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院校MBA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考

2016-02-04靳文强

山西青年 2016年9期
关键词:工科院校

靳文强

兰州交通大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工科院校MBA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考

靳文强*1

兰州交通大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实践基地是MBA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平台,实践基地建设是培养高层次综合性管理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文章根据MBA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定位,分析加强MBA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现实意义,结合当前工科院校在培养MBA研究生过程中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提出发挥工科优势,提高思想认识,改革教学计划,加强校企合作,实行“双导师”制等举措,提升MBA院校的培养能力,为工科院校在MBA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提供可行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工科院校;MBA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自教育部提出大力拓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新举措后,MBA教育作为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迅速扩展,MBA院校迅速增多,除了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大学外,开办MBA的工科高校也越来越多。

MBA教育是体现职业实践训练和职业倾向性的教育模式,其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要求体现特定的职业导向性,注重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教育的重心在于职业实践训练和职业技能养成[1-4]。MBA教育与传统的高等教育有明显的区别[5],但是目前有些学校对MBA的培养过程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过程无异,远远偏离国家提出的专业学位培养的初衷,偏离了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培养MBA的要求[6]。许多高校特别是工科院校在培养MBA过程中,没有建立实践基地,或只有极少的实践基地,使得实践教学环节不多,有的学校甚至缺乏实践环节[7]。加强工科院校MBA研究生实践教育,建立合适的实践基地,对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至关重要[8]。

一、MBA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一)是国家对MBA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

MBA属于专业学位,其培养目标是培养综合管理人才[9],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MBA教指委)要求MBA学员系统掌握工商管理领域的管理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复杂问题以及科学决策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全球视野,把握全局的战略思维与分析能力,具有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具有创新和组织领导能力。这些能力的取得,离开实践基地是难以实现的。教育部对全日制专业学位明确要求,学生要到实践部门进行实践学习,学校要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基地[10]。

(二)是深化MBA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需要

2015年教育部专门下发《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的文件明确指出,加强基地建设,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推动教育理念转变、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10]。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也明确要求,MBA院校应与企业建立密切联系或与企业联合培养,保证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9]。

二、加强MBA实践基地建设的现实意义

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知识面宽,懂得企业管理、具有市场意识,了解现代企业制度和微观经济操作技能的人才[4]。课堂教学可以使MBA的学生了解财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的理论知识,但绝大多数MAB学生本身在入学前已接受过一定的专业知识训练,同时也接受过企业实践的考验,他们是带着问题来求学,不只是为取得一纸文凭,因此学校在教学中不可忽视实践环节。学校安排MBA学员到企业进行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可以提高MBA学生的培养质量

基地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的人才培养平台。通过到现场进行教学,MBA学生可以将课堂所学以及平时积累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MBA学员通过企业观摩或亲自参与业务实践,进行职业角色训练,可以培养自身的职业感受性,提升专业技能,取得管理的实践经验。校企共同设计MBA学生的培养计划,论文选题,可以更加符合MBA教指委要求,从而可以提高MBA学员的培养质量。

(二)可以推动校企合作,科研创新

高校有丰富的学科及人力资源优势,有大量的科研成果,而企业有灵敏的市场信息、有完备的生产条件,有健全的销售渠道等条件。通过MBA实践基地平台,学校可以和企业进行对接,解决高校在生产实践中、在人才使用方面、科研开发以及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问题。MBA的学员若能参与其中,可以有效的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人才培养。

(三)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由于工科院校的背景,MBA教育师资总体水平不高,缺乏大师级的教师,加上师资学历学院结构不合理,许多教师没有企业实践经历,缺乏实践经验,对提高MBA教育质量极为不利。而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正好可以带动教师参与,使部分学历较高而且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师变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手,这也正是MBA教师需要必备的能力。

(四)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

新的时代,经济形势日新月异,千变万化。如果学校一味在课堂上教学,学生只能得到陈旧的理论知识,而走进实践基地,学生可以接受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前瞻性的经营理念。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毕业后将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即使有再深的理论知识,也不能从容应对变化与挑战,将不会是一名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和管理者。

三、工科院校MBA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工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但其在对社会需求的人力资源、金融、会计、项目管理等类的MBA人才培养方面有其先天缺陷。

(一)工科院校MBA师资力量相对不足

工科院校一般依托行业办学,在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学术领域有自己的优势,经济类专业是为工科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而开设,其师资力量没有像工科专业富余、充足和高水平,而能从事MBA教育的教师则更为缺乏。同时在岗的MBA教师一般没有太多参与企业实践的经历,加之个人不重视实践教学,致使部分教师有较高学历和专业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11]。

