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域的他者:葛浩文笔下的“中国形象”研究

2016-03-17胡晨飞

外国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国形象葛浩文翻译

胡晨飞

(西南政法大学 外语学院,重庆 401120)



异域的他者:葛浩文笔下的“中国形象”研究

胡晨飞

(西南政法大学 外语学院,重庆401120)

摘要:葛浩文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译介领域的成就无可比拟,然而,光环之下,其成就与地位是否在无形当中被夸大与抬高?葛浩文译笔之下的中国,有着怎样的“形象”?这种“形象”,又是如何被建构的?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与探讨,或许正可以为中国文学的“走出去”提供某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葛浩文;翻译;中国形象

0引言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学识丰富,对英语文学及其他众多拥有英译本的文学传统阅读广泛,同时痴迷于高雅文化与流行文化,而上述种种则赋予了他将中国文学的声音传达给英语世界读者的杰出天赋。借用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的隐喻来形容,葛浩文正如同汉学研究领域的‘雄狮’。他的翻译‘至高无上’,就某种意义而言,其译作实现了永恒的语言成就,足以比肩原作。葛氏的创造性工作改变了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版图,并且使英语世界中有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成为可能”(Lupke, 2011: 91)。这段出自汉学家陆敬思(Christopher Lupke)《渴望至高无上——中国现代小说和葛浩文的声音》(HankeringafterSovereignImages:ModernChineseFictionandtheVoicesofHowardGoldblatt)一文结尾处的文字,客观而有力地注解了葛浩文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译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葛浩文的“至高无上”,使其成为国内翻译研究界目前最为炙手可热的研究对象。然而,面对近乎众口一词的褒扬,我们的问题是,葛浩文的成就与地位是否在无形中被夸大与抬高了?葛浩文译笔之下的中国,其“形象”是否有所失真?葛氏所建构的“中国形象”,究竟在英语世界产生了怎样的认同与接受?同时,这一认同与接受,又在多大范围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学“走出去”?

1葛浩文笔下的“中国形象”

宏观而论,葛浩文笔下的“中国形象”可区分为三个部分,即单行本译作中的中国形象、期刊选集译作中的中国形象、以及研究性论文中的中国形象。本文将截取单行本译作这一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进行论述。

截止到目前,由葛浩文独立翻译或合作翻译的单行本译作共计56部,其中除2部散文集单行本,其余54部均为小说单行本。而葛浩文的小说译介对象,则主要分为台湾当代作家与大陆现当代作家两部分。

1978年,由殷张兰熙(Nancy Ing)与葛浩文合作翻译的陈若曦短篇小说集《尹县长》(TheExecutionofMayorYinandOtherStoriesfromtheGreatProletarianCulturalRevolution)由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Indiana University Press)出版发行,该书是葛浩文最早参与的小说译本,此后,葛氏又先后翻译了9部台湾作家的小说。

总览葛氏迄今为止的54部单行本小说译作,以下特点值得关注。首先,从小说类别来看,除了陈若曦的《尹县长》、黄春明的《溺死一只老猫》与《苹果的滋味》、萧红的《短篇小说选集》与《染布匠的女儿》、端木蕻良的《红夜》、艾蓓的《红藤绿度母》以及莫言的《师傅越来越幽默》为短篇小说集,其余46部均为中长篇小说。

其次,从作家群体来看,一方面,在葛氏所译介的31位作家当中,仅有4位现代作家(老舍、巴金、萧红、端木蕻良),其余27位均为当代作家(包括春树和韩寒两位80后作家);另一方面,31位作家当中台湾作家仅有9位,其余21位均为大陆作家。此外,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自2007年朱天心的《古都》出版之后,葛浩文再没有翻译过台湾作家的中长篇小说作品*关于此点,葛浩文曾经谈到:“七八十年代的台湾作品比较带有国际性,不是那么狭隘地只写台湾……而现在台湾作家反而不写台湾了,写一些新时代的现代派的作品,我实在看不下去。要是写台湾,却又太局限在台湾,没有能够吸引台湾以外的读者的‘普遍性’。现在台湾的作家也不多了,可惜了。”(葛浩文、季进,2011:132);相反,其对于大陆作家作品的译介,则越来越具有针对性且日趋系统性,在已翻译完成的44部大陆作家作品当中,31部集中于莫言、萧红、苏童、毕飞宇、刘震云等8位作家*截至目前,葛浩文已翻译莫言作品10部,萧红作品5部,苏童作品4部,毕飞宇、刘震云作品各3部,刘恒、王朔、阿来作品各2部。。

