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分析

2016-07-13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化检验可行性分析肝素

宋 菁

(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 铁岭 112500)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分析

宋 菁

(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 铁岭 112500)

【摘要】目的 探究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5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检查手段,对其血清以及肝素抗凝血浆进行检查,并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 经检测之后,尿素氮、氯离子、镁离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肌酐通过对比,以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对比钠离子、葡萄糖以及钾离子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采用肝素抗凝血浆对急诊生化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具有较快的检查速度,并减少了溶血现象的产生。

【关键词】肝素;生化检验;血浆;可行性分析

传统血清分离中,分离时间的延长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急诊检验报告,因此对患者的治疗产生抑制现象[1]。除此之外,传统制备血清的过程中,分离血液会因为相关杂质大大增加了管道堵塞的概率,并且对有效成分起到了一定的损伤现象。此研究则对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进行分析,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究,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50例患者,男性患者为92例,女性患者为58例,患者年龄最大为61岁,年龄最小为22岁,平均年龄为(32.3±6.89)岁。

1.2 方法:按照常规检查方法,需要抽取患者静脉血6 mL,并将其注入两支试管中,每支试管3 mL。同时,在未含有抗凝剂的管中注入静脉血3 mL,并在37 ℃的温度下进行温浴,时间为30 min,随后对血清进行分离。在含有肝素钠抗凝管同样注入静脉血3 mL,在对其进行混匀之后进行分离。同时对患者的血清以及肝素抗凝血浆实行10项急诊生化项目,病毒UI血清以及血浆进行检测,利用相关配套试剂以及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结果实行检测,检测次数为3次,最终结果选择三次结果的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2]:其检测指标包含Na+(钠离子)、Glu(葡萄糖)、K+(钾离子)、Bun(尿素氮)、Cl-(氯离子)、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Ca2+(钙离子)、Mg2+(镁离子)、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Cr(肌酐)等相检测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选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处理,数据之间以P<0.05为差异,表示相互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中的患者经检测之后,对比血清以及血浆中的Bun(尿素氮)、Cl-(氯离子)、Mg2+(镁离子)、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Cr(肌酐)等,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血清以及血浆中的Na+(钠离子)、Glu(葡萄糖)以及K+(钾离子)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10项急诊生化指标测定值

3 讨 论

此研究经过探究后表明,血清以及血浆中的Bun(尿素氮)、Cl-(氯离子)、Mg2+(镁离子)、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Cr(肌酐)最终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此外,结果表明血清钾的浓度有所提升,而产生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患者血小板在进行血液凝固时会形成一定的损坏,同时血小板中包含的钾离子可以充分将血液进行释放,而血清钾和血浆钾相比较而言,其血清钾的浓度较高[3]。如果血清分离时间较长会使少数红细胞利用相关细胞膜自身所具有的通透性致使钾离子逐渐产生渗出现象。而钾离子和血浆中包含的相关固体物质的含量并不高,同时能够使血浆产生被稀释效果。在对其进行整个实验的过程中,肝素和钠离子产生相互结合的效果,离子电极和钠离子自身所具有的敏感性会因为肝素而呈现下降趋势,从而使得血清以及血浆中的钠离子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由此能够看出血浆中的钠离子含量明显高于血清中的钠离子含量。利用回归分析方法能够看出,在血液凝固时其红细胞会大量的消耗糖,而肝素钠在抗凝血浆的过程中,检验结果较为显著的则为葡萄糖,血清葡萄糖和血浆葡萄糖相比较而言,血清葡萄糖浓度较低[4]。

在对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其检查时间过长,因此会加长患者的患有时长,特别是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检验的过程中,会因为等待检验结果时间过长而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5]。此研究所采用血浆对患者实行生化检验,已经在临床中存在相应的研究成果。其肝素是一种黏多糖,同时自身具有相应的负电荷,其中包含硫酸基团,并且具有较大的相对分子质量,能够有效的从多个方面进行抗凝。而对患者进行血液抗凝则是将血液中血小板集聚现象实行抑制,然而肝素则是对血液中凝血活酶的形成进行抑制,同时利用抑制凝血酶活性而起到相应的抗凝效果。并且在浓度较低的情况下,肝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血液中的丝氨酸蛋白酶自身所具有的活性存在一定的抑制效果。与此同时对凝血酶整个催化过程起到阻碍效果,从而对X因子发挥出的效果进行遏制。此外,肝素和血液中所具有抗凝血酶具有相互作用效果。将肝素和血酶进行相互结合,能够有效加强肝素抗凝血酶的水平。在对患者进行生化检验时,在检查过程中加入肝素有效的将血液凝固过程进行避免,从而获取正确的测定值,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此,医务工作人员通常情况下会采用肝素抗凝剂进行检查,从而减少对标本检测的时间。

然而对病情持续发展的患者而言,良好的治疗时机对患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因为充分的治疗才可以提升抢救率,减少事故的发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以此来对患者的生命进行抢救。此研究通过分析可知,和常规血清相比较而言,肝素抗凝在急诊生化检验中较为合适,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效避免检查结果受到相应的影响。综上所述,肝素抗凝血浆检验能够减少检查过程中的用时,同时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充分的时间。与此同时,利用血浆钾对患者进行检查,能够直观的呈现出患者的实际情况,从而为生化检验提供可靠的临床数据,提升治疗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张玉洪,柏灵灵,张莉萍.住院患者急诊生化检验报告时间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24):3344-3347.

[2] 唐继海,黄文方,李峥嵘,等.生化检验分析中肝素钠抗凝血浆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3):1589-1590.

[3] 唐筑灵,徐国宾.不同抗凝剂对测定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结果的影响及其临床结果比对[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2): 186-188.

[4] 李平利,王凤山.肝素类似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0,31(6):427-430.

[5] 万丽卿,唐黎明.血浆中细菌内毒素定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2,24(9):1677-1682.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095-02

猜你喜欢

生化检验可行性分析肝素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干扰及纠正性回归分析
拓展训练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研究
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