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古代钻石名称的演化及其认知

2018-02-11赵丽云

关键词:金刚钻金刚石金刚

赵丽云

(贺州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 广西贺州 542899)

钻石最早出现在印度,先秦时期就已经传入中国,中国古代书籍对钻石也有很多记载,只是名称代有不同。20世纪20年代,地质学家章鸿钊先生在其《石雅》一书中就涉及中国古代的钻石,指出中国古籍中的金刚、金刚石、金刚钻、削玉刀、如意珠、昆吾割玉刀、锟铻之剑、夜光璧等就是钻石,主要从国外传入[1]76-86。近年来,霍有光先生也对我国古代至近代文献所载金刚石作了一个简单的梳理[2]5。郝用威先生则以一篇长文《中国金刚石史话》 较详细地介绍了金刚石在中国的传播阶段及其名称演变,指出从新石器时代、周秦时期到清末,金刚石在中国先后被叫做昆吾(剑、刀)、舍利子、金刚(金刚石)、金刚钻、钻石等名称,并对金刚、金刚石、金刚钻、钻石之间的演变关系做了简单梳理[3]390-411。此外,郝用威在其《金刚石的称谓及其内涵在我国的演变》一文中对金刚石名称演变的内涵也有探讨,他认为金刚石之名在我国一经出现就被赋予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金刚钻一名则是突出了其雕刻玉石、钻玉补瓷等作用[4]24-26。王春云先生也著有多篇关于中国金刚石的研究论文①,其中,在《中国金刚石历史溯源研究概论》一文中,他提出5条有关中国金刚石历史溯源研究的推理原则,并以之来辨识中国古代金刚石的文献记载,认为金刚石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至少包括夜明珠 、夜光珠、夜光璧、宝珠、白珠等在内的10个以上不同的历史专名。[5]39-56以上研究对钻石在中国古代名称的演变多有论述,但中国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夜光璧、夜明珠、明月珠、宝珠等珍宝也未必都是钻石,古代中国人对于物质的辨别主要是依据外表,外表相似而质地不同的物品都可能被叫做同一名称,因此明月珠、宝珠等名称也可能包括其他物品,如玻璃制品,不能作为钻石的专名。此外,郝用威先生在《中国金刚石史话》《金刚石的称谓及其内涵在我国的演变》两文中也涉及中国古代钻石名称的演变内涵,但也还有充实的余地。笔者即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古代钻石名称的演变、内涵以及时人的认知再作进一步探讨。

一、切玉刀和昆吾剑:传说中的治玉工具

最初,钻石不是因其美丽,而是因其硬度和耐火受到人们的重视。钻石在早期印度就被当成一种切割工具,传到中国后也主要被用作治玉工具,且因其坚硬和治玉功能被称为“锟铻之剑”“昆吾剑”“切玉刀”“割玉刀”等。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最早记载钻石的主要是《列子》和《海内十洲记》。如《列子·汤问篇》②载:

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铻之剑,火浣之布。其剑长尺有咫,炼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6]189

“切玉如切泥”的锟铻之剑即为钻石。在先秦时期的传说中,周穆王曾经西巡,与西方诸部落有交往,也得到许多西方奇珍,所以后世之人经常把一些来自西方的珍异,如上文的“锟铻之剑”“火浣布”安排到周穆王西征之时。锟铻之剑的得名应与夏商时期名为昆吾的部落有关,这一部落以善于制造陶器和铜器而著称,因而《列子·汤问篇》的作者首先将“切玉如切泥”的钻石理解为刀剑之类,然后就以前代善冶之族的名字命名为“锟铻之剑”,以凸显钻石的强硬与功用。《海内十洲记》亦载:

流洲在西海中,地方三千里,去东岸十九万里。上多山川积石,名为昆吾。冶其石成铁,作剑光明洞照,如水精状,割玉物如割泥。亦饶仙家。……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秦始皇时,西胡献切玉刀,无复常满杯耳。[7]66-67