再次,从译介形式来看,54部译作当中,除陈若曦的《尹县长》(与殷张兰熙合译),萧红的《生死场及呼兰河传》(与杨爱伦合译),李昂的《杀夫》(与杨爱伦合译),巴金的《第四病室》(与孔海立合译),阿来的《尘埃落定》与《格萨尔王》、李永平的《吉陵春秋》、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毕飞宇的《青衣》和《玉米》,以及刘震云的《我叫刘跃进》(均与林丽君合译),其余43部都是葛氏独立翻译完成的。

可以说,从1978年至今的近40年间,透过葛浩文的译笔,“中国形象”正在西方世界悄然建构。而作为一名拥有丰富中国文学译介经验的翻译家,葛氏笔下的“中国形象”也具有诸多耐人寻味的特点。

1.1 乡村元素

《生死场》是葛浩文经手翻译的第一部大陆作家作品,小说描写了“九·一八”事变之后,哈尔滨近郊一个偏僻村庄里所发生的恩恩怨怨。自此,中国的乡村生活就成为贯穿于葛氏译作的重要主题之一,其代表性作品即为莫言的一系列小说。例如,《红高粱》讲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生死疲劳》围绕土地这一沉重的话题,叙述了1950年至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而《四十一炮》则以20世纪90年代初的农村为背景,描写了笼罩在改革之下的乡村生活。此外,贾平凹的《浮躁》、苏童的《米》以及毕飞宇的《玉米》等,也都或多或少地与乡村这一主题相关联。

正如同美国权威书评杂志《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Weekly)对毕飞宇《玉米》的评价:“毕用清醒直白的语言述说了乡村生活的残酷。在弥漫着各种严格仪式、迷信以及民间风俗的中国乡村,封建家族制权利泛滥,操控着全部日常生活。”(Huntley, 2010)以及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会刊《书单》(Booklist)给予苏童《米》的评价,该小说“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中国有关于残酷生活的一个令人不安的故事”(Wilkinson,1995)。通过葛氏的一系列译介,乡村笼罩之下的中国社会与生活于其中的人,便自然呈现出落后与衰败的灰暗形象。

行政合同适用规则是适用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那么作为私法合同法能否在行政合同中适用呢?笔者认为,河道砂石开采权有偿出让合同和政府采购合同一样是行政合同,并不排除合同法的适用。

再以莫言的高密东北乡为例,《红高粱》呈现给西方读者的是二三十年代残酷动荡的中国乡村生活,“死亡弥漫着整部小说——日本军队的残忍屠杀,中国内部派系斗争所导致的死亡,被疯狗咬伤而亡,自杀以及由于饥饿和寒冷而致死”(Perushek, 1993);《生死疲劳》透过各种动物的眼睛,呈现出庞杂喧哗的中国乡村生活,“莫言为我们呈现了一部交织翻滚着残忍事件、魔幻现实主义、女性崇拜、自然描述与古老隐喻的宏大小说”(Mo Yan, 2012: Back Cover);而《四十一炮》则以农村改革为背景,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折射出人性的裂变,以及人们在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等问题上的混沌与迷茫,它是“一部夹杂了个人命运与政府决策、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滑稽怪异与触目惊心的粗俗生动的作品”(Moore, 2012 )。

