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研究

2017-07-28陈世东

魅力中国 2017年10期
关键词:有效导入兴趣小学语文

陈世东

【摘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哈·曼曾所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良好的课堂导入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导入;兴趣

前言

在新课程理念中,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主要看它是否引起学生了注意力以及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导入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可以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即所谓的“课伊始,趣即生”。也就是说,要想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牢固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需要教师在合理设课堂导入。现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结合实际,合理设置

虽然课堂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才是实现成功导入的最佳途径。所以教师在课堂导入的设计过程中,首先就要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在充分理解和分析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习目标去设计课堂导入,从而使自己所设计的课堂导入与所受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识能力基础、心理状态、知兴趣爱好的差异程度,创造一种令学生提出问题,产生矛盾的情境,从而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强烈探求,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找春天》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结合课文内容特点,教师通过播放音乐曲目《春天憧憬曲》,同时展示各类春景的CAI课件创设春天的情境,引导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思考: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学生思考并讨论结束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绽放的花朵,嫩绿的小草,还带来了哪些美丽的景象呢?我们一块儿到课文中去“找春天”吧”。由此导入新课。由于春天是个五彩斑斓的季节,但在这一节课中教师引入时只播放一点点春花、春草的景色,让同学意犹未尽时萌生“找”的愿望,此时教师适时的引入新课,激发了同学的阅读兴趣。所以说设计课堂导入要注意结合教材内容实际,同时结合学生特点,采取相应的方式,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导入的积极作用。

二、利用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爱听故事。教师可以结合他们这一特点,利用讲故事的办法设置课堂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首先把课文内容以童话故事的形式描述出来:“在一个寒冷的大年夜里,当人们都和家人朋友围坐在火炉旁开心的吃东西、看电视时,街上却有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卖火柴……第二天,可怜的小女孩被冻死在墙角里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快就被故事所吸引。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提出如下问题:小女孩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卖火柴的呢?在大年夜你都做些什么呢?咱们再来看看美丽的小女孩在干什么呢?在这样又黑又冷的大年夜里,小女孩为什么不回家呢?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故事导入,同时设置有效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不仅可以设身处地地引导孩子走进文本,而且还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认识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和痛苦,體会出当年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小女孩的悲惨辛酸,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这种导入方式,教师不仅让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通过导入,以及结合导入所设置的问题,有效的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导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电教手段的不断优化,多媒体教学也已经逐渐普及。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教师可以运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演示,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内容为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的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在14年年初拍卖两件文物的拍卖录像。通过播放录像设置问题:是什么让这两件仅仅是19世纪的铜质文物的拍卖让世界如此瞩目呢?从而引入新课,促使学生主动去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知道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怎样野蛮的毁灭了圆明园。从而掌握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及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又比如说在学习《猴王出世》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先播放《敢问路在何方》这首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然后顺势问道: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电视剧的主题曲吗?生齐声答道:《西游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是谁,然后进一步引出孙悟空并设问:那么你们知道孙悟空是从哪里来的?他为什么被称为美猴王吗?从而引入本课主题。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一节愉快、有趣的语文课就在这种轻松地导入方式中拉开了帷幕。总之,利用多媒体导入可以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或者直观生动的教学图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四、小结

当然除了笔者以上所说道的课堂导入外,还有许多导入方法如设置悬念导入、创设情境导入、音乐导入、图片导入等等,可以说小学语文课前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教师在导入时既可以只采用一种方法,也可以几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采取相应的方式,同时根导入语还应该与教学内容相关联,导入语的情境创设以凸现文章的重难点为出发点,而且能够直入主题。这样,导入才能起到深入主体,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琳.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教学艺术探析[J].亚太教育,2015(35)

[2]孙蓓蕾.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新课导入的技巧[J].学周刊,2015(08)

[3]张淑芝.关于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技巧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

[4]马骏.优化语文课堂导入的原则与方法[J].新西部(理论版),2012(11)

[5]张娟.优化中学语文课堂导入提高教学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2(S1)

猜你喜欢

有效导入兴趣小学语文
让导入充满智慧,让课堂富有灵性
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种有效导入
中学语文课堂有效导入策略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