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的社会学考察
2016-04-04白云霞
白云霞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系,北京 100081)
父母教养方式的社会学考察
白云霞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系,北京 100081)
摘要:从家庭和个体角度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从社会学视角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尚属新的领域,但随着社会交往程度的加深,这一领域的重要性正在快速上升。越来越多的教育从业者认识到: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家庭内部考虑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文明社会制定相关制度时必须充分予以关注的问题。因此,该文拟运用社会学基本理论,在广阔的社会空间和多元的文化氛围中揭示父母教养方式的社会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提升和优化各种社会因素的政策建议,以有助于社会和家庭育人目标的最终实现。
关键词:个体社会化;父母教养方式;社会因素
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化过程,这一过程的最终效果与家庭教育关系甚大。家庭教育的构成要素中,父母教养方式的正确与否又决定着青少年初级社会化的实现程度。同时,家庭教育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孩子的问题是父母问题、家庭问题、社会问题的综合反映。因此,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应树立起宏观视野与微观问题相联系的“社会学的想象力”。
一、父母教养方式的社会学原理
(一)个体的社会化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社会化的定义是:“社会化是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自然人逐步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持社会秩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这一教化的过程就是社会化”。[1]从这个定义为可以看出,社会化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化让人真正成为人,离开社会化,人只能是“长着人的模样的动物”。个体社会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体接受社会经验、掌握社会能力;二是个体发展独特的个性,产生自我。个体如何实现社会化以及产生自我?这是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社会化是贯穿个体一生的持续过程。根据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个体社会化发生的过程一般分为预期社会化、次级社会化和再社会化三个阶段。预期社会化即初级社会化,是个体在未成年时期,为承担正式的社会角色做准备的社会化;次级社会化也叫继续社会化,是个体在初级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社会化的过程,是成年个体适应社会变化的继续学习;再社会化是指由于原有社会化失败或不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二)初级社会化中的家庭作用
初级社会化就是儿童时期的社会化,这一过程涉及面非常广泛,包括诸多个体、群体和机构,如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媒体等,这些因素被称为社会化机构或社会化主体。
家庭对儿童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般来说,家庭是儿童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同时也是个体初级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主体。社会学家库利把家庭称为初级群体,看作是人的社会化的开端,是“人类本性的培养所”。
在诸多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家庭因素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无疑是最重要的中介。父母教养方式一般是指父母通过对儿童的教养过程,将自身内化的价值观及其他社会规范传递给儿童,由此为个体的社会化奠定基础。正是通过父母最直接、最形象、最有影响力的教导与示范作用,儿童才获得了最初的生活经验、社会知识、行为规范和社会价值观念。
(三)教育互动论中的父母教养方式
一般来说,人们将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划分为功能论、冲突论和互动论三大派别。互动认是指社会化过程中,正是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使人的社会性与个性得到发展。互动论作为社会学重要的理论流派,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兴起并流行于美国及西方社会学界。互动论者集中研究日常生活中个体面对面的互动,通过互动来解释各种社会现象。
一般来说,功能论与冲突论强调教育与社会宏观层面的联系,而教育互动论则侧重从微观层面研究个体之间的互动行为。为了进一步增强研究的解释力和说服力,教育互动论逐渐把教育中的微观现象置于宏观的社会背景之下开展研究。
微观上讲,家庭是其成员之间互动的场所,且这种互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家庭中的主要互动是亲子互动,家庭中的亲缘关系决定了家庭互动的高强度和强烈的感情色彩,家庭互动的全面性、深刻性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多年来的亲子互动关系及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已经表明,良好的亲子互动有利于个体的成长,不良的亲子互动有碍于个体的成长。
在亲子互动关系中,具有主导和决定作用的一方是父母。正是父母的教养方式主导着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模式。儿童在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下获得最初的、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并为将来的继续社会化做好铺垫。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带给儿童不同的社会化结果,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子女的社会化发展,反之,则将阻碍子女的社会化发展。
除家庭内部要素的互动外,宏观上讲,家庭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家庭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也对家庭教育和父母的教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这也是教育互动论目前关心的议题之一。