1.2 女性元素

从萧红的《呼兰河传》《商市街》,李昂*原名施叔端,台湾著名现代派作家施叔青之妹。的《杀夫》,艾蓓的《红藤绿度母》,古华的《贞女》,虹影的《饥饿的女儿》;到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碧奴》,毕飞宇的《青衣》《玉米》,刘震云的《我不是潘金莲》;直至莫言的《红高粱》《丰乳肥臀》和《蛙》,葛浩文译介了一系列以女性为母题的小说作品。而通过这些译本在英语世界中所得到的评价,我们不难发现,透过女性所折射出的“中国形象”,同样耐人寻味。

例如,《呼兰河传》中呈现出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小说借助女性的世界展现阴郁的中国乡村生活。尤其是对于12岁的童养媳小团圆媳妇所遭受虐待的描写,令人触目惊心:小女孩被婆婆毒打,她的脚被烙铁烫伤,她被浸泡在沸水中,最终她死了。而《商市街》这部明显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作品,同样围绕女性的日常生活展开,通过作为女性的萧红的视角,“就自由与压迫给我们上了普世的一课”(BostonGlobe, 1986)。

再比如,艾蓓的《红藤绿度母》英译本中有如下的推介文字:“她的作品富含令人震惊而又有趣的元素……总是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读者会被艾蓓作品中的启示力量、肉欲以及对于现代中国妇女地位的洞见所深深吸引……通过艾蓓对于妇女为了保持人性而进行的内心战斗的忠实描述,我们得以从全新的维度再一次领略,中国式英雄主义为了解放自身而发挥的作用。”(Schell, 2000: Back Cover)

同样,从对毕飞宇《青衣》和《玉米》的评论当中,我们也可以分别读到相类似的字眼。例如,在《青衣》英文版封底的推介文字当中,美国畅销书女作家邝丽莎(Lisa See)称,“《青衣》是一部了不起的小说!毕飞宇不仅带领我们进入到中国戏剧的世界,更引领我们走进了女性的内心世界”(See, 2009: Back Cover);而在《玉米》英文版封底的推介文字当中,美国畅销书作家、《最后一位中国御厨》(TheLastChineseChef)的作者妮可·莫恩丝(Nicole Mones)指出:“毕飞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三姐妹努力抗争以掌控自我命运的动人故事。她们在残酷、不公正的生活琐碎面前所表现出的英雄般的坚忍在任何时空背景下都比比皆是,然而毕却出色地将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苦痛的根源直指人性深处——并揭示了这种苦痛是如何代代相传的。因而,这是一部深刻的、启迪人心的小说。”(Mones, 2010: Back Cover)

“死亡”“抗争”“压抑”“悲剧”往往是充斥于上述作品中女性世界里的字眼,而她们的不幸,也建构了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Updike,1932—2009)口中充满着“宿命性苦难”的中国形象。

1.3 神秘元素

葛浩文译作中所包含的神秘主题,主要分为三类。一为具有某些禁忌色彩的话题,例如白先勇的《孽子》以及朱天文的《荒人手记》,均是以同性恋为题材的小说;二为具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的小说母题,比如阿来的《尘埃落定》和《格萨尔王》与藏族相关联,而姜戎的《狼图腾》则与草原游牧民族相联系;三为有关于中国旧式大家族的题材,诸如李锐的《旧址》、刘恒的《苍河白日梦》、李永平的《吉陵春秋》以及张炜的《古船》。

禁忌色彩、少数民族特色、旧式大家族,这些存在于遥远异域时空中的小说主题,因为与西方读者相距甚远而显得神秘莫测。而隐匿于这些神秘他者面纱之下的中国,则往往陷于荒蛮与混沌的形象中无法自拔。如果说,禁忌色彩与少数民族特色满足了西方读者对于蛮荒中国的猎奇心理,那么旧式大家族的衰败与发生于其间的爱恨情仇,则激发了他们对于混沌的古老中国的集体想象。