钻石,在此被称为(昆吾)剑、昆吾割玉刀、切玉刀。昆吾剑,以其冶炼之石产于所谓流洲之昆吾而得名,但其实也与传说中的昆吾一族有关,先是以族名山,再以山名剑;切玉刀是直接因其用途而命名;昆吾割玉刀之名则是将传说中钻石的来源地与功用合二为一了。《海内十洲记》乃仿《山海经》而作,虽题为西汉东方朔所作,但一般认为大约成书于汉魏之时。《海内十洲记》中昆吾被安排在西海流州,说明在汉魏时人心目中钻石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产地应该就是印度,而此书中所说“秦始皇时,西胡献切玉刀”以及上引《列子·汤问篇》所谓“西戎献锟铻之剑”也透露出同样的信息。《海内十洲记》这段文字还反映了钻石作为宝石的透明度,所谓“作剑光明洞照,如水精状”。此外,《三辅黄图》卷三也载汉代“奇华殿,在建章宫旁,四海夷狄器服珍宝,火浣布、切玉刀,巨象、大雀、师子、宫马,充塞其中。”[8]168也包括切玉刀,即钻石。

晋世仍继承了前代切玉刀之名,西晋张华《博物志》卷二载:“《周书》曰:‘西域献火浣布,昆吾氏献切玉刀。火浣布污则烧之则洁,刀切玉如脂。’布,汉世有献者,刀则未闻。”[9]194《博物志》引《周书》称“昆吾氏献切玉刀”,其实是依据前代传说将“昆吾氏”和“切玉刀”直接联系起来;所谓“刀则未闻”,是因为这时钻石已有了新的名称——金刚,不过西晋人张华可能尚未知晓前代切玉刀和当代金刚之间的关系。而至东晋时期,郭璞就已知道“切玉刀”又名“金刚”,如郭璞《玄中记》曰:“大秦国出金刚,一名削玉刀”[10]616,削玉刀即为切玉刀。

上述可知,先秦至汉晋时期,切玉刀、昆吾剑之类名称主要强调钻石切玉如削泥的功用,在时人心目中乃是域外异宝、神仙之物,这是传说中的夸张。唐宋之后,切玉刀等名主要在诗文中用作比喻,如宋苏东坡《送李公恕赴阙》云:“君才犹如切玉刀,见之凛凛寒生毛”[11]150;金元好问《答俊书记学诗》曰:“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12]658,等等。

二、金刚:佛教的譬喻

钻石“金刚”之名最早记载于东汉官修本朝史书《东观汉记》卷九:

邓遵破诸羌,诏赐邓遵金刚鲜卑绲带一具,虎头鞶囊一,金错刀五十,辟把刀、墨再屈环横刀、金错屈尺八佩刀各一,金蚩尤辟兵鉤一。[13]305

邓遵在东汉安帝时官至度辽将军,因军功,又因系邓太后从弟,在元初五年(公元118年)被封侯,获赏赐极厚,《东观汉记》所载“诏赐邓遵金刚鲜卑绲带一具”理应在封侯之时。所谓“金刚鲜卑绲带”,“金刚即金刚石,镶嵌金刚石的铜带钩,并与皮革编织的带子配套,比一般铜带钩为高贵,当东汉安帝将金刚鲜卑绲带一条赏赐打了胜仗的邓遵,应认为金刚鲜卑很可能是与外来敌对势力战斗中的战利品。”[14]39-40

金刚系“梵文Vajra意译,巴利文作Vajira,音译跋折罗,指金属中最刚者。一作武器,为帝释和密迹力士所持的金刚杵,一作宝石,即金刚石。佛教典籍多以金刚作为譬喻。《金刚仙论》卷一:‘言金刚者,从譬喻为名,取其坚实之义,如世间金刚。有二义,一其体坚实能破万物,二则万物不能坏于金刚。’”[15]669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所以钻石“金刚”一名也随之而来。