(二)进行MBA教育的硬件设施缺乏

工科院校的性质决定了学校设施为工科教育服务,学校的投入重点依然是工科专业,而其对MBA的投入明显不足,加之许多院校MBA办学时间不长,因此象实验室、实训室、讨论室之类用于MBA教育的硬件设施不能满足MBA的教学,有的学校不仅没有马蹄形教室,甚至有些用于教学的多媒体教室都不达标,严重制约MBA的教学,影响MBA的培养质量。

(三)部分工科学校MBA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甚至缺失

绝大多数MBA办学单位进行教学都是短时间的集中培训,理论教育几乎占据整个教学环节,因为经费等方面的原因,有些学校对实践教学安排的少之又少,即使有实践环节,也只是带着学生到附近的企业走马观花参观一下,没有与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交流,更别说参与企业的生产与管理,这样学生发现不了问题,也没有实际解决问题的机会,根本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目的,也激发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12]。

(四)实践基地质量不高

由于部分工科院校对MBA这一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不明确或是由于学校性质等原因,实践教学基地滞后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进度,实践基地有量无质,甚至数量也达不到条件,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是管理机制均不能保证MBA实践教学,使得实践基地教学流于形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四、对工科院校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的建议

(一)重视基地建设,提供必要保障条件

工科学校的领导要了解MBA培养的重要意义,要重视基地建设的科学规划。工科院校要从国家大局与需求出发,根据现阶段社会对MBA研究生能力要求,结合工科院校的优势,改革培养模式,促进人才结构调整。学校应创造条件,给予MAB教育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支持,为MBA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二)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学校要改革MBA培养机制和教学计划,脱离工科思维,要在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适合MBA的实践环节并细化过程与时间。培养部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既可以是集体到企业实践,也可以分类到企业活动。学校要结合对口企业的实际,做好实践基地建设工作。针对不同的学期、不同的课程,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真正达到实践教学效果。

(三)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实践基地科学化管理

学校和企业在人才方面有共同的价值取向,而工科学校在工科方面的校企合作有丰富的经验,MBA管理者要利用好这一有利条件。学校要改革培养机制,借助平台,发挥优势,争取企业的支持与合作。校企双方要高度重视培养中的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提前谋划,合理布局,共同协商,明确职责。经过这一实践平台,真正实现学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

(四)实行“双导师”制,加强校企联合培养

以建立实习基地为契机,完善学校研究生导师遴选机制,在企业中遴选具有可以指导MBA的科研人员、管理能手担任MBA导师。学校导师侧重于指导学生的基础性研究,企业导师侧重于指导学生的实际应用研究和实践操作能力,学员的学位论文可以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完成。

五、结论

工科院校在培养MBA中有其实际困难,但其为社会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只要工科院校结合自身优势,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类人才的需求,大力提高MBA人才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改变观念,提高认识,重视MBA教育,改革MBA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通过各种课程和案例教学、企业实践项目等环节培养学生从事企业经营和管理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一定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综合性工商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献斌,刘晓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2,5:22-25.

[2]吴少平.MBA教育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740-44.

[3]孙晓强.对我国MBA教育的若干思考[J].经济师,2001,12:96-97.

[4]姜志诚,班晓娟等.工科背景下的MBA教育培养模式浅析[J].第二十六届全国研究生院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论文集,2012:43-47.

[5]庄晖,高松,汪金爱.传统MBA教育模式的反思与创新[J].2013,10:101-104.

[6]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工商管理硕士教学大纲[M].机械工业出版社.

[7]于海潮,潘娜.国内理工科院校MBA创新培养战略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4:156-158.

[8]林桂娟,於朝梅,王恬.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2,1:22-25.

[9]MBA教指委.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Z].2013-6-28第四稿.

[10]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Z].教研〔2015〕1号,2015-5-7.

[11]高军,王睿.省属工科院校MBA教育项目品牌建设策略探讨[J].现代管理科学,2015,5:111-112.

[12]王悦,冯秀娟.高水平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探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5:113-115.

*作者简介:靳文强(1970-),男,山西襄汾人,兰州交通大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多年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目前负责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培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9-0063-02

猜你喜欢

工科院校
工科院校背景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探析
工科院校《概率统计》课程的几点教学体会
体育美学对工科院校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育的反思与出路
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培养方式探讨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的途径研究
工程文化教育背景下工科院校的人文课程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