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许渊冲宋词英译研究
2018-02-11周方衡
周方衡
(广东理工学院外语系 广东肇庆 526100)
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是生态翻译学的首倡者,该学说的提出开创了用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整体研究的先河。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包括生态理性、翻译生态环境、适应与选择、译者中心、三维转换等诸方面,其核心理论是翻译适应选择论。该理论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选择,又要适应。具体而言,“适应是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选择是译者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1]所谓要适应的“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也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而译者要做的“选择”,是指选择整合适应度最高的译文。可以说,译者的翻译就是适应和选择循环交替的过程。因此,最好的适应是选择性适应,而最好的选择也就是适应性选择。与此同时,该理论进一步指出翻译所遵循的原则是多维度的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所采用的翻译方法是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3个层面的转换,因此最好的译文就是整合适应度最高的翻译。[2]翻译适应选择论从进化论中汲取理念,以“适应”和“选择”为基石,对翻译过程、原则和方法作了描述和阐释,给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是一个值得参考和开拓的研究视角。
作为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宋词千百年来一直以极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为世人称颂。以艺术成就而言,“宋词足以和唐诗争齐,与元曲斗艳,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3]受时代背景、写作意图和生活遭遇的影响,宋词主题纷繁多样,其中爱国豪情者有之、咏古怀史者有之,写景抒怀者有之、情爱相思者有之,不一而足。此外,有些词作者在其创作过程中积极投入个人情感并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导致宋词在意境和音韵上的感染力得以极大提高。译者要将主题如此鲜明且艺术美感如此之高的宋词传递给译文读者,绝非易事。笔者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指导,分析许渊冲如何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对宋词英译作出适应性转换,从而析出其实现最高译文适应选择度的方法,以飨读者。
一、许渊冲《宋词三百首》英译概述
作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主要以翻译中国古典诗词为世人所知,有“诗译英法唯一人”之称。由于其对外传播中国文学经典做出的杰出贡献,许渊冲先生先后于2010年和2014年分别被中国译协、国际译联授予“中国翻译文学终身成就奖”和“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经过长达70年的文学翻译实践,许渊冲已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译著一百六十余部,其中《宋词三百首》就是其经典英文译著之一。在该译著中,许氏依照主题,将宋词按“写景抒怀,咏古怀史、情爱相思、爱国豪情、人生感悟”等分类,将不同主题的宋词英译文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让他们对宋词有了更明晰的认识。
在《宋词三百首》的英译过程中,许渊冲将其从多年翻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翻译理论充分运用到其中,发挥创造力和译文语言优势,通过等化、深化、浅化等方法,和原作展开竞赛,力求使其宋词译文具有文学艺术上的意美、音美和形美,从而使得读者知之、好之、乐之。那么许渊冲宋词的英译质量究竟如何?是否达到了其翻译的目的呢?接下来笔者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视角,选取许译《宋词三百首》中的实例,展开探讨。
二、许渊冲宋词英译中的“三维”转换
翻译适应选择论作为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论,指出翻译过程是译者不断适应和选择的循环交替过程。在此过程中,适应中有选择,选择中有适应,最终目标是为求得整合适应度最高的译文。那该采取何种方法才能达到此目标呢?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译者应在多维度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下,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3个层面对原文进行转换。接下来笔者拟结合具体实例,对许渊冲在宋词英译过程中所作出的“三维”适应性转换进行逐个探讨。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
所谓“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转换是在不同方面和层面上进行的。[1]对于任何一种语言来说,都是由多种语言单位组成,包括语音、词汇、句子、段落和语篇等,这些都构成了其语言形式的各个层面。对宋词而言,其艺术魅力自不必说,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若只传递原作的精神魅力而不顾及其语言形式上的特征,则译文势必难达到神形兼备。在宋词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须主动融入源语的语言生态环境,努力适应源语的语言单位,从语音、词汇和句子等层面对其作出透彻分析,然后以恰当的语言形式,将原文各种语言层面的信息准确完整地传递给译文读者。且观林逋的《长相思》: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许渊冲译文如下:
Northern hills green, Southern hills green, The green hills greet your ship sailing between, Who knows my parting sorrow keen?
