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6-01-09孔德忠,陈志祥,苏丹丹

职教通讯 2015年29期
关键词: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孔德忠,陈志祥,苏丹丹

摘要: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电线电缆制造技术专业多年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实施以“工学交替”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创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过程的实施、师资队伍的组建、实训基地的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等方面实现了校企全程参与,为高职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基金项目:2013年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立项教研课题“电线电缆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57201308)

作者简介:孔德忠,男,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线电缆制造技术教学;陈志祥,男,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苏丹丹,女,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线电缆制造技术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端技术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切入点。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发挥学校、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强调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学资源,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工作经验的企业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2]

随着国家将投入巨资进行城乡电网改造和超高压电网、物联网、4G通讯网络的建设,中国电缆行业对人才层次的需要重心由普通的“学术性”人才转变为专业技术人才,而电缆专业人才奇缺,严重制约电线电缆行业的快速发展。为适应电线电缆行业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对人才与技术的强烈需求,学校先后与远东电缆有限公司、亨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上上集团有限公司等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以订单培养为基础,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新进行了审定,把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模式和打造专业特色作为重点,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企业量身打造电缆专业技术人才。

一、立足岗位实际需求,共订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优化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3]专业建设的灵魂是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决定了专业建设强调对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因此,必须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明确从业人员的能力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并最终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为使专业培养人才更好适应企业要求,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邀请企业生产一线专家来校指导,紧密联系企业生产实际,共同分析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及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所需职业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关课程,调整教学内容,制订“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案,做到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人才使用要求共通。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施课程“双负责”、场所“双情景”、队伍“双师型”、质量“双评价”、教育“双导师”、能力“双证书”。

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中,课程切实推行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双负责”制度;在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中,实现促进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双情境”融合;在课程开发和师资队伍构建过程中,打造校内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结合的“双师”结构队伍;在质量监控和实习管理中,有效运行学院评价、企业或第三方评价校企“双评价”机制;在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中,实行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师傅“双导师”制;在学生在校期间,使学生再获得大专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从而使进一步深化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岗位、知识、能力“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搭建课内、课外、企业“三课堂”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平台,实行了识岗、习岗、顶岗“三递进”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图1 电线电缆制造技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二、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共建信息资源平台

(一)课程体系体系的构建

按照“课程设置特色化、课程目标能力化、课程内容职业化、课程实施项目化”的基本思路,通过对企业人才需求与人才规格要求的调查与分析,以国家职业标准和岗位职业技能为参照建立课程标准,使课程标准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和相关的企业标准相融合进一步完善基于电线电缆生产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本着课程体系与岗位工作任务相对应的原则,对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进行归纳分析,围绕实际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资格证书要求,设置课程及实训项目,打破传统学科体系课程结构,按照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公共文化课程+专业支撑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实践环节+技能考证”的工学交替特色课程体系。

(二)专业核心课程开发

一方面,专业教师和企业生产技术骨干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合作进行教材编写、共同开发教学案例和课件等课程资源开发,并引入企业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成果项目,对实践课程的项目方案进行教学化处理,转化为实训教学项目,使教学资源与产业转型升级同步。企业人员主要是负责提供企业案例,总结操作经验,进行生产过程示范操作制作教学录像等;专业教师则主要负责内容组织和文字表述;另一方面,将学校教学资源和企业生产培训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资源共享,方便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人员查阅使用。

(三)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融通合一。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取消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取而代之,围绕专业技术领域所必备的单元能力和技能,通过课程的边讲边做、边学边练,完成学生能力培养框架体系中确定的单项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实训教学与工学结合对接合一。在实训中,按培养目标确定的职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融入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的要求,按层次递进设计实训项目,并依托建有的生产性或真实仿真型实训基地加以实现。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在真实工程环境中得到身临其境的训练与熏陶,既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又为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提供了真实的能够亲身体验的机会。

实习教学与顶岗工作全面合一。整合了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提出将学生的毕业实习教学与真实生产现场中的岗位工作相结合的要求,将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职业体验与职业能力训练作为毕业顶岗实习的根本目的。

图2 课程体系构建和项目课程开发工作流程

三、建立人员互聘机制,构建双师结合团队

通过构建校企人员互通渠道,实现校企人才资源共享,并按照“分类管理、量身打造”的思路,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

