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数学知识网络, 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2016-06-18王青慧

考试周刊 2016年42期
关键词:知识网络高效课堂高中数学

王青慧

摘 要: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高中阶段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影响学生一生。而高中数学学生普遍反应知识点多,难度大,方法活,不好掌握,有学生甚至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就要从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编织构建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实现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 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知识网络

高中数学知识点多,进度快,难度大,这使得数学学习成了不少学生的“心头之痛”。自2016年起,广东高考由自主命题回归到全国统一命题,虽然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称:题目难度不会大变,但命题形式的改变还是让很多学生觉得是“雪上加霜”。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教会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提高学习能力。所谓知识网络,是指把有关联的知识由各个知识节点和若干知识线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状或树状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网络是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积极地学习,及时地整理归纳、理解和消化,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1. 构建知识网络的意义

(1)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点,及时查漏补缺;(2)有效提高记忆的准确性和持久性;(3)梳理各知识间的联系,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4)整体把握所学知识,增强学习信心;(5)将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内化是一个人智力水平、能力水平的体现,是高素质人才不可欠缺的。

2.构建知识网络的条件

2.1牢固的基础知识

数学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学习成绩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高低。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教材、重视课堂。教材是各个阶段所要掌握知识的直观呈现。教材中的内容具有示范性、典型性,教材的编排具有坡度性、延伸性,有利于我们逐步掌握,循序渐进。教材中的例题、习题能帮助我们巩固基本概念和核心知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教材的重要性,随时总结、提炼,把握好基本知识点。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内容,是经过反复研究、精心挑选的,具有一定的基础性、示范性和代表性。因此在课堂上要对老师所讲的基本概念集中注意力理解它,弄清概念的本质,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例题要积极思考,迅速整理自己的解题思路,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例如在函数单调性的学习时,一定要对单调性的定义有深刻的理解,明白单调函数的本质,才能利用单调性解决有关问题。

2.2温故知新

学习过程其实是一个将新旧知识不断联系,不断融合的过程,新知识的接受速度和掌握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原有知识掌握的越牢固越有利于新知识的获取。在学习双曲线标准方程时,如果能够将椭圆的方程和它联系比较,就很容易理解双曲线标准方程形式和特点。因此,我们重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温故知新,学会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识。

2.3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研究、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对优化数学知识结构,发展数学认知结构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隐性到显性,从理论到应用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不可放松,但也不可急于求成。在例题教学时,要及时挖掘提炼题目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化隐为显。通过不断归纳总结,使学生逐步认识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本质特征并灵活运用解决问题。例如通过不等式的证明或求解让学生明白数形结合的思想,最值问题则可以渗透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含参数问题的研究能使学生逐步具备分类讨论的思想等。

3.构建知识网络的常用方法

(1)以每一章节作为一个单元,将必须掌握的知识以图表、框图、结构图等形式整理出来,直观呈现各知识间的联系,然后理解记忆应用。(2)根据所学知识的顺序,用流水线把各个知识串起来,构建一个简单的知识网。(3)以某个知识点为中心,向四周逐层发散形成一个网状的知识体系。(4)在复习的时候,还可以采用分类式或专题式的方法构建知识网络。总之,构建知识网络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知识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不可牵强套用。知识网络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工作,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把知识网络整理出来,久而久之,知识网络的构建就可以在头脑中完成了。

4.构建知识网络需要注意的问题

(1)重构建轻应用。在构建知识网络时切莫本末倒置,把知识以框架、图表的形式整理出来,不是真正意义的知识网络构建。真正的知识网络是存在于头脑中的可以向四周无限延伸的,是能够灵活提取应用的。因此不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网络的构建上,而忽略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一次构建永不变。知识网络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由于知识的掌握需要一个过程,学习本事更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情,所以知识网络的构建也就不是一次就能尽善尽美做好的了。

(3)急功近利怕吃苦。一切质的飞跃都源自量的积累。知识体系的内化、能力的养成,仅仅依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示范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辅以必要训练。通过练习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网络中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只有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理解才能灵活应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构建知识网络其实是个高屋建瓴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只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全面提高学生知识的构建能力,才能实现高效课堂,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钱佩玲.数学思想方法与中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张顺燕.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知识网络高效课堂高中数学
知识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