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麻醉方法在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对比观察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2018-02-23潘武家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25期
关键词:麻醉效果颅脑损伤

潘武家

摘要 目的:探讨、研究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中不同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对比、观察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收治采用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患者190例,平分两组。观察组在术中采取全屏静脉麻醉,对照组采取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患者的应激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苏醒、言语应答、定向力恢复、拔管等时间以及麻醉维持前、手术结束后的各项应激反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中采用全屏静脉麻醉,有利于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还能够有效抑制术中的各项应激反应。

关键词 不同麻醉方法;大骨瓣减压手术;颅脑损伤;麻醉效果

颅脑损伤是外伤性重症中常见的一种,患者头部在遭受外物重击时导致颅脑组织出现损伤,引发其出现出血、意识障碍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患者将出现严重昏迷的现象,并导致其死亡。此时,患者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因患者术中麻醉产生的应激反应对其呼吸及循环系统造成较大的影响,故理想的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是手术的关键,不仅有助于提高手术治疗质量,还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本研究收治采用大骨瓣减压手术进行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190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90例,采用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5例。对照组男52例,女43例;年龄25~79岁,平均(46.95±7.85)岁;体重42~81kg,平均(62.25±8.85)kgo观察组男55例,女40例;年龄26~78岁,平均(48.25±8.55)岁;体重45~82 kg,平均(64.35±7.82)kg。兩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两组患者术前30 min首先均取0.5 mg阿托品、100 mg苯巴比妥钠行肌内注射,其次取3ug/kg芬太尼、0.1mg/kg维库溴铵、0.25 mg/kg依托咪酯对患者行麻醉诱导,后在患者气管内插管,并对其实施正压机械通气。观察组患者采取全屏静脉麻醉,保持血浆浓度在6 mg/L情况下给予患者丙泊酚实施靶控静脉输注技术,具体输注方法如下:插管后10min内进行药物输注,速率10mg/(kg·h);之后10~20 min以8 mg/(kg·h)的速率进行输注;最后保持输注速率在6 mg/(kg·h)内,直至手术结束缝皮时停止使用。对照组患者采取静吸复合麻醉,让患者吸入异氟醚,其浓度维持在1.5%左右。两组患者均取雷米芬太尼行静脉滴注,血浆靶浓度维持在3ug/L,并视患者的肌肉情况以静脉形式给予其0.2mg/kg的阿曲库铵。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麻醉、自主呼吸恢复、苏醒、言语应答、拔管等时间;记录患者的各项应激反应指标,其中包含有CRP、BG、TNF-a、COGT。

统计学方法:对该研究中所有数据的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苏醒、言语应答、定向力恢复以及拔管等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两组手术前的各项应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维持前以及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各项应激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前的指标水平(P<0.05);手术结束后,观察组的各项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讨论

颅脑损伤患者在大骨瓣减压手术期间,因其手术创伤的疼痛刺激导致脑中交感神经反应的增强,患者机体内的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茶酚胺类物质分泌也会随之升高,从而出现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多种症状,并且患者的颅内压升高,提高了手术的风险性。

静吸复合麻醉中采用的异氟醚是一种吸人性麻醉剂,其能有效抑制患者颅内压的升高,并且对脑部血液流动和代谢功能没太大影响。但是异氟醚在进入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前会先经过呼吸道,导致部分药物随着患者肺部呼吸以原型排出体外,不仅对患者的呼吸道有一定的伤害,同时还对手术室内环境造成了污染,危害了医疗人员的健康。全屏静脉麻醉中采用的丙泊酚在进入患者体内时能与其蛋白快速融合,在患者体内不易堆积,而且其作为一种静脉麻醉药,麻醉程度容易调节,效果理想,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患者的心、肝、脾、肺等重要脏器,有利于降低患者手术期间脑颅损伤带来的应激反应,具有脑保护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各项麻醉效果指标与应激反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时采用全屏静脉麻醉,有利于患者缩短苏醒时间,还有效减轻其各项应激反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麻醉效果颅脑损伤
护理路径对老年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
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研究
七氟烷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车祸致颅脑损伤伤残鉴定分析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损伤部位相关性研究
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在烧伤休克期的麻醉作用探讨
舒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比较七氟烷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短小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麻醉苏醒期的影响
不同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