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2016-08-11张璠高新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0期
关键词: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心病

张璠+高新飞

【摘要】 目的 探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90例冠心病患者, 同时进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 观察两种方法检查的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动态心电图在缺血性ST-T异常、房室肥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速和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检出率分别为6.67%、7.78%、72.22%、8.89%、4.44%, 高于常规心电图的2.22%、4.44%、60.00%、5.56%、2.22%, 动态心电图异常总检出率100.00%高于常规心电图74.44%(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心电异常的检测阳性率较常规心电图高, 且能够对冠心病的不同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给出相应的判断, 有利于临床医生指导药物, 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猝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041

冠心病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 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多种类型, 其是因为冠状动脉循环功能异常, 血流供求出现失衡所引起, 严重者可导致多种心律失常, 甚至死亡[1]。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为探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在临床中的应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3 年 11 月~2015 年 11 月本院收治的90 例冠心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2]中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58 例, 女32例, 年龄 41~65 岁, 平均年龄(53.25±5.61)岁。对患者先后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进行心电检查, 并对结果加以记录。

1. 2 诊断方法

1. 2. 1 常规心电图检查 安静状态下, 患者取平卧位, 全身放松, 常规12导联连续描记、以25 mm/s的纸速进行心电记录, 保证GCG基线平稳无干扰, 图像清晰。以T波低于同导联R波1/10且ST段水平降低0.05 mV诊断为缺血性ST-T改变。

1. 2. 2 动态心电图检查 常规监测24 h动态心电图系统, 模拟V1、V3、V5导联记录24 h 12通道心电信号, 信息处理分析、回放、人工校正。阳性诊断标准:①等电位基线为标准情况下ST段呈水平型或下降型, 下降超过0.1 mV;②下移时间持续>1 mms;③两次心肌缺血发作时间间隔>1 mms且ST段测量以J点后80 ms为准。

1. 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种方法诊断冠心病对不同类型的病理结果如缺血性ST-T异常、房室肥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速、阵发性房颤等进行分类统计。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动态心电图在缺血性ST-T异常、房室肥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速和阵发性房颤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异常总检出率100.00%高于常规心电图74.44%(P<0.05)。见表1。

3 讨论

常规心电图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记录人体心脏电活动的检查方法, 尤其是在诊断冠心病的领域起到广泛的作用, 因费用低、重复性好、易于接受且诊断价值高的特点, 常规心电图成为冠心病诊断中最基础的诊断手段之一[3]。但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静息心电, 在遇到特殊类型的冠心病, 如一过性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非持续性冠心病的诊断, 不容易捕捉到病理心电, 导致漏诊可能。

动态心电图弥补了常规心电图的不足, 可以在24 h内保持监测>10万次的心电信号, 患者活动状态下心电状况, 持续的或偶发的病理心电都能捕捉下来, 提高冠心病的诊断率[4]。动态心电图能够连续收集的信息更加精确, 从而提高整个冠心病诊断的效果, 优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结果。根据冯雅君[5]的分析, 临床上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病隐匿, 其高发人群是老年冠心病患者, 常规心电图检出率低, 动态心电图通过工作状态下或日常生活中对其心脏活动进行长时间准确监测, 能明显增加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

在准确率方面, 动态心电图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能够对冠心病的不同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给出相应的判断, 此次观察中动态心电图组在缺血性ST-T异常、房室肥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速和阵发性房颤的总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相关学者的临床研究, 给予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早期发现高危的冠心病患者, 结果显示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检出比较动态心电图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 也支持本文观点。

综上所述, 动态心电图心电异常的检测阳性率和准确率高, 且有利于临床医生指导药物, 对心血管的治疗和预防猝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顾骅. 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分析.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 16(4):974-975.

[2] 董竞琳. 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13(36):319-320.

[3] 韦正光.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比较及临床应用.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14):261.

[4] 周智. 动态心电图监测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分析.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2, 31(1):74-75.

[5] 冯雅君. 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差异性分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 37(7):64-65.

[收稿日期:2016-03-04]

猜你喜欢

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心病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分析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比较
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变化的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估
常规心电图诊断隐匿型冠心病的准确率评价
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
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临床应用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
有冠心病家庭史的青年更应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