(四)家庭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
如何实现良好的亲子互动,形成有利于儿童成长的教养方式,不仅是父母与子女之间面对面地、具体的问题,而是涉及个体、家庭、社会的社会问题。
亲子关系仅仅是家庭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家庭系统受到变化着的环境系统的影响,进而影响和塑造了亲子关系和父母教养方式。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以社会学视角来看待父母教养方式,便于我们在广阔的社会空间和多元的文化氛围中揭示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教养方式背后的社会动因,分析个体、家庭、社会三者的联系和作用机制,促进良好教育方式的形成,最终达到既定的育人目标。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和重要场所,儿童通过父母的教养方式形成并获得了最初的社会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父母教养方式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为了理解父母教养方式,必须注重从社会学的视角,审视影响和塑造父母教养方式的各种社会环境背景,比如家庭的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家庭结构、父母婚姻关系、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对父母教养方式有显性或隐性的浸润作用,导致不同的教养方式和不同的亲子互动,进而导致个体不同的社会化过程和结果。父母教养方式的分析不应停留个体角色上考察,而应将将教养方式、亲子互动的分析放在更广阔的社会系统中进行,分析了影响父母行为的诸多因素,描述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使研究呈现出更开阔的视野。
二、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社会因素
(一)家庭经济背景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些研究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往往与父母职业、经济收入、父母受教育水平等紧密联系,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决定着家庭拥有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等,这些资源为他们的孩子营造了了不同的教育环境,进而使孩子形成了不同的智力发展和学习动机,最终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和结果。社会学家科恩指出“不管有意无意,父母都倾向于把他们自己社会阶级的生活环境里得到的经验教训传授给子女,从而为他们的子女准备一个类似的阶级地位”。[2]一些研究表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父母在对子女教育上的想法也有所不同。具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父母,更为尊重子女,能平等对待子女,善于与子女沟通,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性、自主性;而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父母较多控制子女,不善于与子女沟通,在教养方式中忽视、专制、惩罚、溺爱的成分较多。[3]
(二)家庭人口结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人口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当前,我国家主要家庭模式已经由过去的多子女家庭或者联合家庭过渡为三人核心家庭。家庭规模小型化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家庭结构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家庭结构的变化对父母教养方式有重要影响。比如,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在经济和精力上能够更好地抚养和教育子女,为子女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子女也会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情感。但是,由于只有一个子女,父母关注度过高,照顾过多,容易导致孩子独立性较差,养成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质。目前我国家庭中隔代教育的现象也比较普遍,父母忙于工作,照顾孩子的责任就落在祖父母身上,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隔代亲”现象,在宠溺中成长的儿童,容易出现同伴冲突、不懂得互助分享等社会适应性问题。
(三)婚姻存续质量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良好的婚姻关系取决于夫妻之间的互动状况。父母之间的互动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开展。缪建东认为,“婚姻质量的提高,人们更倾向于夫妻双方心理情感生活的构建,它给孩子的成长提供了健康的心理成长氛围”[4]张文新认为,婚姻关系较好的父母对孩子采用较为一致的交往方式,婚姻关系不好的父母给孩子的消极反馈较多,而赞赏、鼓励等积极反馈较少。倘若家庭不和,孩子在充满激烈冲突、经常争吵的家庭里成长,会给孩子造成精神伤害,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5]父母相互合作、相互尊重,才能帮助孩子树立对男性和女性对的积极态度。
(四)家庭文化观念
在父母教养方式的问题上,JerryJ.Bigner认为文化环境也许是影响亲子是关系最重要最显著的因素,文化环境规定了群体中的个人的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6]父母担当了文化传递的角色,将文化价值观传递给孩子。不同文化的背景下,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是有区别的,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如一些研究表明,亚裔家庭的教养方式似乎更加专制,更加看重孩子的教育成绩;而美洲印第安父母可能采取比其他民族更宽容的教养方式。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快速发展在提高城乡家庭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家庭面临巨大的风险、压力和挑战。