例如,《洛杉矶时报》(LosAngelesTimes)对于《荒人手记》的评价:“这是一个有关于男同性恋者及其他的故事:……是对于边缘、激进与腐化的现代性的冥想”(Zhu, 1999: Back Cover);评论者对于《尘埃落定》的述评:“你可以称它为一部史诗、一部小说、一部教育书籍,或者一部历史传说。……这部引人入胜的小说讲述了西藏麦其土司家族的兴衰存亡:土司之间的权利争斗,以及年轻继承者之间的争端分歧。他们的冲突从清朝末年初露端倪,一路经过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出现、日本入侵,直至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Wu, 2003: 92)以及《出版人周刊》对刘恒《苍河白日梦》的介评“这部小说讲述的既是成年人的故事,也是禁忌之爱与责任碰撞之下的编年史故事”(Liu, 2001: Back Cover)等。

1.4 底层元素

关注“社会底层”,是葛译的另一普遍特点。

比如毕飞宇的《推拿》,讲述了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盲人推拿师们的生活,展现了他们生活当中的悲欢离合以及内心深处的酸甜苦辣。还有即将出版的刘震云的《我叫刘跃进》,以小人物刘跃进为主角,从一个小人物的视角观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再如台湾作家黄春明的《溺死一只老猫》以及王祯和的《玫瑰玫瑰我爱你》。台湾学者应凤凰评价译文集《溺死一只老猫》描写了“转型中的台湾,以及在工业化过程中挣扎的乡土小人物。……设法让西方人理解台湾独特的环境与风格,还要透过情节与人物的细微处,传达乡村小百姓在进入工业社会的辛酸无奈,以及从社会最底层努力往上爬的艰苦”(应凤凰,1997:398)。而评论对于《玫瑰玫瑰我爱你》的关注,同样停留在“底层”这一关键性要素,认为其是“一部描述粗俗且可耻的台湾人的社会讽刺小说”,是“对于台湾底层社会的深情描述,从混杂的人群及语言中——台湾话、普通话、日语——发出刺耳的音调”(Wang, 1998: Back Cover)。

1.5 历史元素

此外,葛浩文的译作中,同样不乏与中国社会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的作品。比如,其所参与译介的首部小说《尹县长》,即是以“文革”为背景。之后的《血色黄昏》,则系作者马波*著名作家、《青春之歌》作者杨沫之子,笔名“老鬼”。的自传体小说,以“知青”和“文革”为题材背景,讲述了北京知识青年在内蒙古的真实经历。苏童的《河岸》,同样以“文革”为背景,通过特殊时代里一对父子的命运,展现了生命的卑微与顽强。而莫言的《蛙》,则与“计划生育政策”相关联,真实地反映出农村的“生育史”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历程。此外,虹影的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以三年自然灾害的“大饥荒”时期为背景,而姜戎的半自传体小说《狼图腾》则同样以“知青”和“文革”为题材背景。

不难想象,借助上述的作品视角,西方读者,尤其是普通大众读者所关注的“中国形象”,必然落于中国社会历史政治的窠臼,而在无形中忽略掉对于作品文学性与艺术性的探究。例如,针对《尹县长》在美国的轰动,就有论者指出:“在窥视中国‘内部’的热切渴望之下,该书在美国被大肆宣传,《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刊登了相关书评。这部小说选集吸引了——并且无疑将继续以错误的角度吸引——人们的注意力。”(Light, 1979: 131)而在该书的再版序言中,美国著名汉学家林培瑞(Perry Link)同样强调,“20世纪70年代,《尹县长》首次出版发行时,小说所引起的轰动不难理解:这些短篇成为反映神秘中国的独特窗口”(Link, 2004: xi)。

同样地,西方读者与评论界对于上述所列其他作品,也拥有相类似的关注焦点。比如我们在《血色黄昏》的亚马逊读者评价(Amazon Customer Reviews)当中可以看到,大众读者对于这部作品的认识往往突出体现在“文革”这一字眼;而虹影的《饥饿的女儿》,诚如其英文版封底的推介文字所言,“透过一个女人的一生”,小说呈现了“我们所无法了解的受伤的一代人的生命历程”(Hong Ying, 2000: Back Cover),将评论的目光自然引向中国的“大饥荒”时期。

