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类招生背景下的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研究

2016-06-20

山西青年 2016年9期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研究

张 怡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安徽 合肥 230001



分类招生背景下的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研究

张怡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安徽合肥230001

摘要:本文从分类招生背景下生源多样化的特点出发,从学生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分层这三个方面探讨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借鉴其他高职院校实证研究的经验提出分层教学实施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分类招生;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研究

随着全国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高职教育分类考试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以知识加技能方式录取的高职学生大幅增加。高考录取生、普高注册生、对口单招生、“五年一贯制”、中职注册生、社会其他人员等不同生源结构并存成为高职生源多样化的一大特色。不同生源意味着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就为公共英语教学带来新的挑战。英语课程作为一门高职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要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想实现高职培养目标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一、生源状况及教学现状分析

分类招生背景下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差别很大。高考录取生和普高注册生中部分学生在中学时期经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基础的训练一般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语法知识,认知英语单词1600个左右,而对口单招生、“五年一贯制”和中职注册生大多基础知识薄弱,有些学生单词积累远远达不到1000个的最低标准,因缺乏系统的听说训练听力、口语表达能力差,阅读动机不强,书面表达能力更差。高考带来的焦虑、挫败感,既往学习经历的负面影响,师生间交流沟通少,学习缺乏积极主动这些因素都造成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低下,阻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受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制约,大多数高职院校采取自然小班级合成大班授课,教材单一枯燥无法满足不同生源层次学生的需求,老师讲学生听的简单模式和课程评价标准单一刻板,经常形成程度高的学生“吃不饱”程度低的学生“吃不了”的尴尬局面,师生都很难从教与学中获得喜悦和成就。真正将英语教学与招生对象、专业和就业需求相结合的高职院校屈指可数,校企业合作“订单班”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也不尽如人意。基于入学渠道的多元化和生源结构多样化的特征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分析,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必须实行分层教学。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掌握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程序,并给以形成性评价和矫正[1]。其核心在于:许多学生在经历相同的教学阶段不能取得最优异的成绩,不是因为智商不够,而关键在于教师不能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提供合理的学习时间和教学引导。因此,只要创设出恰当的教学环境,全面地、多维度地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最后实现全体学生或大部分学生“掌握学习”的目的。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该理论由前苏联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维茨果基于20世纪30年代初提出,是批判继承皮亚杰的对立观、詹姆和桑代克的等同观、考夫卡的二元论等教学理论后形成的思想成果[2]。该理论认为最近发展区是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也是教学发展最好的区域;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发展是辩证统一关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特点实施针对性教学;教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依据这一理论公共英语教学从高职学生的现实情况出发,衡量他们的现有英语知识技能和潜在学习能力,力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符合学生群体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语言文化知识,形成职业新技能,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三)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初期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此教学理论。理论要点包括对学校教学整体优化,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相对最优教学方案,省时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收获最佳教学效果,全面最优发展学生。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明确公共英语教学和高职人才发展的目标,分析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了解他们的准备状态,布置具体的教学任务。其次通过分析任务中的教学重难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实施个性化教学,确保学生理解并很好运用。再次确定适当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步骤,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最后在分析教学成效时,做到对教学结果作科学合理的测评、分析和反思。

(四)《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该要求规定了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3]。为了贯彻落实这一要求,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就必须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分层教学含义和类型

分层教学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教育界。教师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将水平相当的学生分成一组,组与组间实施不同的教学,科学合理的分组以及组员间良性竞争使每位学生得到优质发展和提升。分层教学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综合考虑学生知识、能力和发展潜能的差异合理分层,实行个性化教学,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

从现有研究不难看出,分层教学有隐性分层和显性分层两种类型。隐性分层就是班内分层,教师遵循自然班内部学生水平的差异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案、实施差异化教学。教师掌握分层状况并施以教学中而学生并不知分层结果。显性分层分为分层走班和分层分班。分层走班的特点是学科、教师和教室是固定的而学生是流动的,同一年级的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集中学习。分层分班则是按照基础和能力组建新的班级进行教学。

四、分层教学实施

(一)学生分层

对学生的客观科学合理分层尤为重要。结合学生入学前英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入学后英语摸底测试成绩以及问卷调查将学生分为A、B、C三层。学生分层情况见表1。

表1 学生分层情况

(二)教学分层

包括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和教学过程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教材,选用不同教学模块,力求A层学生在大一第一学期达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要求,第二学期达到A级要求,有效词汇量较中学阶段翻一番,英语听说读写译五方面均衡发展,并结合自身专业学习专业英语。教师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平台促进A层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中侧重与行业密切相关的主题,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省赛国赛挑选优秀选手,形成班级内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B层学生在在大一第一学期加强听说技能培训,通过语篇学习巩固英语基础知识,拓展语言实际能力,在大一第二学期达到B级要求。针对B层学生的水平教师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教材,加强语言知识点的巩固,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C层学生从英语基础内容学起,培养语言学习的兴趣,重拾学习英语的信心,具备简单的听说技能。对于C层学生教师以保护学生自尊心,重新激发其学习兴趣,欣赏语言文化魅力,创设更利于他们接受和理解的语言场景以便他们进行体验性学习。教学方法和策略因人而异,因层而异,针对不同层次进行相应的调整。综合运用多元智能教学方法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知识、技能和文化融为一体,在承认个体差异同时更好实施分层教学,达到英语语言学习“为用学,用中学,学就用”的目标。

(三)评价分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考核评价兼顾差异性建立起动态化监控,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并以激励机制为主让各层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过程评价侧重认知和技能相结合,注重学生课堂教学互动与第二课堂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课外自主学习与参与比赛的主动性。结果评价侧重期末试卷(相应分成三个层次)和应用能力考试(A、B级)。英语课程期末总成绩=期末试卷×50%+平时综合成绩×40%+A/B/C(三个层次过程评价的互动加分)。

教师组织协调学生,营造语言学习氛围,提供合作空间,活跃创新思维,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形成可持续性发展。

五、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构建全新的学生观,尊重、关心学生,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交流,竭力创设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让A、B、C层的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发展提高。尤其不能潜意识歧视C层学生而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分层教学过程将短期目标与终极目标相结合,不能始终给C层学生设定较低的目标。三是课程评价中评价内容必须因学生不同学习层次而不同,既要横向比较也要兼顾纵向比较,一定要激励学生从自身适当的位置出发力求获得学习英语的内在驱动力。四是高职院校需开发多方位的教育资源和学习平台,开展主题鲜明、实效有趣的英语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更大舞台。

六、结语

通过本次研究,笔者深刻感受到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能力是几十年来公共英语教师永恒的话题。教育形势的新变化要求笔者不断反思并从新的高度去研究探索。因而分类招生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新特点决定了分层教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笔者的研究只迈出教学改革的第一步,以后将积极探索不断努力,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整体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秀娟,唐林炜.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育人,2010(27):54-55.

[2]陈蓓琴.“最近发展区”理论:基于文本的探究、阐释与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1(10).

[3]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Z].2008.

[4]刘黛琳,张剑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6):77-83.

[5]王恒安.高校按“分类招生培养”的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2010(2).

[6]王悦,姜微.“分层次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81-85.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9-0201-02

猜你喜欢

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泛在学习平台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设计
基于慕课的高职公共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