三国吴丹阳太守万震《南州异物志》也记:

金刚,石也, 其状如珠,坚利无匹,外国人好以饰玦环,服之能辟恶毒。[16]3614

上引《金刚仙论》所谓“万物不能坏于金刚”本就含有保护之意。古印度宝石专著《游吟佛者》也认为钻石具有保护的力量,佩戴钻石的人都将免遭毒蛇、水火、毒药、疾病、偷盗以及妖术的侵害。因此,随着金刚之名的传入,钻石“辟恶毒”的观念也一并输入中国。而金刚“其状如珠”的记载,则表明万震了解的钻石是人工制作而成,并不是天然的,再辅之以“外国人好以饰玦环”的认识,说明三国时期的中国人已经知道钻石除治玉的用途外,还可以加工成首饰佩戴。其实,从上引《东观汉记》来看,金刚石饰品早已在东汉时期就进入中国,邓遵所获“金刚鲜卑绲带”可能也曾被当作“辟恶毒”的护身符。

《晋起居注》亦曰:

咸亨三年,敦煌上送金刚,生金中,百淘不消可以切玉, 出天竺。[16]3614

据考证,上引文“咸亨”应为咸宁[14]37。咸宁三年(公元277年),敦煌上送的这一钻石就来自印度,而钻石“生金中,百淘不消”的说法可能也源自印度。钻石确实经常被发现在金矿旁边,印度的淘金者可能在无意中发现钻石“百淘不消”,之后随着钻石的外传,钻石“生金中,百淘不消”的说法也一并流传开来。古希腊罗马对钻石也有类似看法,如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钻石是在黄金中形成的某种内核,古罗马学者老普林尼认为钻石总是和金子一起被发现的[17]20。

在晋咸宁三年前后,葛洪《抱朴子》和郭璞《玄中记》中也有对钻石的描述。《抱朴子》载:

扶南有金钢,可以刻玉。体似紫石英,外国人名为千延。至于百丈底,着盘以铁槌打之,不能伤。以羖羊角扣之,则漼然冰泮。[20]3614-3615

此“金钢”即为金刚,是产于扶南的钻石。“以铁槌打之,不能伤”,强调的是钻石的硬度,这与古罗马学者老普林尼的看法相同:“钻石具有难以描述的坚硬度,当人们把它放在铁砧上,用锤子敲打它的时候,它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回击力,反使得锤子和铁砧都迸裂成碎片。”[17]20而“以羖羊角扣之,则漼然冰泮”,则与佛教传说有关,如禅宗六祖惠能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序》中说:“金刚喻佛性,羚羊角喻烦恼。金虽坚刚,羚羊角能碎;佛性虽坚,烦恼能乱”[18]15云云。郭璞《玄中记》则载:

大秦国出金刚,一名削玉刀,大者长尺许,小者如稻黍,着环中,可以刻玉。观此,则此则金刚有甚大者,番僧以充佛牙是也。欲辨真伪,但烧赤淬醋中,如故不酥碎者为真。若觉钝,则煅赤,冷定即锐也。故西方以金刚喻佛性,羚羊角喻烦恼。[10]616

晋人已知可以将小粒钻石放入指环中以刻玉。关于晋代的金刚指环,也有出土文物可以佐证。1970年,在南京象山东晋尚书王彬家族7号墓出土镶嵌有金刚石的银指环一件,放在男棺内,大约在死者的手旁。这枚指环“扁圆形,平素无花纹,上有方形斗状方孔,长宽0.4厘米,内嵌金钢石一粒,直径一毫米余,作八面体,锥体尖端向外。指环直径2.2 厘米。”[19]35王彬出身于东晋第一流高门琅琊王氏,其家族墓中的这枚金刚石指环可能来自西域。《宋书·夷蛮传》曾记呵罗单国“元嘉七年,遣使献金刚指镮,赤鹦鹉鸟”[20]2381等,同传还记元嘉五年天竺迦毗黎国王月爱遣使奉表,“奉献金刚指环、摩勒金环诸宝物,赤白鹦鹉各一头。”[20] 2386《南史·夷貊传上》也有同样记载。可见,晋宋时期的金刚指环多是西域所献,一般为皇室、门阀士族拥有。王彬家族墓出土的这枚金刚指环可能曾被当成刻玉工具,但也可能因其珍稀及具有护身符之意而被用作饰品。

