r=0.109,P>0.05)(图2)。
图1 肝功能异常组急性期ALT与Caspase-7的相关性
图2 肝功能异常组恢复期ALT与Caspase-7的相关性
3 讨论
EB病毒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导致儿童肝损伤的非嗜肝病毒,属4型疱疹类病毒。肝功能损伤是原发性EB病毒感染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EB病毒感染如何导致肝损伤,其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国内新的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与乙肝病毒感染诱导的肝损伤存在相似性,可能与B淋巴细胞活动存在某种协同作用[3];Zekri等[4]在临床研究丙肝时发现,如果EB病毒感染处于活动期,患者的转氨酶升高明显;2000年有研究揭示EB病毒感染可以激活机体免疫相关因子,进而导致各脏器损伤,主要表现为细胞的凋亡[5],在诱导细胞凋亡的整个过程中细胞内Caspase系列蛋白酶的激活起着重要作用,提示Caspase系列蛋白可能参与了EB病毒感染致肝功能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目前,已经明确的凋亡通道有三种,分别是Caspase-8参与传递的细胞外信号凋亡通路,Caspase-9参与介导的线粒体途径诱导的细胞凋亡,以及Caspase-12参与诱导的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在这三条Caspase参与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最后都需经过Caspase-7产生效应[6]。众多文献也提示,肝炎肝细胞的损伤一般表现为凋亡的过程,并且和Caspase系列蛋白分子依赖的细胞凋亡过程紧密相关,其中Caspase-7的作用最显著。在乙肝、丙肝的临床实验中,大部分患者血清中Caspase-7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7-8],Masuoka等[9]在细胞实验中通过使用Caspase抑制剂来治疗丙肝,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Caspase-7与原发性EB病毒感染诱导的肝功能损伤是否存在内在的相关性,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既往在对丙肝的研究中发现,血清中Caspase-7分子表达的上升可直接导致肝细胞凋亡,继而出现肝功能损伤,在使用Caspase蛋白分子抑制剂后,Caspase-7蛋白分子表达水平明显下降,部分患者转氨酶也下降。本文发现原发性EB病毒感染后患儿血清中Caspase-7的分子水平上升明显,肝功能异常组急性期Caspase-7分子的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组,与既往研究一致;而急性期患儿血清中的Caspase-7表达水平以及ALT较恢复期患儿明显升高,说明EB病毒导致患儿肝功能受损,同时Caspase-7水平也升高。本文又对肝功能异常组急性期和恢复期的Caspase-7和ALT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当患儿感染EB病毒后处于急性期,肝功能恶化时ALT升高,Caspase-7的表达水平也随之升高,急性期Caspase-7的表达水平与ALT呈正相关(r=0.965);而当EB病毒感染患儿处于疾病恢复期时,ALT下降Caspase-7水平也随之下降,但下降不明显,两者之间不呈正相关。提示原发性EB病毒感染诱导的肝功能损伤与Caspase-7之间呈正相关,该相关关系以急性期最明显。
既往的研究认为,ALT才是提示肝功能急性损伤的最佳指标,早期AST和TBLL升高不明显,故本文出现肝功能异常组AST及TBLL指标急性期和恢复期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