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16-12-07吴亚英
吴亚英
【摘要】 目的 探讨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5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 52例非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 检测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 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等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蛋白(ALB)[(26.1±4.6)g/L]、总蛋白(TP)[(44.2±8.2)μmol/L]、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A/G)[(0.7±0.4)g/L]等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52.6±6.1)g/L、(78.6±8.4)μmol/L、(1.6±0.8)g/L](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在进行生化指标检验后, 可以更加及时有效的判断病情,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 可考虑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生化检验;诊断;肝硬化疾病;临床应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8.080
肝硬化是一种易引发癌变、合消化道出血、并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性慢性肝病, 其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就是上消化道出血。疾病若得不到及时的发现与治疗, 会严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生化检验项目能检查出患者肝细胞损伤程度, 通过检查结果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此病患者死亡率, 提高临床疗效, 对肝硬化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为了探讨分析应用生化检验诊断肝硬化疾病的临床价值,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和同期进行检查的非肝硬化患者共104例, 对患者的各项生化检验项目指标检测, 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 并作为观察组。入选病例均排除肝包虫、酒精等其他原因所导致的肝硬化患者, 诊断标准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3], 其中男25例, 女27例, 平均年龄(56.21±4.23)岁 ;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非肝硬化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7例, 女25例, 平均年龄(55.92±3.7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本院采用西门子ADVIA2400全自动生化仪, 受检者均清晨空腹抽静脉血5 ml, 并以3000 r/min进行离心处理, 待标本中血清彻底分离后, 检测相关生化指标[4], 包括TBIL、DBIL、TP、ALB、AST、ALT、γ-GT、ALP、A/G。同时, 对比两组纤维化指标, 包括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以及Ⅳ型胶原(Ⅳ-C)。
1. 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TBIL、DBIL、TP、ALB、AST、ALT、γ-GT、ALP、A/G、HA、PC-Ⅲ、LN、Ⅳ-C指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比较 由临床数据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 ALT、AST、ALP、γ-GT、TBIL、DBIL 等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ALB、TP、A/G 等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肝硬化患者的四项纤维化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肝硬化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一种疾病, 具有死亡率高、发病率高、无特异性等特点, 主要发病人群为40~50岁的中年男性[5], 由于肝硬化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 因此当症状被发现时, 大多数患者已经处于肝硬化晚期或癌变的状态, 最终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要定期进行体检生化检验作为临床上一种常用诊断手段[6], 主要是指利用化学或生物方法对人类身体进行检查。通过各指标的不同检测人的身体状态。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和体检患者的主要生化检验项目指标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ALT、AST、ALP、γ-GT、TBIL、DBIL等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ALB、TP、A/G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显示, 肝硬化患者在进行生化指标检验后, 可以更加及时有效的判断病情,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 可考虑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傅首伟. 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11(19):156-157.
[2] 吴晓鲁. 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5, 9(10):80.
[3] 孙志强, 毛远丽, 陈小倩, 等. 常规生化项目鉴别诊断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7, 21(3):276-278.
[4] 马媛, 沈玉萍, 魏华, 等. 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中国处方药, 2014, 21(5):86-87.
[5] 颜敏, 瞿新. 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恩替卡韦治疗效果观察. 医药前沿, 2015, 5(36):62-63.
[6] 武津津. 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研究. 中国伤残医学, 2016, 24(11):93-94.
[收稿日期:2016-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