此外,《魏书》《周书》《北史》《隋书》都记波斯国出金刚;《旧唐书·西戎传》载中天竺“有金刚,似紫石英,百炼不销,可以切玉。”[21]5306《新唐书·西域传上》也载中天竺国有金刚。

两晋南北朝时期,除金刚之名外,钻石也被叫做如意珠和舍利。章鸿钊先生在《石雅》中写道:“姚秦鸠摩罗什《大智度论》卷十云:‘如意珠生自佛舍利,若法没尽时,诸舍利皆变为如意珠。’……元魏吉迦夜译《杂宝藏经》卷六云:‘佛言此珠摩竭鱼脑中出,此珠名为金刚坚也。’则如意珠与金刚明非二物矣。魏昙鸾《往生论注》卷下亦云:‘诸佛入涅槃时,以方便力留碎身舍利以福众生,众生福尽,此舍利变为摩尼如意宝珠。’然则舍利亦必有金刚其物矣。”[1]79郝用威先生也有类似看法[3]391-392。不过,如意珠和舍利并不是钻石的专名,只是佛教徒惯以质地坚硬、晶莹透彻的钻石充当这两种物品,况且这种说法主要出自佛教徒所译佛教经典,这一时期对钻石的称呼应该还是以金刚为主。

上述可知,受佛教的影响,晋唐时人主要称呼钻石为“金刚”,突出了其硬度和“辟恶毒”的护身符作用。

三、 金刚石、金刚钻之名与人们的认知

唐朝中期以后,钻石也被称为金刚石、金刚钻。唐人刘餗《隋唐嘉话》卷中载:

贞观中有婆罗僧,言得佛齿,所击前无坚物。于是士马奔凑其处如市。时傅奕方卧病,闻之,谓其子曰:“是非佛齿。吾闻金刚石至坚,物不能敌,惟羚羊角破之。汝可往试之焉。”胡僧缄縢甚严固,求良久,乃得见。出角叩之,应手而碎,观者乃止。今理珠玉者皆用之。[22]101

《隋唐嘉话》成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刘餗为史学家刘知几之子,官集贤殿学士,兼知史官,监修国史。两唐书《傅奕传》无此段文字,大约是刘餗 记录了当时的传说,而这一传说应是根据以下3方面的史实糅合而成:一是有外来僧人以钻石冒充佛牙,二是自晋代就流传的羚羊角能击碎钻石的传说,三是唐初傅奕坚决反对佛教的儒家学者形象。尤可注意者,钻石在此被叫做“金刚石”,钻石本就是“石”,古代中国人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如《南州异物志》就说:“金刚,石也”,因此在当时钻石流行的称呼“金刚”后面再加一“石”字也是顺理成章的。此外,“今理珠玉者皆用之”之语,也说明钻石在当时仍主要被用作刻玉工具。而且,傅奕的这一传说在《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五、《唐语林》卷三、《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七均有记载,且均作“金刚石”,这说明宋人已比较普遍地称呼钻石为“金刚石”了。

成书于开元年间的《唐六典》卷二二还载“赤麖皮、琴瑟、赤珪、琥珀、白玉、碧玉、金刚钻、盆灌、鍮石、胡桐律、大鹏砂出波斯及凉州”[23]573,可见,在唐代中期,钻石也开始被称为金刚钻③。而《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亦载甘州回鹘出“金刚钻”[24]916。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六则同时提及“金刚钻”和“金刚石”:

