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诊断研究
2016-02-05张荣丽
张荣丽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诊断研究
张荣丽
【摘要】目的探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9例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实验组为45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对照组为44例有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结果两组患者在ST段的降低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大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和发作次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可有效检查出患者的发作情况,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诊断效果
Objective Dynamic ECG(electrocardiogram)in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is to be investigated.Methods Chose 89 patients with 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who we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5 to diagnose with dynamic ECG,45 patients selected in study group with 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while another 44 patients selected in control group with symptomatic myocardial ischemia.Results There was no differential between patients in two groups in terms of ST segment reduction degree(P>0.05).But patients'myocardial ischemia attack during time in study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and detection rate and attack times for myocardial ischemia were greatly higher than counterparts i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Dynamic ECG(electrocardiogram)is quite effective in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It is conducive to diagnosing patients'illness attack,which is important to provide accurate evid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Dynamic ECG(electrocardiogram),Diagnosis effect
心电图的检查有无创、快捷方便等优点,为重要的临床诊断和监测方法,和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可在24 h内连续记录10万次左右心电信号,动态的心电图可长时间记录分析心脏在安静和活动状态下的心电图变化[1]。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属于隐形冠心病,这类患者本身没有明显的心绞痛,但是心肌血流灌注和心肌代谢以及左心室功能都有异常,还有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但是因为患者没有不适症状,所以易忽视,普通的心电图检查,一般检查不出[2]。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9例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的诊断,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9例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实验组患者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87岁,平均年龄为(57.42±8.13)岁。对照组患者44例,男性24例,女性20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85岁,平均年龄为(58.42±6.13)岁。实验组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对照组为有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两组患者身体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
(1)心电图中ST断的水平形(下斜型)的降低在0.1 mV以上;(2)ST段出现降低性移动时间的间隔超过1 min;(3)ST段每次降低性的移动可持续1 min以上;(4)在J点后0.08 s为检测基准,每分钟的心率不足120次,在J点0.05 s部位为检测基准,每分钟的心率不足120次;(5)ST段出现变化原因不是因为心室肥厚、电解质紊乱、传导阻滞和药物影响。
1.3方法
对患者采用动态的心电图分析系统,做全天心电图记录,针对缺血性ST段诊断时,采取ST断在J点向后80 ms呈水平或者下斜超过1 mm,持续时间超过1 min为标准。详细记录患者生活饮食以及发病时的症状,若患者在心肌缺血时,无并发症,则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
实验组患者心肌缺血发作的持续时间为(21.01±10.21)min,ST段的降低幅度为(1.9±0.6)mm。对照组患者心肌缺血发作的持续时间为(10.04±8.96)min,ST段的降低幅度为(1.8±0.7)mm。两组患者在ST段的降低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及发作次数
实验组中39例患者检出心肌缺血,占比为86.7%,总发作次数为84次。对照组中7例患者检出心肌缺血,占比为15.9%,总发作次数为36次。实验组患者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和发作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解剖方面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会有更加明显的冠状动脉病变,有客观的心肌缺血证据,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患者并没有心绞痛等症状,因此很难发觉患者的病情,一般老年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现该情况[3]。常规心电图不能准确定位心肌缺血的部位和范围,由此难以快速确定患者病情,给予其对症治疗。而动态心电图可在工作状态和日常生活中长时间监测,提高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及时发现患者的身体症状,为接下来的治疗提供准确的资料,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4-5]。一般在6:00~12:00时间段,患者缺血发作次数最频繁,而且老年患者较多。对此应当加强重视。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在ST段的降低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和发作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针对疾病的诊断结果,及早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心肌梗死等并发症的出现[6]。
综上所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可有效检查出患者的发作情况,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赵爱群.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5):2021-2023.
[2]王芳芳.常规与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8):939-940,965.
[3]张菊花.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应用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2):139-140.
[4]阚小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2):142-144.
[5]郭丽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诊断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9):18-19.
[6]陈红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诊断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3):3233-3234.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11-0032-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1.020
作者单位:肇东市第一医院心电室,黑龙江肇东151100
Study on Dynamic ECG in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ZHANG Rongli ECG Room in Zhaodong First Hospital,Zhaodong Heilongjiang 151100,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