2 被建构的“中国形象”

作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译介领域享有盛誉的翻译家,葛浩文对于翻译作品的选择,如果说在其事业的初期,往往受制于出版社等外围因素,比如葛浩文曾经谈到:“《尹县长》原本由台湾《中华民国笔会季刊》(TheChinesePEN)的创始人殷张兰熙女士翻译。她翻译了其中的四个短篇之后,出版商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提出,考虑到政治原因,他们需要一位非台湾本土的译者加入,他们需要一位母语为英语的译者。而他当时正在印第安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于是出版社就找到了他合作翻译《尹县长》。”(Goldblatt & Lingenfelter, 2007)他也曾经直言不讳地讲:“自己并不特别喜欢《浮躁》*1989年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Pegasus Prize for Literature),2003年由Grove Press再版(平装版)。根据葛浩文的说法,由美孚公司(Mobil Oil)、即现在的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设立于1977年的飞马文学奖,由当年的主办国(the host country)选取本年度的获奖小说,1989年的主办国经美孚挑选为中国,因此当年的评选委员会及获奖作品的决选全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负责。很多人误认为《浮躁》是因为葛浩文的翻译而获得当年的奖项,其实并非如此;《浮躁》获奖后,在聂华苓的推荐下,美孚公司找到葛浩文翻译《浮躁》,并由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出版社出版(Goldblatt, 2006: 517-520)。这部小说,因为小说的大部分内容沉闷,满是令人头痛的、他并不了解的方言土话。”(Goldblatt, 2006: 517-520)那么,当其逐渐崭露头角之后,尽管选择依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掣肘,但其作为译者的自主选择权力也必然随之增大。因此可以说,上文中我们所谈及的“中国形象”,大体而论正是葛氏所期望呈现于西方读者视野之内的中国,亦即葛氏所建构的中国。

无论是中国的乡村生活、女性世界,还是中国的神秘气质、底层社会、历史政治,葛浩文笔下的中国总是忧郁的,同时其作品的主题也在有意或无意间靠近于葛氏所认为的、美国普通读者比较喜欢的小说类型:“一种是sex(性爱)多一点的,第二种是politics(政治)多一点的,还有一种侦探小说。”(葛浩文,2011:124)在葛氏的译作中,乡村、女性与底层社会类的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西方读者对于性爱元素的期待;历史事件类小说则迎合了读者对于中国政治的口味;而神秘的禁忌题材与少数民族色彩,则与侦探小说有着相类似的功效,即满足了西方读者猎奇与追求阅读刺激的心理需求。

另一方面,某些译本之外的因素,帮助葛氏建构了其所期待的“中国形象”。这些因素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葛浩文的几乎所有单行本译作中,都有其所撰写的“导言”或者“后记”或者有关于作品的“背景说明”,有些甚至还附有著名学者或作家的“序言”。比如,陈若曦《尹县长》的初版与修订版分别由汉学家西蒙·利斯(Simon Leys)和林培瑞(Perry Link)撰写导言,杨绛的《干校六记》由著名汉学家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作序,而艾蓓的《红藤绿度母》译本前有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Amy Tan)的序言等。这些导言或者序言,除了可以引导读者更好地阅读与理解小说译本之外,实际上也起到了宣传与推广的功效;第二,葛浩文为许多译作添加了原作所没有的副标题。例如,《尹县长》加上了“中国文化大革命小说集”(OtherStoriesfromtheGreatProletarianCulturalRevolution)的字眼,《血色黄昏》添加了“中国文化大革命回忆录”(AMemoiroftheChineseCulturalRevolution)的副标题,《商市街》则加上了“一个中国女人在哈尔滨”(AChineseWomaninHarbin)的副标题等,而这些有意为之的添加,无疑是为了进一步吸引眼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或者某种象征性隐喻的译本封面。比如说,再版的《生死疲劳》封面以中国红为底色,正中是中国传统年画里的大胖娃娃形象,底部则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六道轮回,封面上还赫然印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字样,《我的帝王生涯》选取身穿旗袍的中国女子的侧面半身朦胧像作为封面,《尘埃落定》的封面是一个身着藏族民族服饰的小男孩儿,《苍河白日梦》以清朝装束打扮且面无表情的人物群像为封面等,隐藏于其后的设计动机,自然同样出于吸引读者的考虑。