玉人攻玉,必以邢河之沙,其镌镂之具,必用所谓金刚钻者。形如鼠粪,色青黑,如铁如石。相传产西域诸国,或谓出回纥国。往往得之河北沙碛间鸷鸟海东青所遗粪中,然竟莫知为何物也。盖天下至坚者,莫如玉,古者惟锟铻刀可以切之。今此物功用,乃与锟铻均,其坚可知矣。贞观中,有婆罗门言得佛齿,所击无坚物。时傅奕方卧病,谓其子曰:“是非佛齿。吾闻金刚石至坚,物不能敌,惟羚羊角能破,汝可往击之。”果应手而碎,是知此物自昔亦罕知者矣。[25]207-208

可知,宋人在称钻石为金刚钻的同时,也沿袭前代,称呼其为金刚石,两者通用。所谓金刚钻“往往得之河北沙碛间鸷鸟海东青所遗粪中”的记述,一方面可能来自古代西方的钻石传说:据说在东方一个深不可测的山谷中有很多钻石,但有无数条毒蛇守护,人们为了得到钻石,就抛下腐肉,钻石就粘到腐肉上,然后山鹰盘旋而下啄食这些诱饵,待山鹰吃饱后,人们就可以爬到山鹰的窝巢中,从它们的粪便中挑拣出钻石[17]21;另一方面,这一金刚钻“往往得之河北沙碛间”的记述还可与《唐六典》载凉州、波斯出金刚钻以及《新五代史》载回鹘出金刚钻相互参看,其实都与回鹘,尤其与占据河西走廊的甘州回鹘在陆上丝绸之路中介者的作用有关,“回鹘在漠北时期,就同唐朝友好相处,密切往来,并在很大程度上操持着唐朝在丝绸之路上的对外贸易。西迁后,分处河西、西州、龟兹、于阗等地的回鹘依旧同中原五代各朝以至宋、辽政权,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往返在丝绸之路上的使臣也络绎不绝。其中甘州回鹘最为突出。”[26]22甘州回鹘商人和使者们的足迹遍布东西各地,西至波斯、印度、阿拉伯,东及宋辽之汴京、上京等地。所以,钻石的原产地是印度,回鹘只是中介方,古人对此不够了解,也会以之为钻石原产地,上引周密所言金刚钻“相传产西域诸国,或谓出回纥国”就说明了这一问题。由此亦可见,唐宋时期钻石进入中国的途径之一是陆上丝绸之路。

元人亦称钻石为“金刚钻”,如元代刘郁所撰《西使记》载:“金刚钻出印毒,以肉投大涧底,飞鸟食其肉,粪中得之。”[27]4印毒即为印度,这一记载更为准确地指出了钻石的原产地,也更接近于西方的钻石传说,毕竟《西使记》来自蒙古使臣常德西行中亚的经历,能够获得西方比较多的信息。

由上文亦可知,唐代中期至元代,钻石主要还是被用作理玉工具,所谓“其镌镂之具,必用所谓金刚钻者。”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钻石名称的演变,宋人已经不太清楚古之切玉刀、昆吾剑等物品与金刚石的关系,将之当成了不同的物品,谓之“盖天下至坚者莫如玉,古者,惟锟铻刀可以切之。今此物功用乃与锟铻均,其坚可知矣。……是知此物,自昔亦罕知者矣。”明人亦是如此,如明代叶子奇《草木子·观物篇》曰:“昆吾之刀,可以切玉,是金之至精者也。……金刚钻可以钻石,是石之至精者也。”[28]18也把昆吾刀和金刚钻当成不同的物品。