Tears from your eyes, Tears from my eyes, Could silken girdle strengthen our heart-to-heart ties? O see the river rise?[4] 182
该词为宋代文学家林逋所作。描写的是一女子与情人诀别时的情景,抒写了她因爱情生活遭受破坏,被迫与心上人在江边诀别的悲苦之感。全词上阙起兴,点明送别,下阙写情,寄托离恨,语言直白,蓄意深沉,令人回味无穷。不难看出,林词首先上下阙不仅字数相等,各句长度亦相等。对仗之工整,已达巅峰。其次,上阕尾韵为/ing/(青、青、迎、情),韵律一致,且“吴山青”和“越山青”重复“山青”,节奏感十足;对于下阕四句,其韵律亦大致相同。一、二、四中的“盈、盈、平”押/ing/韵,而对于第二句的“成”,其韵母/eng/和前面的/ing/在形式上虽不完全一致,但从宽泛押韵的角度看,二者都包含/ng/的尾音,因此它和“盈、盈、平”3个字也构成押韵。此外,同样“君泪盈”和“妾泪盈”重复“泪盈”,亦颇具节奏感。
由此可见,原文在形式和音韵方面都极具魅力,那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如何处理呢?从许渊冲的译文可以看出,其在翻译过程中积极融入源语的翻译生态环境,适应原文的各种语言单位,实现语言形式的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从而使得译文在形式和音韵上具有相同的美感。其一,从形式上看,原文上下阕各为4句,译文亦各为4句。原文上下阕前两句字数相等(3字),译文词数亦相等(4词),后两句大致相等,可谓很好地传递了原文的形式美。其二,从音韵上看,许译亦颇见功力。韵律格式方面,原文上阕的尾韵为/ing/,译文上阕以“een”结尾(green,green, between, keen),押/i:n/韵;原文下阕的尾韵大致为/ing/(除“成”外),从译文下阕4句的结尾词“eyes, eyes, ties, rise”可知阕尾韵为/a|z/。节奏感方面,原文上阕“吴山青,越山青”重复“山青”和下阕“君泪盈,妾泪盈”重复“泪盈”。许氏发挥创造力,将其分别译为“Northern hills green/ Southern hills green”和“Tears from your eyes/Tears from my eyes”,节奏感和原文不相上下。另外,原文上阕的“吴”和“越”译者没有直译,而是意译为“southern”和“northern”;下阕的“同心结”,译者没有直译,而是将其译为“heart-to-heart”(两心相对之结),原文“女子和情人心心相印”的深层内涵也被生动形象地翻译了出来。由此可见,许译无论在形式、音韵还是内容上都足以和原文相媲美,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语言维转换层面作出了适当的适应性选择,提高了译文的整合适应度,是较为理想的译文。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
关于文化,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将其定义为“某一社会群里信仰和行为的总和。”[5]而根据《辞海》的解释,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然而不管其定义如何,文化对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英国知名翻译家苏珊·巴斯内特所说,“翻译应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而不应停留在之前的语篇上。翻译不应局限于对源语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6],可见译文绝不可忽视文化因素的存在。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看来,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1]有鉴于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就要深刻理解汉英两种文化间的共性和差异,以便用整合适应度最高的译文完成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且观王安石的《浪淘沙令》: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是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许渊冲译文如下:
The two prime ministers, while young, were poor; They had been fisherman and peasant before. Had they not met their sovereigns wise. In vain would they grow old. How could they rise?
When they had met discerning eyes, The tiger would raise the wind the dragon the cloud. They helped two emperors in laughter. Now, in a thousand years after, Who could rival them and be proud?[4] 239
王安石素怀鲲鹏壮志,以实现自身抱负。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得朝廷重用,直到宋神宗即位后才被任命为宰相。该词即作于王安石当上宰相后不久。在上阕中,作者主要描写古之名人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遭遇和经历;下阕主要说他们得遇明君,赞颂其二人为国家立下的丰功伟业。作者以伊、吕二人自比,抒发了自己得宋神宗知遇后能在政治上大展宏图的豪迈之情。
该词为一首典型的咏史怀古词,因此作者在里面使用了不少汉语文化负载词。比如上阕“伊吕两衰翁”中的“伊吕”指的是辅佐商汤的宰相伊尹和辅佐周武王的吕尚。下阕的“汤武”即是指商汤和周武王。另外,下阕的“风虎云龙”也是充满汉语文化特色的成语。这些具有文化特色的词语对译者来说可谓难度不小。从以上译文可以看出,许渊冲在翻译过程中积极融入源语的翻译生态环境,适应原文的各种文化因素,洞悉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实现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其一,对于上阕的“伊吕”,许渊冲抛开源语形式,只译代表他们政治身份的“宰相”(prime minister),不仅将原文的核心文化内涵传递给了译文读者,而且涵盖了后文“历遍穷通”的“通”所指代的内容。如果直译其名,读者势必不能知晓原文的深层文化内涵。其二,对于下阕的“汤武偶相逢”,说的是伊吕各自得遇商汤和周武王两位明君,得以使其宏图大展。许渊冲深谙中西文化差异,知道直译不会让读者明白其中的文化背景,于是发挥创造力,将其变通为“discerning eyes”(慧眼),将商汤和周武王敏锐识人的形象生动直观地传递给了读者,达到了翻译的目的。其三,对于“风虎云龙”,其本意指的是“风从虎,云从龙”,这里借指贤臣辅佐明君的情景。许渊冲在“虎”和“风”“云”和“龙”之间添加“raise”,把作者通过该成语将贤臣“辅”明君的文化内涵描写得淋漓尽致。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许渊冲在翻译过程中没有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和内容,而是积极融入源语的生态环境,适应源语的文化内涵,选择恰当的译文实现中西文化信息的交融,完成了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
所谓“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进行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还要重视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将选择转换的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到再现。”[7]对于宋词而言,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势必有其写作意图。主题不同,其写作意图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写景抒怀类的宋词,其交际意图大多是抒发内心愉悦或伤感之情;对于爱国豪情类的宋词,其交际意图大多是倾诉满腔爱国壮志,实现自身抱负;而对于咏史怀古类的宋词,其交际意图大多是感叹或赞颂前人遭遇。在宋词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任务之一就是传递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将原文的交际意图呈现给译文读者。且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许渊冲译文如下:
The endless river eastward flows; With its huge waves are gone all those Gallant heroes of bygone years. West of the ancient fortress appears Red Cliff where General Zhou won his early fame When the Three Kingdoms were in flame. Rock tower in the air and waves beat on the shore, Rolling up a thousand heaps of snow. To match the land so fair, how many heroes of yore Had made great show!