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父母的教育期望依然是关注孩子未来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2014年的一项《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发现,家长更加关心健康安全、日常学习等现实性因素,家庭教育立足点仍旧将子女“成才”置于首位,而对子女“成人”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较为忽视。[7]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父母教养观是有差别的。比如,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中,根据陈会昌对“中国和澳大利亚父母报告的儿童社会性发展”调查显示,中国父母认为,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自我概念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社会技能、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而澳大利亚父母则认为,最重要的是社会技能,其次是社会情绪、社会认知和自我概念。[8]
三、改善父母教养方式的社会政策建议
社会宏观因素比如社会变化、社会政策、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因此,政府在制定家庭政策时一定要有社会学视野。这些政策包括生育政策、婚姻政策、收养政策、弱势成员保护政策、教育政策与劳动就业政策等。[9]本文将围绕对父母教养方式有直接影响的婚姻关系、家庭结构等方面提出以下建议供政策制定者参考。
(一)婚姻保护政策
目前的政策在这些领域不愿介入或仅是浅层次介入,一定程度助长了离婚、家庭暴力、监护责任弱化、婚外性行为等问题的增长与加重。这些问题对于建立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构成实质性阻碍,因此,必须制定积极的婚姻保护政策来保护儿童的正常社会化过程。
婚姻关系指导方面,应设立婚姻咨询机构,给予年轻父母婚前、婚后全方位的指导,其具体功能包括两性关系知识普及、婚姻问题调解、心理辅导等。离婚方面,应成立专门的未成年子女权益保护机构,减少父母间的敌意与对抗,减少因为离婚问题而产生的不正常的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暴力方面,也应成为专门的反家暴组织,重在辅导与调解,对于特殊的失态行为应赋予专门的紧急处理权力。
(二)家庭收入政策
我国目前贫富分化现象十分严重,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已从80年代初的0.3左右上升到2015年的0.45以上。表现在家庭上,家庭财产基尼系数从1995年的0.45扩大到2012年的0.73,1%的富豪家庭占有全国约三分之一的财产,而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10]从区域看,城乡家庭之间、东中西部家庭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十分显著。这些差距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家庭教育的方式,最终又加深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政策制定者们对这一不合理社会现象予以重视,并制定出相应的税收、分配、扶助等政策来逐步缩小这一差距,保护大多数家庭收入的稳定与均等。
与家庭收入相关的政策有:财税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消费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反贫困政策与就业促进政策,贫困家庭经济支持政策等。[11]这些政策的首要目标应该是缩小收入差距。
(三)家庭结构政策
过去实行的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造成今天中国城市居民以扭曲型家庭结构为主的局面。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计划生育政策的负面影响,对中国人口和生育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各地也正在考虑制定“全面二胎”的落实方案。伴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与之相关的生育服务证制度、社会抚养费制度和奖励扶助制度也面临调整。
放开“二胎”政策,不仅能有效缓解人口比例失调、老龄化等社会突出问题,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和谐。当然,光有“二胎”政策的放开是不够的。据多项权威调查显示,多数大城市居民对于二胎生育并没有打算,原因主要是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相关配套政策不到位,人们害怕高昂的养育成本。因此,三口家庭结构的改变还需要相关教育政策、住房政策、养老政策的共同助力。
(四)留守儿童政策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目前中国社会最缺乏关爱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因近几年相关的自杀、意外等问题频出,而受到国人特别关注,如贵州省毕节市2015年发生的4兄妹自杀悲剧就引发了全国父母的痛心。据估计,2013年全国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达到6102万人。[12]鉴于如此多的数量和我国发展现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持续存在,因此,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应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多由祖父母(或外祖辈父母)教养,这种取代父母教养的隔代教养由于违背天性,已给儿童的人身、心理带来负面影响。《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年)》就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自我意识、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关系等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做了调查,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弱,情感支持欠缺,留守女童的负面情绪更加明显,经常感到烦躁、闷闷不乐和无缘无故发脾气;小学四年级留守儿童受到父母外出影响更明显,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负、被歧视、性格比原来内向、胆小的比例最高;初二留守学生在学习及校园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碍更多,与父母的关系更差等。[13]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父母教养的缺乏有很大关系,政府应该尽快出台特殊政策对这一问题予以关注和引导。