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尽其用 发散思维
——例谈如何在练习题中对小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2017-02-25江苏省响水县解放路小学
江苏省响水县解放路小学 向 利
“题”尽其用 发散思维
——例谈如何在练习题中对小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江苏省响水县解放路小学 向 利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数学学习具有培养发散思维的优势。发散思维就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的内涵告诉我们,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智力、锻炼能力,特别是发展小学生求异性、创造性思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不同寻常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开阔视野,优化思维品质。遵循这一理念,我在近年来的数学教学实践中,科学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巧妙引导学生实践体验数学,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主动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一、“殊途同归”——培养学生灵活多样的发散思维
“殊途同归”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殊途同归”是指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样的问题,即解决数学问题时要注意一题多解,它可以使知识点串联、综合沟通,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例如,在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天天练中有一题:同学们玩扔沙袋游戏,甲、乙两班共有120个沙袋。如果甲班给乙班6个,乙班再给甲班10个,这时两班沙袋数量相等。问:两班原来有多少个沙袋?我让学生先自己读题目,然后独立思考、交流,再组织学生汇报。通过交流发现学生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不同的方法。方法一:从“甲班先给乙班6个,乙班再给甲班10个,这时两班沙袋数量相等”这句话可以知道乙班比甲班多,(10-6)×2=8(个),只要把8个的一半,即8÷2=4(个)给甲班,乙班留一半,那么甲、乙两班沙袋数量相等。因此,计算方式如下:(10-6)×2=8(个),8÷2=4(个)。甲班原有沙袋数:120÷2-4=56(个),乙班原有沙袋数:120÷2+4=64(个)。做完了第一种求解方法后,我又引导学生开始想第二种求解方法。我让学生回忆我曾经跟他们讲过的用倒推法去解题。在倒推过程中,学生首先考虑的是:甲、乙两班是经过互相交换沙袋后,最终达到数量相等的。在此基础上,我让他们用倒推的思维方法,假如都不交换,也就是把给出去了的要回来,一步步推向前,就可得出甲、乙两班各自原有的沙袋数。 为了明确思路,我先画出如下图示: +6 -10,120÷2——甲1(60)——甲2(66)——甲3(56)。 -6 +10, 120÷2——乙1(60)——乙2(54)——乙3(64)。 从上图示,可用下列式子计算甲、乙两班各自原有的沙袋数:甲班原有沙袋数:120÷2+6-10=56(个),乙班原有沙袋数:120÷2-6+10=64(个)。做完了第二种求解方法后,我又让学生继续思考第三种求解方法。我跟孩子们一边读题一边想:已知甲、乙两班沙袋之和是120个,经过甲班给乙班6个,乙班给甲班10个后,两班沙袋数相等,这说明乙班比甲班多出(10-6)×2=8(个),这就是说甲班和乙班沙袋差为8个。已知甲班和乙班沙袋的和与差,这是和差问题。按照和差问题求解方法,可列式计算:甲班原有沙袋数:(120-8)÷2=56(个),乙班原有沙袋数:(120+8)÷2=64(个)。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靠常规寻求变化,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不受现成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方式的束缚,其结果可能由已知推导未知,发现新事物、新理论,这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孩子们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最佳的想法,这样就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突破教材的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强行统一学生的思考方法,因为这不符合学生思考过程的实际,阻碍了发散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以,我鼓励学生多渠道、多方向从不同的角度大胆地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发散思维的流畅性。
二、“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发散思维
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孩子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还要通过多次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孩子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孩子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可通过讨论启迪孩子的思维,开阔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孩子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我通过“举一反三”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纵向发散思维,“举一反三”可以从解决一个问题类推而解决许多相类似的问题。对一个问题推广,一般是把条件或结论进行相似变换。只要细细研究便可提出很多相类似的问题,其实这是一种类比性质的推广,往往会得到一些形式相似、有内在联系的结论。
“条条大路通罗马”,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数学问题,一方面体现了学生解题的灵活多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对这几种方法的比较,可以找出一种自己认为最简单、最容易理解的解题方法,从而提高解题效率。“殊途同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联想、概括并获得多种解题途径,从而不断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开阔他们的视野,增添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能培养发散思维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