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心理调适与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
2018-01-25田莉
田莉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教师心理;调适;职业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3—0028—01
农村学校教学资源较匮乏,很多物质条件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教师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幸福感较差。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和职业幸福感是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因而,重视农村教师的心理调适状况以及职业幸福感是必要之举。
一、 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自我调适
(一)教师个人自我调节
教师可以自己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科学合理的心理调适方法。当前中国的心理健康事业已经进入到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网络上、影视报道上以及报纸杂志上面有关心理健康的内容铺天盖地。教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就应在观念上重视心理健康,学习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运用心理健康调节自己的身心发展,并努力服务自我成长。
(二)运用“行为-认知-精神分析”的综合疗法,减缓焦虑
1.自我认识
首先,作为农村小学教师,应该先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和环境,正确地认知自己,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其次,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准确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对自己有良好的认知能力,适度地给学生留有学习空间,学会放手。
2. 放松训练 调节情绪
调节自我情绪也能缓解压力,并能更好地保持身心舒畅。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借助音乐,做有氧呼吸,逐步放松自己的心态,不要思考过度。农村教师可以利用自然环境时刻陶冶自己的情操,多看看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特别是丰收的季节,能看到忙碌的人们以及金黄的麦穗,心情会得到较好的舒缓,压力也能得到释放。
(三) 强有力的学校支持系统
1.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模式
学校的管理主要是人的管理,学校中的人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这两大主体。故此,学校要以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发展为主要出发点,并引导教师制定适应自己发展的关键性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尽量减少不切实际的工作内容。并用发展性的眼光评价学生,不把成绩当成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因而对教师的工作业绩认定最好精细到知、情、意、行这四个方面。
2. 优化学校的物质环境
农村学校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这是其他学校所不具备的优势,但在这个过程中也要为老师营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发挥物质环境潜移默化影响的作用。物质环境的创设应与学校的需求相一致,满足育人的要求的同时,有意开展美学环境设计。学校的各项基本建设都要从设计到布置,遵循自然、和谐和美观的功能性要求,教师生活在其中能真正体会到环境带给人的愉悦。
二、 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最佳方式
(一) 教育管理部门
1. 提升农村教师的薪酬,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学校管理部门需要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在合理与合法的范围内提高教师的福利报酬,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完善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并做好考评,不但要支持农村优秀教师,更要让他们愿意去教,用心去学。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的同时,将自己的外在变化需求变成教师的内在修养。这不但有助于提升教育的长远发展,更有利于教师自身幸福感的提升。
2. 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教师选择教育职业的原因是通过该职业能获得成功体验。很多教师将 “桃李满天下”看成是人生的一大快事。但教师工作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当前,教师一方面要背负升学压力,教育改革和实践模式的推行,要求教师必须积极参与其中,比如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等。另外一方面,教育出现问题后,大部分矛头全部指向教師,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基于此,各项问题带给教师大量的压力,学校的管理部门需要结合实际状况为教师开展各类有效的减压措施,让教师在轻松的环境中传授知识。
(二) 社会方面
社会对教师的支持是教学幸福感的来源途径之一,由于社会舆论以及价值观对教师的职业认同产生较大的导向作用。公共的信任和支持让教师这一行业获得尊重,教师会将教学看成是自己追寻的事业,并保有积极、肯定的看法。但如果社会长期以来质疑和抨击教师,导致教师的士气低落,甚至对学习产生厌倦感,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方向,那么投入到教学中的热情和精力会逐步减少。基于此,社会就要积极宣传优秀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先进事迹,并让全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有良好的认同,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农村小学教师群体是我国基础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力量,社会要更加关注他们的整体幸福指数,也期待通过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努力,逐步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