国务院今年初出台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各级政府、家庭和全社会都有责任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对于具体的政策制定,笔者认为,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不能缺少父母的教养。因此,一方面“从源头上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政府应推出帮助农民工实现城市梦的精准改革,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较广,目前的房地产、户籍、入学、就医等政策都需要作大的调整,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在农民工聚焦的区域结合城中村改造面向农民工推出廉租房,新建改建中小学,尽量让更多的农民工家庭能够团聚在一起共同生活。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仍然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要设立或鼓励尽可能多的公益组织为这些儿童的父母提供主动的心理辅导、教育常识的宣传,方便易行的沟通渠道,以促进和加强他们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沟通。
四、结论
家庭政策滞后引发的子女教育问题已经到了不能再拖的地步。由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发布的《家庭建设的瓶颈分析与对策思考》课题报告建议,政府应尽快制定我国促进家庭建设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对家庭政策制定、家庭建设措施、管理评估、服务保障及其相关的组织网络等作出统筹安排,明确目标以及政府、社会、企业的责任和分工,以推进我国家庭制度构建、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完善。[11]
本文认为,为化解父母教养方式不当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应制定合理合情的家庭政策,从长远和根本上保障和促进家庭发展,从而保证大多数家庭个体社会化的正常、健康运行,最终实现全社会的有序、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303.
[2]刘易斯·科塞著,安美华等译.社会学导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152.
[3]宫秀丽,刘长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权利意识的相关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1):85.
[4]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42.
[5]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5.
[6][美]JerryJ.Bigner著.郑福明,冯夏婷译.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3.
[7]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14-11-13)[2016-01-29]http://www.jyb.cn/basc/sd/201411/t20141113_604004.html.
[8]陈会昌,Ann Sanson.中国和澳大利亚父母报告的儿童社会性发展[J].心理科学,1997,20(6):490-493.
[9]祝西冰,陈友华.中国家庭政策研究:回顾与相关问题探讨[J].社会科学研究,2013(4):117-118.
[10]李建新等著.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3.
[11]我国家庭建设的瓶颈分析课题组.家庭建设的瓶颈分析与对策思考[EB/OL].(2015-10-20)[2016-01-29]http://www.camf.org.cn/family/notic/dcyj/1002.htm.
[12]邬志辉,李静美.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5.
[1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5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2015-07-10)[2016-01-29]http://www.cssn.cn/dybg/dybg_jy/201507/t20150710.
(编辑:佘小宁)
Sociological analysis on parenting style
Bai Yunxia
(SchoolofEthnologyandSociology,MinzuUniversityofChina,Beijin100081,China)
Abstract:While there are fruitful achievements in the studies of parenting sty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dividual and family, it is still a new field from the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With more and more social interaction, the study in this field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Educators realizes that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is not only a problem within the family, but also a concern of civilized society. Therefore, this paper intends to reveal soc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arenting style by using basic sociological theory in wider social space and multi-cultural atmosphere. It also propose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n enhancing and optimizing social factors to contribute to realization of the ultimate goal of educating people by family and society .
Key words:Individual socialization;Parenting style;Social factors
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6X(2016)05-0364-05
作者简介:白云霞(1975-),女(汉),山西兴县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理论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6-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