I fancy General Zhou at the height Of his success, with a plume fan in hand, In a silk hood, so brave and bright, Laughing and jesting with his bride so fair, While enemy ships were destroyed as planned Like castles in the air. Should their souls revisit this land, Sentimental, his bride would laugh to say: Younger than they, I have my hair turned grey. Life is but like a dream. O moon, I drink to you who have seen them on the stream.[4] 245
该词创作之时,苏轼47岁,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两年有余。一次他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矶,联想到当年三国将军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建立奇功而自己年近半百却遭贬谪,内心感触良多,故写下该词,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全词气势豪迈,笔力雄健,境界开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是为“咏史怀古”的千古绝唱!
通观全词,可发现其中某些词句蕴含作者的交际意图,如上阕的“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和下阕的“遥想公瑾当年”。对于这些词句,译者若拘泥于原文形式,只译出其字面意思,读者势必不能知晓原文的交际意图。许渊冲在翻译过程中,积极融入源语的翻译生态环境,适应原文词句的深层内涵,使译文达到与原文相同的交际效果。首先,“千古风流人物”一句,作者的本意是说流传千古的风流人物都随“大江东去”,被“浪淘尽”,故此处的“千古风流人物”应和前文的“大江东去,浪淘尽”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意群,以达到原文的交际目的。有鉴于此,许渊冲将其译为“The endless river eastward flow/ With its huge waves are gone all those/ Gallant heroes of bygone years”(大江不断向东流去,历史上的伟大英雄们都随其巨浪而去),原文的交际意图得以成功传递。其次,“三国周郎赤壁”,是说三国时期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建立奇功,使得孙刘联盟得以击败曹操之事。如果译者照字面直译(形如“三国时期赤壁之战中的周瑜”)读者绝不能穷尽其中的深层内涵。许渊冲译文为“Red Cliff where General Zhou won his early fame”,即“周将军在赤壁(之战)中名声大振”,和原文的交际意图极其吻合。再次,对于“遥想公瑾当年”的“当年”如何理解?很显然,“当年”指代的是“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以作者的交际目的为出发点,将“当年”的深层内涵译出。许渊冲译文“I fancy General Zhou at the height/ Of his success…”将“当年”理解为“成功的鼎盛时期”,这样一来,原文“当年”的指代内容得以传递,其交际意图亦得以实现。综上所析,可以看出许渊冲在翻译没有拘泥于原文的表层含义,而是融入源语的生态环境,由表层进入深层,适应原文包含深层内涵的词句,用适当的译文将其交际意图再现给了译文读者,达到了交际的目的,最终实现了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
结语
宋词博大精深,魅力无穷,其翻译绝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机械转换,亦非表层意义的简单传递,而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碰撞和融合的过程。许渊冲先生的译文较好地适应了宋词的翻译生态环境,实现了原文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翻译适应选择论对文学文本的翻译实践有着较强的解释力和可操作性。本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对许渊冲的宋词英译作出了尝试性探讨,希望能具一定的参考价值。然限于篇幅,本文翻译适应选择论的三维分析仅限于许渊冲英译的3首宋词,至于该理论是否适用于许渊冲的其他宋词英译作品,尚待今后进一步研究论证。
[1]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5-9+95.
[2] 胡庚申. 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4.
[3] 周方衡.试论许渊冲宋词英译的再创造[J].钦州学院学报,2016(12):49-53.
[4] 许渊冲. 宋词三百首[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07.
[5] Nida, Eugene. 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78.
[6] 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362-363.
[7] 武宁.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三维”适应与选择——以《长恨歌》许渊冲英译文为例[J].铜仁学院学报,2014(6):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