带有主观选择性地作品翻译原则,加之上述外部因素的成功运作,尽管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西方世界的影响极为有限,但是在能够到达的范围以内,葛浩文依然成功地建构与表述了其译笔之下的“中国形象”。这一成功,至少可以从下述三个层面加以印证。首先,从葛浩文译本的出版发行情况来看,葛氏的译作单行本一方面由知名大学的出版社印刷发行,保证了其在学院派读者群体中的流通与影响,另一方面则由大型的商业出版社*张洁《沉重的翅膀》是第一部得到商业出版(New York: Grove Press)的葛译中国小说。虽然它并不是葛浩文本人所钟爱的作品,但却是他翻译生涯上的一个重要关节。葛浩文由此而始,接手了一篇又一篇、一本又一本中国当代小说(赋格,张健,2008)。出版发行,商业出版社的参与本身已经足以证明葛氏译本的成功,而它们的参与也进一步确保了译本在普通大众读者中的推广与传播;其次,从早期的《尹县长》《杀夫》《红高粱》《血色黄昏》,到后来的《天堂蒜苔之歌》《米》《酒国》《丰乳肥臀》,再到近期的《生死疲劳》《变》《四十一炮》等,葛浩文所翻译的许多作品被不断再版,由此可以窥见其译作在西方世界的受欢迎程度;再次,从葛浩文译作所获得的荣誉等情况来看,他所翻译的《红高粱》《米》《天堂蒜苔之歌》等,均被“企鹅现代经典丛书”(Penguin Modern Classic)所收录,而他所翻译的《狼图腾》《河岸》和《玉米》折桂曼氏亚洲文学奖(Man Asian Literary Prize),《荒人手记》获得美国翻译者协会(American Translators Association)的年度(2008年)翻译奖,《生死疲劳》则获得美国的纽曼华语文学奖(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一系列的翻译殊荣进一步彰显了葛氏译作的成功与魅力。

3结语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领域,葛浩文因其译作的高产与高质,成为少数掌握了沟通中国文学与世界读者的钥匙的人,因此他的“至高无上”无可厚非。然而,面对“美国读者不愿意阅读翻译文学”的现状,从激发与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角度考察,葛浩文所有意建构的“中国形象”或许会变得更加易于理解与接受。

相对于西方读者,特别是英语世界的读者群体,当下的中国文学仍然处于“失语”的弱势地位。如何通过翻译,打通西方阅读群体的“自我封闭”状态,使中国的现当代作家作品能够越来越多地步入西方正典的视野,并以此为契机,促使西方读者群体,尤其是年轻的普通大众读者们,阅读、关注并探讨中国文学,或许正是当下需要我们迫切思考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Wang Chen-he.1998.Rose,Rose,ILoveYou[M]. 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lat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Goldblatt, Howard. 2006 .Review on Narrating China: Jia Pingwa and His Fictional World [J].ChinaReviewInternational, Fall, 13(2): 517-520.

Goldblatt, Howard & Andrea Lingenfelter. 2015. Howard Goldblatt on How the Navy Saved His Life and Why Literary Translation Matters [EB/OL].FullTilt, 2007 (Summer Issue - “the Interview Issue”). http:∥fulltilt.ncu.edu.tw/Content.asp?I_No=16&Period=2, 2015-02-03.

2001.Liu Heng.GreenRiverDaydreams[M]. 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latt. New York: Grove Press.

Huntley, Kristine.2010. Three Sisters[J].PublishersWeeklyJuly (106: 21): Book Review Section.