校内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一般教师分别按照“一师一企一项目”、“一师一企一岗位”、“一师一企一案例”的方式进行分类培养。引导和激励专业带头人带领团队深入合作企业,及时了解行业企业需求,开展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技术革新以及工艺流程的改进等项目服务,通过与企业合作,创造技术成果,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高校内专业带头人的科研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骨干教师下到企业,通过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合作开发课程和顶岗实践的方式,与企业的师傅共同完善课程教学计划,结合生产实际,开发项目式课程,编制校本教材;师徒合作授课,理论教学以专业教师为主,实践环节以兼职教师为主。在合作教学过程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提高骨干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骨干教师负责向兼职教师传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两者互为师徒、互取所长,共同提升双师素质。此外,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把真实项目引入学校,骨干教师参与实际项目的研究和开发,提高项目式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能力。组织一般教师到企业中进行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与培训,明确各自的专业主攻方向,针对专业主攻方向每年下实践一线进行锻炼,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和动手能力;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教学指导、专业教育教学研究与行业技术服务,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实践和探索,提高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

另外,聘请行业、企业不同层次的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等作为“专家型”、“授课型”和“指导型”兼职教师。其中,“专家型”兼职教师主要参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定期开展专业讲座、指导专职教师顶岗实践、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授课型”兼职教师主要参与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与校内教师共同合作开发课程,编写工学结合校本教材与实训指导书,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指导型”兼职教师主要参与职业岗位实践指导等,指导学生技能实训、指导学生参观企业、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具体工作。

四、共建教学实训基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实训基地建设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素质养成教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途径,是制约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4]

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共用、合作共赢”的原则,与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技能训练和企业职工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企业专家积极参与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整体规划和方案设计,提高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质量;(2)采用学院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的模式,校企共建实训基地;(3)针对大型线缆生产线等占地大、投入大、消耗大的实训项目,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进行实践教学,实现了工学结合;(4)校企合作在企业共建“厂中校”,为学生到企业实践和企业职工培训提供了培训场所;(5)采用“场地换资源”的方式筑巢引凤,将工厂、车间和生产项目搬入了学院,推进了以“校中厂”为典型特征的校内电缆生产性实训中心。

五、建立多方评价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科学合理评价教学效果,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有效监控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本专业在学院评价的基础上,吸收用人单位作为重要的评价主体,并注重与麦可思公司等研究机构的合作,由此建立三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一)学院评价(合格性评价)

学院评价是最基础的评价,针对不同课程,开发制定评价考核标准,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能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培养能力,如通过讨论、演讲、操作、活动等形式。校内成立教学质量监控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系列管理办法,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控。

基础性课程改变以笔试考核为的形式,针对考核内容采用操作、答辩、主题报告等行之有效的多元化方式。核心课程及实践环节注重操作技能的考核,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考核,考核成绩除了任课教师作为主要的评价主体外,学生也作为评价的主体之一,每个项目的考核还实行自评和互评,按照教师考核占50%,学生自评占20%,小组互评占30%的比例构成期末成绩总评成绩。

在培养专业素质的同时还重视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在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为学生做出合理的评价,将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考核有机融合,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

(二)用人单位评价(发展性评价)

校外聘请企业专家担任督导员,强化对校外实训、生产性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部分课程直接由企业考核。

建立合作办学恳谈制度,定期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听取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评价,根据反馈意见,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设计。通过举办合作办学企业主管、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教学座谈会,从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角度,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与调整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

(三)第三方机构评价(导向性评价)

与麦可思公司合作,利用“以社会需求信息为依据的就业导向”评价系统,对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能力应用状况;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专业教学内容是否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是否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实训条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是否满足项目式教学的需要;顶岗实习管理过程是否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方面的培养,是否能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4]

六、基于“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成效

多年来,电线电缆制造技术专业坚持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办学理念,融入社会开放办学的指导思想,与社会行业企业多方紧密联系,积极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与探索,形成了基于“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行业企业需求、基于工作任务系统化的课程教学改革更加到位、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效果显著提升。本专业先后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建设专业”和“无锡市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现拥有“江苏省电线电缆制造实训基地”和“江苏省线缆材料与工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各1个;与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项目被评为“无锡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项目”;与企业合作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由中央电视台在两会期间作了专题报道。

参考文献:

[1]徐孝昌,淮遵科.高职学生赴新疆企业顶岗实习的调研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22-23.

[2]周敏,张俐娟.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4(3):157-158.

[3]段小焕,严伟,张士辉.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建立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4):134-138.

[4]杨广金,江涛.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模式及效率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2):12-13.

[责任编辑秦涛]

猜你喜欢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以承接旅游服务外包为特色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