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解放战争时期太岳区中等学校功能浅析
2016-06-20董淑慧
董淑慧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4
论解放战争时期太岳区中等学校功能浅析
董淑慧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临汾041004
摘要:解放战争时期,战争仍是那个时代的主题。在“一切服务于战争”的方针号召下,太岳区各中等学校办学状态呈现出强烈的战时特色。不断开辟的新解放区对干部的大量需求以及战时解放区的经济困顿等,多样化的需求对太岳区各中等学校角色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解放战争的进程,当和平逐渐成为时代主题,学校正规化提上议程,这意味着中等学校文化教育的主流功能即将回归。
关键词:解放战争;太岳区;中等学校
战争状态下,学校的角色功能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功能,衍生出一些服务于战争、服务于战时环境的新功能。解放战争时期,太岳区中等学校的办学模式依然延续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合办形式,普通中学和师范学校混合设置。在服务于战争的宗旨下,伴随解放战争的逐步深入,前线与后方的种种现实需求对中等学校的角色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中等学校新的角色功能
(一)干部“调运站”
解放战争时期,延续“干部教育第一”的教育方针,太岳区中等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为根据地培养所需要的县、区初级干部,系干部训练班性质。甚至,随着战争胜利,根据地扩大,干部需求量越来越大,根据上级指示,师范也由培养师资转变为培养干部。[1]服务于参战、支援前线是中等学校在战争年代最重要的任务。作为革命干部的“储备库”,虽说规定学制为三年,但经常是“随调随走,随走随补”。1947年太岳区普通中学学生外调情况如下所示:
表1 太岳区普通中学学生外调及现有人数统计表(1947.9.15)
(引自山西档案馆:太岳区中学生调外及现有人数统计表,全宗号:71,目录号4,案卷号:58,件号:3,年代1947年9月15日)
如表1所示,截止到1947年9月15日,太岳区中等学校学生的外调数目非常大,其中沁屯中学以及晋豫中学的外调生人数甚至超过了总学生数的40%(忽略现有学生数中新招进的学生,如不忽略比例更大)。学生大量外调,补充了新老解放区对干部需求,支援了前线。何时调、调去哪、调多少、这些问题全部由革命政府统筹,中等学校处于无制度状态,升学、考勤、毕业都无制度可循,在此,其功能仅是基层干部的“储存站”和“调运站”。
正是由于这种“随调随走,随走随补”的“中转站”式功能的发挥,中等学校最大限度得补充了新解放区以及战争前线干部人员需求,支援了革命斗争。同时不断吸收新学生入学,使更多的人能够更直接全面得接受革命思想的洗礼,强化了革命队伍。但是,这种快速流动式的学校运行状态,造成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中等学校文化教育功能的严重弱化。快速更替的学生队伍,以及无秩序的教学状态,使学校缺乏事实文化教育的外部环境。如此状态下,外调出去的学生出现“政治态度良好,文化技能缺乏”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投身群运的“工作队”
解放战争时期,伴随着前线战争形势的发展,土改和参军支前工作在各新老解放区开展开来。学校师生纷纷融入群众,将学习与参加群众运动结合起来。随后,太岳区中等学校的师生们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土地改革、参军支前的运动中来。在土改运动过程中,中等学校师生往往组成专门的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帮助各地组织诉苦会、说理会、斗争会等,在土改一线宣传党和政府的法令政策。沁屯中学学生在参加群运过程中,提出“农村是学校,群众是教师的”口号。[8]解放运城和临汾的战役打响后,支援前线成为各中等学校的中心工作,中等学校师生活跃在战争前线,搜集运输军备物资、护送伤病员、配合解放区接收工作……极大得支援了太岳区的解放工作。
号召教育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旨在教育引导群运,群运丰富教育。但随着群众运动走向左倾化,在学校范围内,教育与群运的相互关系遭到破坏,严重破坏的学校教育秩序。1947年秋季以后,查阶级、查思想、查立场的“三查”运动从农村土改工作蔓延到学校教育领域。太岳区各中等学校纷纷组织贫农团,提出“文化还农”“学生耕者有其校”的口号。大批阶级成分不好的学生和教员受到批斗,并被“清洗”出学校。正常学校秩序受到严重影响,有的学校甚至因此倒闭。“闻喜中学全校九十六个学生,就清洗了三十八个,结果使学校垮台”[5]。在极富左倾性的“三查”运动过程中,太岳区中等教育受到了巨大冲击,大批师生受到批斗清洗,方式简单粗暴,学校的教育功能几乎完全丧失,转而演变成了一所所政治批斗场。
