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思考
2017-06-24刘英
刘英
摘要:数学教师应在平时上课中,有意强化学困生对数学的敏锐感,多引导他们对数学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通过有趣的喜闻乐见的场景引入课题,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仿佛自己进入故事情境中,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积极的思维以强动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困生 转化
一、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几点因素
1.数学概念和定理的理解水平不同。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很多数学概念以及数学的相关公式很抽象,尤其对于初中生来说,正处于理论具体走向理论抽象的思维过渡阶段,更注重感观感知,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往往无法正确理解和认识,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对数学产生兴趣。例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一些学生无法理解它与轴对称之间的关系,也不懂得图形对称的具体概念,而如果教师没有把握好学生的这些弱点,就不利于学生打好数学理论基础,从而导致差生的产生。
2.学生缺乏学习自觉性。对于初中生来说,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指导和有力监督,就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状态的松懈,尤其是面对数学知识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时,学生往往会产生畏难心理,无法充分理解教学中的所有内容,同时也无法提出问题,不会指出自己的困惑所在,长此以往,便可能导致学生的阅读速度缓慢,理解水平不高,无法提高成绩。
3.无法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一些学生对教师课上的讲解充耳不闻,对课堂上的提问活动等漠不关心或者消极、被动地参与,对于教师布置的课后练习和作业也敷衍了事,这就导致了一些学生的学习变得漫不经心,得过且过,从而降低了自己的数学成绩和数学水平。
二、培养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好课本。其实,对于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程提供了很多平台,也创造了很多条件。每个版本章前都有导图,还提供了很多阅读材料,如讲毕达哥拉斯因发现了勾股定理而欣喜若狂,宰了100头牛来庆祝;华罗庚自学成才;陈景润勇探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等真实感人的故事,使“学困生”在感情上引起共鸣。
2.减法教育。在教育学生时,当我们遇到学习自主性很差的学生时,往往下的结论是学生没有学习压力。事实上现在的学生逆反心理很严重,你朝东他偏朝西。作为数学老师,我们不能一味地给学生加压,而是要合情合理地要求学生。对于班级里的“学困生”,我们对他们的要求要降低,如每天只要做对一半题,就可以给“优”等。有的题目确实困难可以适当抄一些感兴趣的概念、定理等。这样让學生感觉自然又无强迫之感,对学习数学会产生兴趣,学习的主动性自然会提高。
3.举办数学活动周。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数学周活动,效果很好。数学老师可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主办《数学趣味小报》,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史及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知道数学并不是脱离实际的,是有趣的、有用的,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数学也是一种工具,学好了数学对于学习相邻学科如物理、化学都很有帮助。还可以请老师或同学做《数的由来》等专题报告,向学生讲述“数的概念的由来”“古人如何记数”“数的家庭”等,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顿时对数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三、帮助数学学困生形成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指导数学学困生制订出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要指导他们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简单问题课前解决了,课上集中精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教师要指导学困生记好课堂笔记,监督他们独立完成作业,坚持课后复习,及时系统小结,要引导学困生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利用图形、表格、知识树等形式,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形成框架结构,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加强对差生的情感教育
很多教师只关注优等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进度,往往忽视了后进生的学习状况,这种长期不受关注和重视的状态会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加丧失信心,从而导致数学成绩的继续恶化,最终导致放弃数学学习。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尤其是对差生来讲,往往内心会更加敏感,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爱护,当这些差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一定的进步时,无论进步的快慢和进步的大小,教师都应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表扬,从而提升学生的自豪感,使学生更有学习数学的动力和热情。另外,教师也要在教学中注意自身的形象,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教学水平,为差生的学习起到一个良好的模范作用,这样才能在培养差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同时,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也是一样的,学困生之所以学习不好,就是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在教学工作中对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两天能够完成的工作,应常抓不懈,只要通过严格管理,积极引导,学困生终究会对数学产生兴趣,而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明白:要想学好初中数学,关键是勤奋。
参考文献:
\[1\]林海军.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J\].科技咨询导报,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