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中,促进学生知识网络构建的一些举措

2016-03-30王建国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知识网络

王建国

摘 要: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陈秉初教授在谈到高三一轮复习时,讲到了两个核心任务:建立知识网络和查漏补缺,他认为这是高三复习有别于高一、高二学习的重要特征;笔者在高三一轮复习的实践中,对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做了一些探讨,本文主要论述了“对知识网络的认识”、“构建知识网络的一些举措”等两方面内容.

关键词:知识网络;高三一轮复习;教学举措

学生的一个解答引发的思考

一般情况下判断一个函数的单调性(求单调区间)是利用导数或利用单调性规律,而单调性定义则通常用来证明或判别已知单调区间上的增减性.

由此我们发现,在高三一轮复习中,高三学生已经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比如这里的单调性定义),但他们对于这些知识的适用条件、适用场景、知识与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还存在欠缺,这些欠缺笔者把它称之为“知识网络建构”的欠缺,如何弥补这些欠缺?它是我们高三一轮复习的一个重要工作,它有别于之前的高中数学学习.

对构建知识网络的认识

1. 知识网络构建的是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复习函数的图象平移变换时,由y=f(x)到y=f(x-1)是图象向x轴的正方向平移1个单位,而y=f(x)到y=f(x)-1是图象向y轴的负方向平移1个单位,这似乎有些矛盾,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y=f(x)-1即y+1=f(x),这里y变换成y+1,应该是向负方向平移,由x变换成x-1则应该是向正方向平移,这是统一的. 这个例子说明,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如果孤立地复习单一知识,很容易将复习变成简单的记忆,知识会变得凌乱而苦涩,但若善于寻找知识与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寻找它们相似的一面,能用系统观点、统一观点看问题,容易把问题看得更清楚、全面,使学习变得更有趣.

2. 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的多维度认知

题组收集了含参问题的各种类型,第(1)问,重点讲清楚含参问题的变形问题,概括一下,对参数与变量来说,无外乎三种变形,不分离、半分离、全分离;第(2)问,涉及变量与参数的角色转化问题,概括地说:对“谁”恒成立把“谁”看成变量;第(3)问,讲的是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对所有的变量恒成立,则可先代入几个特殊的值,缩小参数的范围,方便求解. 为了让学生好记:笔者把它们称为含参问题的“题前三宝”.

题组形式是考虑到一个问题无法收集到该题型的所有可能的情况,将分散的问题收集起来,集中突破,有利于知识网络的形成,便于对比,便于总结.

4. 课堂小结,框架搭建

课堂小结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课堂小结中,因尽可能囊括课堂内容中的所有元素,包括概念、公式、定理,也包括常出现的题型、对应的方法以及出现的一些结论,还包括解题中出现的一些错误等等,当然,这张网络织得越翔实、丰富,就越有价值.

作为知识网络的构建形式,在实践中笔者做了多次尝试,原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小结,操作下来发现效果不理想,后来考虑到学生还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和经验,于是一段时间笔者作示范,学生记录,再后来我们会一起讨论小结,慢慢地,学生能利用周末时间(学生平时没时间)独立完成一些课堂小结.

为了方便小结,笔者特别编制了小结的模板:

第一部分:知识总结,包括概念、公式、定理、性质等;

第二部分:常见的题型及对应的方法和思想;

第三部分:常见的结论;

第四部分:易错点.

一轮复习中,笔者的体会是课堂小结是必需的,因为通过习题,不可能复习到所有的知识与方法,利用课堂小结能比较好地弥补这些缺陷,比如笔者在等差数列的课堂小结中,小结前n项和公式时,就顺便提到了公式的推导方法;在小结向量的数量积时,提到了向量夹角的概念.

摘录几个课堂小结的实例

(1)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的课堂小结

(Ⅰ)两个观察点:角、函数名;

(Ⅱ)常见变形:切化弦、辅助角公式(合一变形)、降次(升幂)、常量代换;

(Ⅲ)常见变形目标:化归成y=Asin(ωx+φ)、二次型.

(2)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课堂小结(按照模版)

5. 习题归档、丰富内容

课堂小结后,知识网络的框架初步建立,丰富充实成为工作的重点,联系教学实际,笔者以为,可以利用摘录课堂上的典型例题、课外作业、单元测验卷、月考卷、模拟卷等试卷上的优秀习题或错题分门别类地归入其中,在实际操作中,一般会建议学生利用活页纸.

一般在课堂上,当分析到一个经典的例题时,会提醒学生例题要归档,对出现的新方法与新的思路会提醒学生完善原来的课堂小结.

这样做体现了知识网络的个体特征和动态特征,实现学生与学生知识网络的差异性,也使得知识网络在不断地动态更新,留下每个个体成长的足迹.

6. 编制章节知识框图、实现知识网络的模块集成

编制章节知识框图,目的是织一张更大的网,串联起知识的小网,使学生能以更大的视野看问题,形成全局的观念.

比如在数列这章小结时,可以总结为:

(1)数列的相关概念及数列通项的函数特征;

(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前n项和与性质;

(3)利用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

(4)特殊数列求和.

对知识网络构建的教学实践的一些思考

促使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是高三一轮复习的一个有效抓手,通过这个切入点可以有效摆脱原先的“习题讲评+试卷讲评”的复习模式,同时在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复习、主动复习上也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猜你喜欢

知识网络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多思善想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多思善想
高职院校产学研中的知识网络分析
知识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中的做法和反思
构建数学知识网络, 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复习课“知新”策略的探索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课本插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EEPO有效教学,让数学复习课“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