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预设的“三个结合”

2016-05-14刘振东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三个结合初中数学

刘振东

[摘 要]课前充分的酝酿、深入的研究、充足的准备是课堂教学活动取得实效的先决条件.本文作者联系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新理念要求下的初中数学教师课前预设应做到与教材目标要义、主体能力现状以及课堂教学实情等紧密结合,以此为课堂教学搭建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预设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40034

教育构建主义学指出,课堂教学是复杂要素、多样环节、丰富实践等诸多方面所构建的动态的有效体系.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前充分的酝酿、深入的研究、充足的准备是课堂教学活动取得实效的有效保证和先决条件.预设是课堂教学活动进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实践环节.预设充分,课堂效果佳,师生互动深,教学效率高.反之则相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堂预设的重点放置在“教师如何教”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与探的活动.而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将学生作为第一要务,把能力作为第一要义,其课前预设活动的重心放置在了“学生如何学”与“教师如何教”的科学统一上.本人现浅析初中数学预设活动的开展.

一、课前预设应与教材深度结合,呈现教材设计意图

教育实践学指出,课前预设的活动进程是教材内容要义研究分析的实践进程.现代教学观认为,预设活动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如何将教材内容要义以及目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并进行高效的渗透融合,让数学教材的编排意图得到形象生动的展现.教材所具有的“纲领性”特征,更要求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必须以教材为“根本”.因此,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前预设,要切实到与教材目标要义深度结合,围绕教材的重难点、认知疑惑以及情感目标等进行深刻地思考和谋划,将教材目标的要义循序渐进地展示、深入细致地呈现、浅显易懂地讲授,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能.如“菱形”第一课时预设中,教师研析该节课教材后,认识到该节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菱形概念及性质的探究活动,提升他们的合理推理和思维逻辑能力.学生认知的难点处在于:理解和掌握菱形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实际应用.此时教师根据上述目标要求以及课堂讲解的重难点进行深入思考、科学谋划、充分准备,引导学生逐步探究教材的知识内涵,正确掌握难点、要点,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前预设应与主体能力现状相结合,提高主体学习技能

学生主体永远是课堂教学的生力军与主动军,也是教学工作者思考探索的着力点.课前预设,考虑的主要因素与设置的重点关键是学生.课前预设进程中,数学教师要坚持“到学生中间去,从学生中间来”的理念,将学生的主体作为课前预设的重要参考因素,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紧扣学生的具体学情,谋划和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教学措施,从而让预设的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认知实际,更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技能.如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课前预设中,教师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考虑到学生在该节课的学习探究进程中容易产生“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混淆,教师在课堂内容的预设时增加了“动手实践操作认知和找寻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教学内容与“辨析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点之间的区别”等环节,以此将学生数学认知中的错误充分暴露出来,教师再有的放矢地讲解、引导和强化,从而改进学生认知的不足,提高初中生的学习能力.

三、课前预设应与课堂学教实情相结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教育运动学指出,课堂教学不是静止、停滞的实践进程,而是充满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运动变化过程,需要教学工作者保持“与时俱进”的良好教学观念.在课前预设活动中,教师同样要保持这一良好的教学品质.众所周知,课前预设得再充分、再全面,也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刻.加之课堂教学所面对的是善于变化、难以估摸的客观存在个体——学生,更需要教师做好“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应急机制.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预设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考虑教材的内容、思考课堂的要素以及学生的不稳定因素等情况,充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设置出教学预案,针对不同的突发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引导与解决,让“课堂的突发事件”得到有效解决.值得注意的是,课堂预设中教学预案的设计与教师的教学经验紧密相连,教师一方面应该注重对课堂教学的反思总结,另一方面要强化对他人学习经验的借鉴,从而在课前准备中实现教学效能的提升.

总之,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前期工程与准备阶段.初中数学教师要将预设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试跳板”,在精心预设、科学谋划中推进高效教学进程,提高有效教学实效.

(责任编辑 黄桂坚)

猜你喜欢

三个结合初中数学
科学运用“三个结合” 创新挂牌督导机制
巧用“三个结合”,提升学生美术素养
语文教学阅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学会“三个结合”
基层建设要搞好“三个结合”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