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

2018-02-23黄文黄建华鲁光钱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25期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进展

黄文 黄建华 鲁光钱

摘要 在颈椎疾病中,神经根型颈椎病较为常见。随着医学基本理论和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其诊治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对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论述,旨在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愈率。

关键词 中医骨伤;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进展

颈椎椎间盘突出症、颈神经根综合征、增生性颈椎炎及颈椎骨关节炎均属于颈椎病的范畴,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头颈肩背手臂酸痛、活动受限、四肢无力、腿脚发麻等,严重者会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症状,甚者四肢瘫痪。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椎疾病中较为常见,脊髓型、脊髓与神经根混合型、交感神经脊髓混合型、椎动脉脊髓混合型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常见临床分型。该病病情复杂,对患者危害性较大,需予以积极治疗。随着医学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中医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疗效显著,本文主要综述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致病原因

神经根型颈椎病致病因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颈部前斜角肌痉挛、神经根动脉供血不足、患椎移位、神经根局部刺激及压迫因素的影响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机制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①患者脊神经根受致压物的直接压迫作用,导致局部组织出现水肿症状;②患者颈部症状的发生多受窦椎神经末梢支的影响;③患者颈椎在上述两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内外平衡失调的症状,并牵连关节囊、肌肉及韧带组织,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发生。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症状和体征

颈部症状、根性痛、根性肌力障碍、腱反射改变及特殊试验阳性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患者颈部症状因受压迫程度不同而不同,颈部疼痛是主要临床症状。棘突间或棘突受压时,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叩击痛或压痛。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根性痛,常使患者出现感觉障碍。同时对患者进行颈椎挤压试验时,多表现为阳性结果。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手术治疗的标准:运用除手术治疗以外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治疗>3个月效果仍不显著时;患者表现为剧烈疼痛或进行性肌肉萎缩症状时;运用除手术治疗以外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患者疾病状况恢复较慢,且出现反复发作的临床症状时。

中医治疗:①中药内服:主要方剂组成包括杜仲、续断、葛根各30 g,怀牛膝、延胡索、石楠藤、络石藤、半枫荷及丹参各15 g,土鳖虫、三七及威灵仙各10 g,甘草6 g。可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类型,对上述中药方剂进行加减。瘀滞型加泽泻和茯苓各10 g;湿热型加薏苡仁30 g和黄柏10 g;肾虚型加狗脊15 g和菟丝子12 g;寒湿型加独活9 g和细辛6 g。上述中药方剂用清水煎服,1剂,d,早、晚各1次。②中药外敷:主要中药成分包括白芥子散69 g,穿山甲45 g及红花45 g。将白芥子散烘干,并将其碾成粉状,20mL醋及添加20 g散剂制成糊状物,在患者颈部疼痛部位外敷妥当,对疼痛部位进行加热治疗,可将热水袋置于上方,2次/a,每次治疗持续时间30 min。③针灸治疗:a.天灸疗法: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临床一般取合谷穴、大椎穴、天宗穴及夹脊穴,将甘遂、延胡索、白芥子及细辛4种中药成分加工成粉状,配比为1:1:4:4,调和生姜汁,将其做成药饼状,在相应穴位上进行贴敷治疗,敷药时间持续1~4 h左右,停止操作的标准为患者感灼热难忍。根据节气的不同配合各项治疗,贴敷治疗时间主要选择在末伏后10 d或初伏前10 d范围内。b.针刀治疗:协助患者采取低头前屈位,将患者颈部肌肉组织用小针刀进行松解治疗。c.火针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穴位,临床一般取肾俞穴、肝俞穴及夹脊穴进行火针点刺治疗。d.放血治疗:选择合适的毫针进行治疗,临床一般取28号毫针或三棱针进行治疗,患者颈部疼痛部位运用直接点刺法进行治疗,结束针刺后,对针孔周围进行轻轻按压,将数滴血液挤出,停止放血治疗的标准为血液颜色由暗红变为鲜红。对针孑L进行消毒处理。e.毫针治疗:协助患者采取合适体位,临床一般为侧卧位或俯卧位,并选取颈部阿是穴、夹脊穴、大椎穴及风池穴,得气后留针时,一般选择3个穴位进行治疗,将1.5 cm的艾条套于针上,并将艾条点燃,燃尽艾条以后,保持20 min持续留针,最后将针取下。④推拿治疗:对患者进行揉拨治疗时,一般选择在肩部出现粘连、条索及硬结的部位进行操作,天宗穴、肩风、肩中俞及肩外腧为主要按摩穴位。⑤复位治疗:协助患者采取端坐位,在患者病变颈椎棘突部位运用单手拇指进行触摸,对患者偏歪棘突右侧部位用左手拇指顶住。协助患者前屈颈部,角度约35。,45。为左坝蝙曲角度,将患者左面颊用右手扶住,对偏歪棘突用左手拇指向左顶推,有响声出现后,说明复位成功。

小结

临床研究表明,颈椎病的发生受年龄因素影响,年龄越大,其颈椎病的发生率越高。慢性劳损、外伤及不良姿势是导致颈椎病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該病病程较长,病情复杂。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将出现视力障碍、下肢瘫痪、猝倒、吞咽困难及颈心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健康,必须进行有效治疗。中医治疗主要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及复位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其中针灸治疗方法对局部组织炎性介质具有显著调节作用,能够使局部炎性反应不断减少,使得炎性介质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有效减轻,最终达到显著镇痛、抗感染的作用。推拿可使患者局部组织压迫症状减轻,达到止痛行气、活络舒筋的目的。中药内服方剂中续断和杜仲为君药,在强筋健骨、补气益肾方面作用显著;三七和延胡索为臣药,具有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丹参和半枫荷为佐药,在通筋活络方面作用明显;甘草和怀牛膝为使药,对上述中药成分具有调和作用。上述成分联合应用,在止痛、活血、行气及补益肝肾方面具有一定临床价值。endprint

猜你喜欢

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颈痹汤联合手法以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
正骨推拿联合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
EVA的阻燃研究进展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