四、 从金刚钻到钻石

由上文所引明代叶子奇《草木子·观物篇》亦可知,明人仍称钻石为金刚钻,再如《明史·西域传》也载鲁迷国在嘉靖年间曾进贡“金刚钻”等物[29]8626;此外,明人亦同时称钻石为金刚石,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卷十就将“金刚石”释名为“金刚钻”,并说“其砂可以钻玉补瓷,故谓之钻”,还记其可“作钗镮服佩,辟邪恶毒气。”[10]616明人“金刚钻可以钻石”“其砂可以钻玉补瓷,故谓之钻”之类的记述,一方面解释了金刚钻之名的由来,如同前世切玉刀一样突出了钻石的功用;另一方面也为清人将金刚钻之名简化为钻石作了铺垫。而李时珍“作钗镮服佩,辟邪恶毒气”的记载,也是继承前代对于钻石的认知,如上文所引《南州异物志》载金刚“外国人好以饰玦环,服之能辟恶毒。”但也有不同,《南州异物志》强调的是“外国人好以饰玦环”,说明三国时代的中国人极少以钻石为饰品,主要是听说外国人有此习俗,在此前后,可能有个别贵族佩戴外国进贡的金刚指环等钻饰,但直至明代,帝王后妃对钻石作为饰物才有了较大的需求,清代更是如此,如慈禧太后就有一枚重达27.5克拉的钻戒以及其它钻石饰品。而这一转变应与西方钻石切割技术的发展有关,钻石早期的切磨方式主要遵循原石的八面体作为模板,打磨作业仅稍微改变八面体晶体的角度,制成品与原石差别很小,这一种切磨方式一直流行到大约15世纪。所以,在漫长的时光中,钻石在人们的心目中虽也有一席之地,但远不及其他宝石受珍视。15、16世纪,玫瑰状切磨开始出现,至此钻石才焕发出深藏的光彩,一跃成为欧洲宝石之首。十八世纪,又出现明亮式切磨,钻石展现出更为璀璨的光芒,更受人们珍爱、追捧。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明清两朝的宫廷才开始比较多地佩戴钻石饰品。

清代始有钻石之称。清人陈伦炯,历仕康乾雍三朝,乾隆年间官至浙江提督,作《海国闻见录》一书,其中就记载了“是以红毛呷板,从小西洋来中国者,由亚齐之北,麻喇甲之南,穿海过柔佛,出茶盘,而至昆仑,自呷而东至戈什塔;自戈什塔而东至亚齐,其海皆呼曰小西洋。人黑白不同,皆西域装束,长衫大领小袖,裹头缠腰。国富庶,……以金为币,钻石为宝。”[30]63清宣统《山东通志》中也载兰山县于家泉产钻石,并加以案语云:“钻石即金刚,名见唐书傅奕传,其物本非中国产,而矿物档案载此条。”[31]1516《桃源县志》(光绪十八年刊本)也记:“道光季年,邑南乡淘金者,以手撼水则有浪花,初不识何物,后始知之,土人转售江粤各省,皆以为西钻之佳者”[32]733,后两条记载还展示出我国也有钻石矿藏,钻石已不再仅仅是“它山之石”了。而钻石之得名,盖因“当时民间常见流动的小手艺工匠,让微粒金刚石嵌在铁锥的尖端,用弓牵引在瓷器上转动打眼,补好破损的部位,民间俚语简化了‘金刚钻’谓‘钻石’。在编地方志时又当以民间流传的方言词汇据实记录在志书中,其后又为著作家们将‘钻石’一词视为‘俗称’或‘又名’之谓。”[4]26

由上述可知,明清两代,钻石仍具有理玉补瓷的功能,但也日益作为昂贵的装饰品而备受王公贵族追捧。此时的中国人仍以钻石为宝,但显然对这一宝物的认识已与前代“切玉如切泥”的观念有所不同了。