Light, Timothy. 1979.The Execution of Mayor Yin and Other Stories from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by Chen Johsi; Nancy Ing; Howard Goldblatt [J].ChineseLiterature:Essays,Articles,Reviews, January (1): 131-134.

Link, Perry.2004. Introduction to the Revised Edition[G]∥Chen Ruoxi.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Howard Goldblatt.TheExecutionofMayorYinandOtherStoriesfromtheGreatProletarianCulturalRevolution(Revised Edition) [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Lupke, Christopher.2011. Hankering after Sovereign Images: Modern Chinese Fiction and the Voices of Howard Goldblatt [J].ChineseLiteratureToday, 2(1): 87-92.

Mones, Nicole. 2010. Back Cover. Bi Feiyu. 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latt and Sylvia Li-chun Lin.ThreeSisters[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Moore,Steven. “Washington Post Reviews onPowby Mo Yan” [EB/OL]. http:∥www.amazon.com/POW-Mo-Yan/dp/0857422219/ref=sr_1_1?s=books&ie=UTF8&qid=1428216493&sr=1-1&keywords=pow+mo+yan, 2015-04-05.

Perushek, D.E.. “Library Journal Reviews onRedSorghumby Mo Yan [EB/OLOL]. http:∥www.amazon.com/Red-Sorghum-Novel-Mo-Yan/dp/0140168540/ref=sr_1_1?s=books&ie=UTF8&qid=1435734850&sr=1-1&keywords=Red+Sorghum&pebp=1435734852915&perid=0FNX2MNX9YSY9Y0CKPT3, 2015-02-05.

Schell, Orville H.2000. Back Cover. Ai Bei. 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latt.RedIvy,GreenEarthMother[M]. Lincoln: iUniverse.

See, Lisa.2009. Back Cover. Bi Feiyu. 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latt and Sylvia Li-chun Lin. The Moon Opera [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Zhu,Tianwen. 1999. 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latt and Sylvia Li-chun Lin.NotesofaDecadentMan[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ilkinson, Joanne.2015. Booklist Reviews onRiceby Su Tong [EB/OL].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014025644X?ie=UTF8&isInIframe=1&n=283155&redirect=true&ref_=dp_proddesc_0&s=books&showDetailProductDesc=1#iframe-wrapper, 2015-04-05.

Wu, Fatima. 2003 .Alai. Red Poppies [J].WorldLiteratureToday, April-June, 77(1): 92.

Mo. 2012.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latt.LifeandDeathAreWearingMeOut:ANovel(Reprint Edition) [M]. New York: Arcade Publishing.

Hong,Ying.2000.DaughteroftheRiver(Reprint Edition) [M]. New York: Grove Press.

赋格,张健. 2008.葛浩文:首席且惟一的“接生婆”[N]. 南方周末,2008-03-27(D21).

葛浩文,季进.2011. 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G]∥ 季进. 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应凤凰.1997. 台湾文学研究在美国 [J]. 汉学研究通讯,16(4):396-403.

责任编校:陈宁

The Other in Exotic Land:On“the Images of China” 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latt

HUChenfei

Abstract:Howard Goldblatt has got the unparalleled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o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however, dose his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position have been exaggerated under the halo? What are “the images of China” 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latt? How do those images have been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discussions raised by the questions above, some helpful ideas to the “going-out” cultural strategy may come into being.

Key words:Howard Goldblatt; translation; the images of China

作者简介:胡晨飞,女,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翻译与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11BWW011)、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翻译的博弈——‘孤岛’时期文学期刊译介研究”、西南政法大学校级青年项目“‘孤岛’时期文学期刊译介活动研究——基于‘西风’系刊物的考察”(2014XZQN-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6-01-10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414(2016)02-0142-06

猜你喜欢

中国形象葛浩文翻译
翻译家葛浩文研究述评
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探讨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Translation Thoughts Inquiry of Howard Goldblatt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从香港恐怖片看中国内陆形象的演变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从认知隐喻角度解读葛浩文的“隐”与“不隐”——以《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为例
葛浩文翻译思想浅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