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路径对老年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

2016-12-26周洪兰孙建兰丁玉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3期
关键词:护理路径颅脑损伤

周洪兰 孙建兰 丁玉琴

【摘要】 目的 探析护理路径对老年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 95例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责任制护理, 观察组施行临床护理路径,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 干预4、8、12、16、20、24、48周后, 观察组MMSE评分分别为(13.2±1.5)、(13.2±2.5)、(13.4±1.8)、(13.5±1.6)、(13.6±1.8)、(13.6±1.7)、(13.7±1.5)分, 均高于对照组的(12.3±1.7)、(12.5±1.8)、(12.6±1.6)、(12.6±2.1)、(12.7±1.7)、(12.8±1.5)、(13.0±2.4)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8、12、16、20、24、48周后, 观察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路径对老年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中的应用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流程化更强, 利于患者认知行为的改善与康复, 值得推广。

【关键词】 护理路径;颅脑损伤;智力缺损;精神异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3.184

颅脑损伤不仅容易引起偏瘫、失语、吞咽异常等神经疾病症状。且伤后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智力缺损或精神异常。有研究报道[1]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中70%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损伤或精神异常。对患者认知、行为等产生较大影响, 不利于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严重者还可能在住院期间引发不良事件[2]。大量研究提出, 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护理路径是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下所衍生出来的新型照护模式, 其临床应用价值已获得肯定[3]。为探析护理路径对老年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95例老年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5例老年颅脑损伤后出现智力缺损或精神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观察组男女比例35:13, 年龄60~81岁, 平均年龄(70.5±7.4)岁。损伤类型:27例脑挫裂伤、12例硬膜外血肿、9例硬膜下血肿;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情况:3~7分21例、8~12分

20例、13~15分7例;智力缺损或精神异常出现时间在伤后1~4周, 平均时间(2.2±0.6)周。临床表现:36例精神异常、12例智力缺损。对照组男女比例34:13, 年龄60~82岁, 平均年龄(51.3±10.2)岁。损伤类型: 脑挫裂伤28例、硬膜外血肿11例、硬膜下血肿8例。入院时GCS评分情况:3~7分20例、8~12分19例、13~15分8例。智力缺损或精神异常出现时间在伤后1~4周, 平均时间(2.0±0.7)周。临床表现:34例精神异常、13例智力缺损。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损伤类型、GCS情况、智力缺损或精神异常出现时间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①存在明显脑外伤病史, 经CT检查确定诊断;②符合中国第3版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中精神障碍诊断标准[3];③韦氏智力测试<70分;④家属或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 3 排除标准 ①外伤后出现视、听觉障碍者;②合并其他严重躯体性疾病者;③酒精或精神类药物依赖者;④有精神病史或精神病家族传史者;⑤依从性差者;⑥家庭支持系统差的;⑦伤前有智障。

1. 4 方法

1. 4. 1 对照组予以常规责任制护理, 具体包括:①认知干预:通过对患者注意力、思维能力及记忆力训练对患者认知进行干预, 加强其对身边人、物、事的认知, 促使其认知能力的逐渐恢复。②行为干预:在患者病情及条件允许前提下协助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 如早、中期被动活动患者肢体, 定时按摩, 促进血液循环。同时督促患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踝泵运动, 后期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 防止肌肉萎缩, 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以适应环境。为患者制定合适的锻炼目标, 让患者有成就感, 避免挫折感的产生, 激发主观能动性。③心理干预: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 了解其生活阅历及生活环境方面情况, 通过护患沟通、心理暗示等方式唤起记忆, 协助其恢复正常生活习惯。嘱患者家属加强探视, 增加其安全感与亲切感, 减轻其猜疑与精神压力, 缩短对环境适应时间。护理过程中面带笑容, 利用肢体语言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务人员的关心关爱。消除可能不良因素的干扰, 以保持乐观、愉快心情与积极心态。④社会支持:结合患者思维、意识和行为能力促进其与社会接触, 通过教育及引导等方式加强其生存与交往能力。出院后嘱家属创造机会让患者与社会多接触。并告知相关护理要点, 增加患者恢复几率。

1. 4. 2 观察组施行护理路径, 具体包括:①成立护理路径小组:由科室负责人及经验丰富护理人员组成护理路径小组并制定护理方案, 详细分配各护理人员相应责任与工作, 确保各项护理措施之间连贯性与完整性。②护理路径的实施: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护理路径内容、作用、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颅脑损伤后智力损伤及精神异常的相关知识以提高患者及家属配合度。评估患者智力及精神状态, 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护理路径表, 挂于患者床头。责任护士每日于相应时间依照护理路径表执行护理措施, 并在已完成任务栏打“√”并由患者或家属签字确认。

1. 5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两组干预时间均为48周, 其中住院干预时间2~6周, 其余为出院随访干预时间。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认知行为情况, 具体应用MMSE进行评价, 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定向感、语言能力、行为能力、口语理解及建构力等6个维度, 评分越高智能情况越佳。对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 具体应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 包括10项内容, 共100分, 分数越高, 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干预认知行为情况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8、12、16、20、24、48周后, 观察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8、12、16、20、24、48周后, 观察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颅脑损伤后局部脑组织出血, 周围脑组织水肿, 颅内压增高, 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出现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特别是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高, 致残率高, 并发症多, 病情变化快[4], 损伤后及时对症治疗同时予以得当的临床护理可预防性减少脑细胞氧耗, 减轻脑水肿及脑组织的进一步损害, 促进脑组织的早期恢复, 改善预后。临床护士工作能力及责任心千差万别, 明确的工作时间及工作内容有利于患者获得同一质量标准的护理。

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老年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为例展开研究, 将护理路径与常规责任制护理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护理路径组干预后认知行为得到更大幅度改善, 且日常生活能力更强, 优势显著。护理路径为循证医学分支, 指由专业知识扎实、经验丰富医务人员以患者疾病类型为基础通过采用图表形式提供有效有序护理与照顾的护理模式, 护理路径表的制定有准确时间要求、全面监测内容及严格护理流程。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往往病情严重, 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高效性及配合度往往要求更高。护理路径护理模式的应用具有更高规范性与针对性, 护理措施高效施行, 连贯性强, 可有效避免漏项情况, 且护理路径小组经验丰富, 操作熟练、应对能力更强, 利于护理措施贯彻到位, 强化护理效果, 促进并发症的减少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积极作用明显。此外, 护理措施之间环环相扣且留有记录, 可有效避免重复性操作, 减少资源浪费, 护理质量因此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 护理路径是一种可为患者提供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在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中的应用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流程化更强, 利于患者认知行为的改善与康复, 值得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志华, 郭榜虎, 郝文光, 等. 老年颅脑损伤后并发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10):27-29.

[2] 孙秀彬, 辛涛, 薛付忠, 等.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躁狂型精神障碍的多因素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3, 39(1):1-5.

[3] 徐水琴, 陈三妹, 张登科, 等.颅脑损伤患者精神障碍和相关因素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3, 34(5):520-522.

[4] 高淑敏. 针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13):220-221.

[收稿日期:2016-05-16]

猜你喜欢

护理路径颅脑损伤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呼唤式护理干预策略对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意识水平及促醒状况的影响
颅脑损伤后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探讨
车祸致颅脑损伤伤残鉴定分析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损伤部位相关性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监护治疗患者的家属健康教育中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路径应用效果研究
护理路径在胆结石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