(三)自力更生的“生产队”
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解放区制定《战时教育发展方案》,其中明确提出“目前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配合军事、政治、经济、群运等工作”[3]其他解放区也都方案指示,使教育工作能够更好为战争服务。
战时,太岳解放区的由于教育机构的不完备,教育工作时常处于无政府无组织状态,学校教育经费得不到保障,师生生活待遇仅依靠政府无法完成。在这种情形下,各中等学校纷纷开展生产自救,进行生产活动。如太岳中学运棉防线,生产自救的经济功能占据了主导地位。纺线、搞运输、作买卖等副业活动成为了学校的中心工作。有一张墙报上登了一篇《纺线线》的短文,真切反映了当时太岳师生竞赛纺线的热火朝天的画面:“四七年,大生产,太中师生纺线忙。手摇纺车嗡嗡响,抽出线线细又长。织布送到被服厂,支援前线打胜仗。纺织能手是尚锐,老师要数张教官。”[2]不仅学生搞,教师也带领着搞。随军南下到四川,杨树芳同学回忆说:“我1946年初入太中后,很多时间都做运输棉花,用土布换取粮食、油盐的工作.在这些活动中,我受到了实际锻炼……”[2]太岳区各中等学校积极生产自救,不仅解决了学校的生存困境,更支援了太岳解放区建设。
二、多样化角色的负面影响
战争环境中的中等学校,其功能作用随战争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从“一切服务于战争”的原则出发,中等教育围绕战争和生产的政治、实用功能占据了绝对支配地位,而传统学校所担负的以传受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教育功能退而居其次。甚至有些地区有些人,将文化教育与政治教育对立起来,认为学习文化知识无用,甚至是反动。“汪精卫文化好当汉奸”[7],将汪精卫作为受过文化教育的知识分子的代言人,认为拥有文化意味着拥有了反动的准备条件,而不去辨别它是否具有必然性。学校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功能完全被抛掷脑后,师生都一心一意“干革命”去了。除此之外,“大家有一种错误的观点,仿佛学文化就是忽视政治,仿佛重视文化就成了旧型正规化”[6],旧型正规化在过去是受到批评的,所以鉴于政治上的敏感性,重政治轻文化的现象出现似乎是难免的。忽视文化教育功能造成最直接的后果是,群众认为“‘八路军的学校好是好,就是不识字',住学校不识字,这种讽刺是够厉害的了。各系统干部反映,我们中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做工作好,就是文化程度过低,学生反映亦如此”[5]。而从长远看,文化断层及文化知识分子的缺乏,也会对即将到来的和平时期的经济文化建设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早在1948年6月间,太岳区召开的第三次中学教育会议(亦称六月会议)中在检查纠正过去工作中的左倾偏向基础上,初步提出了中等教育走向正规化的议题。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在9月份召开的华北中学教育会议上,中等教育的正规化成为了会议最主要的中心议题。会议讨论通过的方针政策成为华北各解放区中等教育正规化改革的行动准则。太岳区当即于10月份召开全区第五次教育会议,讨论华北中等教育会议的报告及通过的草案,并结合本区实际情况部署落实的措施和步骤。中等教育逐渐由战时状态走向正规化,这意味着中等学校文化教育的主流功能即将回归。
[参考文献]
[1]李田定.太岳革命根据地教育简史[M].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
[2]太岳中学校史编辑委员会.晋冀鲁豫边区太岳中学校史[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3]陈元晖.老解放区教育简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54.
[4]李东福.山西教育史[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620.
[5]太岳行署.行署召开中等学校教育会议——纠正过去左倾偏向,确定今后教育方针[N].新华日报(太岳版),1948-06-27(第二版).
[6]太岳行署教育会议秘书处.华北局宣传部周扬同志在中学会议的报告[B].山西:山西省档案馆,全宗号71,目录号4,案卷号7,件号2,1948-09-03.
[7]太岳第五次教育会议中学组小组记录[B].山西:山西省档案馆,全宗号71,目录号4,案卷号19,件号4.
[8]沁屯中学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群运[N].《新华日报》(太岳版),1946-9-7(第二版).
中图分类号:D261.1;K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9-01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