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的问题设计

2018-02-18何善刚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教学目标初中数学

何善刚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初中数学教师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设计问题重点性要强,从而提升学生反思性,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把学生的学习置于问题中,把学习过程看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教学问题设计进行一些具体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设计;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123

一、问题的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

问题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教学目标必须问题化,一节课中,主要问题的设计必须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紧扣重难点,因而在设计数学教学问题时,要进行对比、分析,力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普遍性和典范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重点和难点的掌握。实践证明,围绕教学目标,紧扣重难点设计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探索性

探索性问题注重对过程与方法的研究,问题要产生火花,问题设计要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实现教学内容开放。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认为,儿童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实实际具有的水平,叫现实水平;一种是在教师引导下儿童所能达到的水平,是潜在水平,在儿童的现实水平与潜在水平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是最具有探究价值的,太难太易都没有探究价值。从形式上,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有效设计一些发散类问题和探索类问题,从问题涉及的内容看,可以把问题类型分为四类,一是判别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加以判定,代表性词语是“是不是”“对不对”;二是指述类问题,主要是对客观事物加以陈述和说明,代表词语“是什么”“怎么样”;三是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代表词语是“为什么”“你从中发现什么”;四是发散类问题,主要是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认识客观事物,代表性词是“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法”“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这类问题最根本的特点是答案不唯一。

三、问题的设计要能激发学生思维

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至关重要,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例如,在学过圆的定义及性质后提问:“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可以作几个圆?”这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因为学生可以机械记忆直接来自课本的结论,毫无困难的回答,但是经过变换提问:“经过三点可作几个圆?”学生就无法从课本上得到现成答案,他们必须自己对三个点的可能位置关系加以思考,区分“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和“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两种情形,并分别作出结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检验学生对圆的这一基本性质的理解掌握情况。但又不能这样笼统提问,而应根据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能揭示知识发展逻辑的问题系列,经过过渡,暴露思维发展过程:1. 过一点可画多少个圆?为什么?2. 过两点可画多少个圆?圆心的位置在哪里?为什么?3. 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A、B、C画圆,这样的圆要经过A、B,圆心在哪里?这样的圆又要经过B、C,圆心在哪里?若同時经过A、B、C,圆心又在哪里?由此例可见,提问的目的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深入教学内容。旨在”激发”学习动机和学生的思维。

四、问题的设计要能生成问题

生成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在教学三角形全等条件这课时,笔者在电脑画面中展现许多生活中利用三角形的实例图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存在的这些三角形之后,教师就创设启迪的情景。并提问:“看到这些图,你有什么想说的或问的?”学生思考后,争着提出如下问题:“房子的屋顶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难道不可以做成四边形或其他形状吗?三角形的特点是什么?房子的面积该怎么求?体积呢?”虽然有些问题在本节课中可能解决不了,但这些问题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后自己提出来的,思维达到最佳状态,对这些知识特别注意听,学起来也感到特别亲切。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质疑要点,往往会提出很多意想不到的好问题。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解题时,应该巧妙地创造数学问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解决该问题,营造新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反思,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提升学生的反思意识。在教学时,要使学生反思自己的提问,总结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并且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教师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挖掘授课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并且马上调节。反思性数学教学主要是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对学习过程进行思考和回忆,从而达到反思效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所进行的教学活动,重点性要强,从而提升学生反思性,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第二中学   239400)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教学目标初中数学
精设计,巧提问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