结语

中国古代的钻石主要来自西域,一直被视为奇珍异宝。在上千年的时光中,古代中国人对钻石的称呼经历了从切玉刀、昆吾剑到金刚,再到金刚石、金刚钻、钻石等名称的演变。上述名称都突出了钻石的硬度和治玉补瓷的功能,这与古代中国人对钻石的认知及其主要用途有关。而且,我国古代钻石名称的演变,也显示出人们认识外来事物的本土立场和中国化趋势,切玉刀、昆吾剑之类,是先秦至汉代时人赋予钻石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名字;金刚是晋唐时期,受佛教影响从梵语意译过来的名称,具有佛教的譬喻意义;唐代之后佛教式微,遂出现金刚石、金刚钻之名,这是在金刚之名基础上的通俗化、本土化;清代钻石之名的流行,则是这一宝石之名在佛教影响消退之后彻底的通俗化和中国化。

注释

① 参见王春云《夜光的本质与夜明珠千古之谜的揭开》,《珠宝科技》2004年第3期第43-49页;王春云《中国金刚石历史溯源研究概论》,《珠宝科技》2004年第4期第30-47页;王春云《中国金刚石使用历史超过4500年》,《超硬材料工程》2005年第2期第54-56页等。

② 《列子》“伪书”之说,自唐代以来颇为流行,但并无确凿证据,所以岑仲勉等学者对此持反对意见,本文即依后者之议。

③ 东汉支娄迦谶所译《般舟三昧经》卷上《问事品第一》有“如金刚钻无所不入”之句,似乎金刚钻之名早已出现,但这一经书的异译本还有隋时阇那崛多翻译的《大方等大集贤护经》,在《大方等大集贤护经》卷一《思惟品第一》此句被译作:“云何当得如金刚,穿彻通达一切法故?”可见,支娄迦谶本中金刚钻之“钻”当为“穿彻通达”意,为动词。

[1] 章鸿钊.石雅[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

[2] 霍有光.我国金刚石简史[J].地球,1991(6).

[3] 郝用威.中国金刚石史话[M]//地质学史论丛(5)[Z].北京: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2009.

[4] 郝用威.金刚石的称谓及其内涵在我国的演变[J].湖北地矿,2001(2).

[5] 王春云.中国金刚石历史溯源研究概论[J].珠宝科技,2004(4).

[6] 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 [汉]东方朔,撰.海内十洲记[M].王根林,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8] 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

[9] [晋]张华,撰.博物志[M].[宋]周日用,等注.王根林,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0]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点校本(第1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11] [宋]苏轼.苏轼文集编年笺注[M].李之亮,笺注.成都:巴蜀书社,2011.

[12] [金]元好问.元遗山诗集笺注:卷十四[M].施国祁,注.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3] [东汉]刘珍,等撰.东观汉记校注[M].吴淑萍,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14] 郝用威.中国最早记载金刚石的文献[J].湖北地矿, 2000(Z1).

[15] 玄奘,辩机,撰.大唐西域记校注[M].季羡林,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 1985.

[16]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八一三[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7] 利奥·p肯道尔. 钻石传奇[M].罗晨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18] [唐]惠能,口述.六祖讲《金刚经》[M].臧长风,注释.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2.

[19] 南京市博物馆.南京象山5号、6号、7号墓清理简报[J].文物,1972(11).

[20] [梁] 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1] [后晋] 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2] [唐]刘餗,撰,隋唐嘉话[M].恒鹤,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3]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M].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

[24]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5] [宋]周密.齐东野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6] 樊保良.回鹘与丝绸之路[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4).

[27] [元]刘郁.西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8] [明]叶子奇.草木子[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9] [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4.

[30] [清]陈伦炯,撰.海国闻见录校注[M].李长傅,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

[31] [清]孙葆田,等撰.山东通志[M].台北:华文书局,1969.

[32] [清]余良栋,修.桃源县志(第2册)[M].刘凤苞,纂.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猜你喜欢

金刚钻金刚石金刚
金刚炮
追影记
纳米金刚石分散方法研究进展
简易金刚石串珠锯的设计
金刚石圆盘锯激光焊接工艺的改进
基于ADAMS仿真的金刚石框架锯机分析
没有金刚的金刚狼爪
金刚钻与瓷器活
“金刚钻”与“瓷器活”
“金刚钻”与“瓷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